知识经济与终身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终身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7
终身教育与只面对人生某一特定阶段的传统的分段教育不同,它主张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即实施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之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被关注,在80、90年代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重视、认同,是与市场价值取向的推动、知识增长规律、知识老化规律密切相关的。
一、知识更新与老化
美国著名的科学学家D·普赖斯1961年在他的
《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一书中,把科学杂志和学术论文数量两个因素作为衡量知识增长的两个基本变量,研究了从1750年到1950年系列的科学杂志及期刊的数量变化情况,得出了规律性的结论:1750年只有10种科学期刊,19世纪初杂志总数约为100种,1850年达到1000种左右,1900年达到1万种,到1950年已达10万种。因此,他认为科学杂志数19世纪大约50年增加一倍,到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呈指数增长规律。据他分析,这种科学杂志数目指数增长的规律也适用于这些杂志上发表的科学论文数。他列举了1918年以来至60年代《物理学提要》上的论文数量变动规律,他认为科学领域的文献在按指数增长,每间隔10-15年增加一倍。
1961年普赖斯建立了增长模型:
N=ae[bt]
式中
N=知识量
a=初始时刻的文献数量
b=文献的年增长率
按这一模型,当b=0.1时,文献的倍增时间为6.93年。
D·普赖斯以后的统计资料表明:每10-15年知识量倍增的结论亦跟不上知识实际增量的速度。1950年以前人类科学知识总量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80年代时只要5年就倍增一番。(注:巴·琼斯.昏睡的人们,醒醒!技术与工作的未来.墨尔本:牛津大学,1982:179.)。目前3年左右的时间知识就出现倍增。美国全国科学院统计,1957年—1971年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80年代达12.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统计:80年代全世界每天发表科技论文达6000-8000篇,而现在更达到13000-14000篇。近30年来,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新知识的总量比过去2千多年的总和还要多。美国科学基金全国科学委员会80年代初指出:现有的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有90%是从1950年以后产生的。(注:科学技术知识摘要.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9.)
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发现、发明的增长速度也令人吃惊。17世纪各种发明发现只有106项,18世纪为756项,19世纪为546项,20世纪前50年为961项,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各种发明发现超过前2千年的总和。(注:德·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6:5.)从1901年到1945年的45年间,全世界科学家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领域获得的诺贝尔奖为142项。从1946年到1989年的43年间,上述同类学科的诺贝尔奖已经增加到264项。(注:美国统计摘要.1992:594.)
知识的增长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量表现为科学文献、图书、发明、发现的增加,质则表现为新的科学领域和新专业的出现。知识的增加、技术的进步促进科学和技术内部关系发生变化和各门学科不断分化。分化的同时又相互交叉产生很多边缘科学领域和新的专业。美国政府主编的《全国科学和技术人员年鉴》统计表明:二次大战后科学领域有54个专业,但仅过20年以后,出现了900多个不同的科学和技术专业。物理学1954年有10个领域74个专业,1968年便有12个领域154个专业。科学和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展示出新的知识领域继而产生新的科学分支。
知识倍增也会带来知识老化。知识老化是随着知识增加而产生的客观现象,是指知识的使用价值相对降低,甚至无价值或负价值。一般而言,科学规律和事实知识是不存在老化的,知识老化主要是指有关技术方面的知识,老化的速度则随技术领域的不同而异。知识的老化可以通过科技文献的半衰期来测算。1960年,美国人Burtoy和Kebler测算出科技文献的半衰期为发表所有最新被引文献一半的时间。如下表:
1960年部分科技文献半衰期(注:埃格希·鲁索.田苍林译.情报计量学引论.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18-22.)
学科半衰期(年)
化工 4.8
机械 5.2
冶金 3.9
数学 10.5
物理 4.6
化学 8.1
地质 11.8
生理学7.2
植物学10.0
二、知识经济与知识更新
知识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要素后,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政策,增加R&D的经费,建立了更多的实验室,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用更多的财力、人力从事知识创新事业。因此,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的产生会更迅速。在20世纪末,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时,各国都调整国策,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美国克林顿政府用科教“重建美国”,力保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日本则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发展战略;欧盟主要国家也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科技进步;中国则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和教育在全球范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新知识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知识的生产与生产知识的投入是成比例的,各国在调整国策时,也大幅增加了R&D费用。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研开发投资的绝对额一直在增长。这是美国高新技术20年来获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下表:
美国1980-1990年科研投资(按1987年不变价格计算)(注:美国统计摘要.1993.)
