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项目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之间为争夺工程项目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施工企业如何通过投标取得工程项目的建设资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标报价水平,这已成为决定工程项目投标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文章详细分析了土建预算技巧,旨在给予建筑企业的投标报价人员可行的帮助和建议,并从根本上促进国内建筑企业及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投标;报价;作用
1导言
建筑工程预算不但需要建设单位做出严格科学管控,同样需施工单位深入研究用于降低成本。为防止双方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矛盾与纠纷,有关人员务必确保建筑工程预算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如此方可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自身的投标报价决策水平,进行合理的投标报价,提高中标率,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
2建筑工程预算的关键作用
2.1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科学性
工程造价控制阶段,基于建筑工程预算作为起点,通过科学系统计算与综合评价等,将其编订成为工程文件。编制完成的工程预算得到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核批准之后,方可将其编制为具体的投资计划文件,并当作建筑企业签订合同以及贷款合同的关键基础依据。除此之外,工程预算规范性与合理性还可以确保建筑施工工程更加科学标准,为施工建设、材料采购等相关计划的科学制定提供相应的档案。对工程预算做出明确之后,通过有关部门对其可行性、标准性与合理性做出全面严格的仔细审核,便能够由银行发放贷款,数额通常不会多于预算数据。
2.2提高建筑工程成本合理性
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管理,是基于工程预算为关键基础前提,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同资金成本投入、施工组织设计等计算费用加以紧密结合,以此实现对各项相关费用的有效控制。施工预算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位于施工建设阶段对需要的人力、设备与材料等使用情况做出全面系统的计算,并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同施工组织设计加以紧密结合,以此使成本预算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与精准,具备相应的针对性,为工程预算奠定重要的基础,从而对施工预算做出相应的控制,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可靠保障。
3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招标文件与合同管理缺乏关联性
部分发包方缺乏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其招标管理工作仅围绕招标文件审核、标底审查、开标监督等层面展开,与合同管理工作之间呈现出脱节的问题,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某工程未能将全部合同条款及实质要约内容囊括在招标文件中,造成投标书中服务承诺不健全的问题,增加了合同签订环节的难度,进而引发合同条款、招标文件要约的不规范、随意更改现象,对工程质量、各参建方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3.2招标文件编制存在漏洞
通常建设单位委派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然而存在一部分代理机构缺乏专业资质,未能深入调查了解工程的主体内容与技术要求,导致招标文件编制质量较差,进一步造成了后续合同执行的随意性问题,为合同变更与索赔管理环节埋下了隐患。
3.3人为问题
在土建工程预算审核过程中,各级预算审核人员是承担工程预算管理重任的主要角色,但是,从目前国内专业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现状来看,人才缺失问题仍是制约企业工程预算审核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针对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目前多数建筑企业的预算编制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和较强的业务水平,这使得其在日常工作中单是完成企业的预算审核要求便已经十分困难,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就工程预算审核工作进行创新;另一方面,针对工程造价市场调查,许多工程预算审核人员对工程市场缺乏正确认识,在帮助企业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时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成本管理的价值和作用,这就使得企业资金并不能落到实处,很容易滋生大量的资金浪费问题。
4建筑工程预算在投标报价中的具体措施
4.1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投标目的
制定投标报价方案前要充分了解目前企业自身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和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投标目的,如:企业是为了长远发展,先占领市场扩大地区影响力,谋求长期合作;或者是为了战胜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占有率;或者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为主;或者是要通过发挥自身竞争优势,取得超额收益,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针对不同的战略目标和投标目的制定投标报价方案。
4.2细化招标文件审查工作,制定推行示范文本
将合同管理工作纳入招投标阶段,首要前提便是落实招标文件的审查,切实围绕招投标阶段涉及的各项交易活动进行审查,借助法律与管理层面上的约束力保障招标文件要约、条款的真实性,降低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发挥合同管理的监督与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应针对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业主方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的审核,切实结合工程建设主体目标、内容需求开展文件编制工作,注重将项目性质、技术要求、价格、评标方式、竣工时间、担保形式、开标、评标、合同条款等内容囊括在招标文件中,结合不同工程性质、承发包模式完成示范文本的编制与推行,保障合同中的实质性条款均被囊括在招投标文件之中,例如双方权责义务、工程价款构成、合同争议处理方式等内容,以此提高招投标文件编制水平,为合同管理工作创设便捷条件。
4.3对建筑工程预算做出严格审核监督
唯有对建筑工程预算采取严格的审核,方可确保工程预算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此使其充分发挥关键作用,使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体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建筑工程预算严格审核过程中,需对预算审核的关键内容做出明确,制定科学合理的审核流程与标准,以此对参与建设的各方职责和职能做出明确;建筑企业针对虚假预算和超预算问题应予以严格审核,并给予套价、材料价差与工程量和取费等不同方案,检查工程量是否同施工图或设计变更保持相符,套价是否存在漏套或是错套的情况,材料价格调整是否满足市场价格规律,取费标准是否采取最新标准等;制定工程预算监督机制,确保预算管理人员作出规范预算,使工程预算质量得到相应的增强,以此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可靠保障,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4.4根据审定的工程量进行严谨准确的计算,程序合理、方法科学无误
(1)在计算工程量时要坚持报价完全响应招标文件原则,对照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进行计算,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所规定的项目特征、计算规则等对工程量清单的所有项目逐一分析,不随意增减。(2)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复核技术要求,仔细检查工程量,按照市场单价及消耗率、费率、税率计算直接费、间接费、预期利润和税金,最后得出工程总造价,要做到细致无疏漏,保证根据招标文件开列项目报价、计算深度均无误。(3)计算过程反复认真核对、严格审核实地勘测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影响工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增减造价,严格控制报价偏差。
4.5投标企业可将招标文件中的项目进行风险定量分析,之后采取灵活的投标报价策略,应对不同的风险
在对自身风险承受力和当前工程市场的充分了解下,按照风险收益比确定投标报价策略,风险高的项目可采用高利润报价法,用高利润弥补可能出现的风险,风险低的项目可结合低价法投标,意在保证投标的成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若想使经济效益得到充分保障,务必对工程造价予以充分的重视,强化对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关键作用的充分认识,对建筑工程做出科学系统的精准预算,任何报价决策方式、方法并非完美,在每次投标过程中都要及时总结得失教训,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投标报价的决策水平,最终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钟瑞括.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规范化探讨[D].郑州:郑州大学,2007.
[2]张俊仙.建筑工程中的土建预算审核技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6):196-197.
论文作者:王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