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对策_科技论文

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对策_科技论文

农业科技产业化过程的风险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科技论文,对策论文,风险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取得较明显的效益,将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但不少科技企业因承担不了各种风险而陷入困境,甚至趋于失败,因此,探索农业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及对策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一、产业化过程各阶段的风险分析

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来看,实现产业化,主要经过研究、孵化、发展三个阶段。风险类型也有三种,即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1.研究阶段的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科学研究大量的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两类研究的风险有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两种,其中技术风险是主要的。研究阶段的技术风险是指研究人员已作了极大的努力,但因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研究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结果。当然,因研究人员本身的过错造成的失败就不能称作风险。技术风险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立题有错,或论据不足,或路线有误;二是相应条件不够,如实验室、试验地等;三是外单位的研究人员已对本研究取得成功,并获得知识产权。自然风险对农业科技影响较大,因为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是露天作业的,有时会因风、旱、水、气温等灾害而导致失败,如再做试验,就要等第二个生物周期的开始。

2.孵化阶段的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孵化阶段是农业科技成果经放大、试验、投产并开始投入市场的阶段。这期间,技术风险、自然风险仍是存在的,因为一项技术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否取得预期经济效益具有不确定性。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其科技成果有其自身特殊性(地域性强、可控性差、转化周期长等),因而常出现技术不成熟的技术风险。例如南方某高校,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生产竹制板材,此技术在实验室获得成功,但将技术转让给某企业时,由于技术论证的误差,项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使企业蒙受近千万元的损失,学校也因此承担了几百万元的赔偿。这阶段,市场风险开始出现,特别当第一、二批技术商品投入市场时,市场风险就骤然显露,有的商品指标不符合顾客要求,有的成本高,产品价格高,有的无力控制技术垄断,等等,就形成了市场风险。我国科技成果中的花卉、珍禽、饲料、农药等,因市场风险而造成的失败是屡见不鲜的。

3.发展阶段的市场风险。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科技产品产业化,有一定的市场,并形成自己的产品优势,此时尚须注入大量资金开拓市场,建立起完善的营销网络,创立品牌,并形成主导型技术产品。这时期,作为风险来讲,技术风险已转化为次要矛盾,而场风险则上升为主要矛盾。至于自然风险则随科技成果的生产环境而定,有大有小。市场千变万化,顾客对技术产品的需求变动,同类企业的竞争,新技术产品的超越,国外产品的侵入等等,都能形成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中主要的是经营风险,企业的财力、经营的好坏、管理的科学与否都是农业科技产业发展阶段经营风险的来源。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产业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技术风险,第三阶段主要是市场风险,而第二阶段是从技术风险向市场风险转变之中。自然风险在一般情况下不占主导地位,但贯穿始终。据欧洲重大技术革新的97个项目的调查数据表明,属市场风险因素导致失败的约占80%,技术风险因素造成失败的约20%,大致是八二开。据我国高等院校调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失败项目,市场风险与技术风险约七三开。

二、防范风险、克服风险的对策

农业科技产业化的风险是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科技成果转化与风险共生。据国外报导,国外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仅20%~30%,我国转化的成功率估计还要低。因此,唯一的办法是防范风险、正视风险和克服风险,要树立产业化的“高技术、高风险、高效益、高回报”观念。

1.研究阶段防范风险,并设立基金。研究阶段开始就要考虑风险问题了,如果到了孵化阶段、发展阶段再来对付风险,就将赶之不及,这就叫“防患于未然”,或如老子所说的“治之于未乱。”

防范风险的第一步就是风险诊断,或叫预测风险,即将应用、开发、孵化、产业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全部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进行预测,实施诊断,然后通过立项论证、技术路线设计、与企业合作及深入市场调查,来防范风险,尽可能将各类风险减弱。

风险只能减弱,不可能全部避免,当前防范风险的主要途径是实施风险分摊,设置各类基金。清华大学近几年在利用各类科技开发基金方面提供了许多好经验,目前该校已实施“开发基金”7个,总经费数千万元,开发项目数十项,如广东清华科技创业基金、河北清华科技开发基金、盐城清华科技创业基金、清华永新高科技投资基金、清华彩虹科技开发基金、清华上汽集团科技开发基金等等,就是很好的实例。

2.孵化阶段市场引导,政府投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孵化阶段因其技术风险大,转化周期长的特点,很多企业都不敢轻易投入资金,因此,唯有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基金组织根据当地的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计划项目或招标等形式孵化一批具有潜力的科技成果。如春都集团就是从星火计划中孵化出来的;“地奥心血康”的产业化,研制人员从中国科技促进基金会获得60万元的贷款进行开发,目前已发展到销售额为2.5亿元,年创利税1亿元的闻名全国的新产品;又如华南农业大学荔枝保鲜贮运技术,其涉及采前、采中、采后的贮运等过程的一整套技术,前期投入大、风险高,经历了“七五”、“八五”两个时期,都未能形成产业化,直到1997年,广州市科委为解决阻碍广东水果业发展的保鲜问题,对荔枝保鲜贮运进行招标,华南农业大学从十几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一百万元的标的接下任务,经过一年的中试,保鲜的荔枝在30~40天内不变味、变色。产品出口英国、新加坡,两国在原来订单的基础上又分别追加了40吨和110吨的订货。一部分保鲜的荔枝还北上太原,在国内外的保鲜行业中引起强烈影响,已有不少企业纷纷上门请求合作。充分说明政府如承担孵化阶段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将会大大加速农业科技产业化的进程。

3.发展阶段企业为主体,风险基金作保障。经过孵化出来的技术产业,基本排除了技术风险,但普遍面临资金短缺、如何降低成本及市场创新等问题,而科技单位大都承担不起资金投入的风险,又缺乏经营管理人才。所以需要以企业为主体,组成知识互补、能力互补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企业班子,迅速使产品占领市场,领先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行科企股份合作制。这是一种较紧密的结合,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科研单位的技术通过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作价,折算成股份入股,而企业以有形资产如资金、设备、土地等股入,建立独立于科研单位和原企业之外的股份有限公司,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科技单位和企业反过来又成为公司的技术和资金后盾。华南农业大学所承担的荔枝贮运保鲜项目通过验收后,积极筹备与从化市果菜副食品公司建立“华农高科果蔬保鲜股份有限公司”,学校的技术成果折成30%的股份入股。公司主要经营以保鲜贮存销售南方水果(以荔枝为主)及蔬菜的一条龙体系,预计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人民币,并能带动南方水果产业化的发展。

(2)科企联合开发型,这属较松散的联合模式。企业与科研单位共同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新技术,风险主要由企业承担,此种合作不太利于产业的再创新。

(3)进入企业集团,利用企业雄厚的资金,健全的营销网络,迅速占领市场和创立品牌。

发展阶段的风险是很大的,仅靠企业和科研单位来承担确实非常困难。这时期,特别需要风险基金的支撑。目前国家已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风险基金。各地方政府和各大行业部门也已开始建立风险基金(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24条)。

防范风险、克服风险还有许多对策,如风险控制、风险分散、风险分摊、风险弱化以及技术开发保险和产业化保险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农业科技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上述的防范风险和克服风险外,还须有一个宽松而良好的环境供其茁壮成长,以带动我国农业的飞跃,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标签:;  ;  ;  ;  

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对策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