年份
总金额(亿美元)
1980 627.02
1984 774.47
1985 824.86
1986 843.12
1987 853.88
1988 577.53
1989 912.64
1990 921.77
1939年,美国的科研投资不过6亿多美元,1980年达到627.02亿美元,40年增加100倍,10年后增加到921.77亿美元。90年代后,R&D费用增加更明显。
1992-1993年美国R&D投资(按当年价格计算)
年份
R&D投资(亿美元)
1992
1652
1993
1654
1994
1688
1995
1832
1996
1965
1997
2116
1998
2270
1999
2470
除美国以外,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每年的R&D费用都有几百亿美元甚至上千亿美元。近年来韩国的R&D费用投入以每年12%-2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研究和发展经费增加的幅度更大。1987年研究和发展经费只有74亿元。1997年为481.9亿元(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研究和开发经费的增加,容纳、培养和吸收了更多的科研人员。
美国1930-1968年间,科研人员增加了90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科研人员每10年翻一番。西欧发达国家每15年翻一番,世界科学家人数1950年为100万,1970年为320万。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已达到5000万人。
随着R&D经费和科研人员的大幅增加,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速度会进一步加快,最具意义的表现是专利数的增加和诺贝尔奖的获得。1939年美国批准的专利数为4万项,1951年为48790项,60年代的年均专利数为6万—7万项,1985年专利数为71740项,1990年专利数为90590项。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专利数每年保持在9.7万—11.4万项之间,即增长率在10%以上。(注:National Science and Foundation/Divisionof Science Resources studies,Foderal Fands for Research andDvelopment:Fiscal Year,1997,1998 and 1999.)在1901-1999年的诺贝尔科学奖共计459人次,美国则有202人次,二战前美国获得此奖的共计18人,其余均为二战以后获得。
三、终身教育
20世纪末,当知识的经济价值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各国都加大了知识生产的投入。由于资金、设备、人才投入较以前更大更多,知识的倍增时间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中叶需10年,20世纪80年代需5年,现在只需3年左右。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的数量呈加速增长趋势,新的学科和新的专业不断涌现。在这种知识和技术运动状态中,要维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维持整个社会稳步前进,终身教育无论是对社会或是对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更新、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新知识、新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收入,并成为经济主导产业,旧的、落后的产业逐渐被淘汰。
经济发展历史证明科学技术知识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其作用过程遵循这样的规律,即:重大的科学理论的突破或重大发明、发现—→相关重大新技术带动成群技术突破—→与此相关的新兴产业群的形成—→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向新产业部门转移。
牛顿力学的出现,提供了构思和设计各种机械特别是动力机械的力学基础,从而产生了冲式水轮机、蒸汽机、机床、火车、纺织机械、钢铁煅造技术。围绕这些新技术形成了纺织、机械制造、铁路、冶炼等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推动了英国产业革命。新的工业部门意味着更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新的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拉动社会劳动力向新的工业部门转移,旧部门如农业、手工业制作的劳动力萎缩,新的工业部门劳动力增加,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大量农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劳动力要进入新兴工业部门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
19世纪初,法拉弟建立电磁理论,此后麦克斯韦方程被发现,第一个完整的电磁性理论体系建立起来,引发了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围绕电力技术革命而引发成群新技术的问世:远距离输送电技术、电磁电报、电话、电报、无线电远距离通讯、无线电台、电视广播、照明技术、内燃机等,继而形成了电力通讯、广播电视、飞机、轮船、电力照明等新兴行业,它再一次带动社会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伴随着失业和新的就业,失业者必须经过教育培训才能找到新的就业机会。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理论、新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出现。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制成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学计算机,同年美国数学家提供并行处理和存贮程序计算机的综合设计。1956年晶体管发明,1958年集成电路发明,信息技术出现革命性的突破,带动了信息制造、储存、加工、提取、传播、接收等技术的突飞猛进,形成了宏大的信息技术产业群,其作用是促使部分传统产业的消亡,传统产业部门劳动力失业,他们的再就业必须经过技术培训。
重大科学理论和发明的产生与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是互相关联的。劳动力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动而改变,科学技术是核心。
当新的行业产生并逐渐扩大,传统行业逐渐萎缩乃至消失,传统行业里工人拥有的技术和经验的使用价值降低乃至趋于无价值。社会上因此产生结构性失业,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的工人。这些工人如果不能重新被社会吸纳,对于社会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产生政治问题。结构性失业的工人要找到新的职业,只有接受新的职业技术培训。由于知识经济状态下,结构性失业会因知识更新的时间越来越短而成为一种常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之一。解决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再学习,通过再学习和培训,使落后的行业淘汰下来的人员重新适应新行业工作需要。
即使在一些永远不会淘汰的行业里,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医生和教育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倍增的时间只有3年左右,有些学科的学生刚出大学门,其知识有很多就过时了。新技术的产生会让这些行业原有的技术失去价值。如教育领域: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提高50-80%的记忆力。用粉笔和语言作为基本技术支撑的传统教育方式的价值会大幅降低。教师必须不断接受培训,学会使用现代技术。
终身教育对人们正确观念的形成也是很重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倍增,技术的重大突破会引发人们思想观念和方法的革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并且是前者适应后者,在旧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思想,在新知识面前,如果不进行更新,就会降低它的价值,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产生负价值。因此,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是终身教育的使命之一。
收稿日期:200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