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效果等。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为期,共挑选患者91例,其均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治疗效果、误诊率等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以突发性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为主,诱发原因中呼吸道感染比例最高,为57.14%(52/91)。误诊率为16.48%(15/91),治疗总有效率为95.60%(87/91),死亡率为4.40%(4/91)。结论: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原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该疾病的误诊率较高,需采取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保障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发性气胸;诱因;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9;R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112-01
人体胸腔内具有胸膈的特殊结构,其使得胸腔内构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一旦有气体进入胸腔内就会形成异常气体积累,形成气胸。这种病症可以分为自发性和诱发性两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就有1/4的几率并发此类症状,但又由于患者本身呼吸系统疾病特点,使得对并发的自发性气胸误诊率较高,严重延误治疗时机。本文即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以下简称慢阻并自发气胸)进行分析,以下为具体研究方法和内容: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为期,共选择患者91例。其中男:61例,女:30例,患者年龄中最大者79岁,最小者45岁,中位年龄为(68.17±1.43)岁;患者病程最长者为51年,最短者为7年,中位病程为(30.68±5.33)年。其中共有33例单纯性气胸、54例开放性、4例高压性;单纯单侧气胸者共计85例、双侧同时气胸者共6例。所有患者均具有咳嗽、呼吸道脓痰、胸闷气短、胸痛、喘息加重、咳痰能力降低等临床症状,并且排除具有哮喘、肺结核、循环系统等疾病的患者,且患者自身无过敏症状。
1.2方法
对91例患者均采用临床观察和沟通的方式记录其临床特点,并分析诱发并发症的原因。采用影像学诊断技术,对患者肺部的压缩情况进行检查,并使用听诊器对肺部呼吸音和叩诊鼓音进行了解[1]。
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患者影像学检查中肺部压缩强度低于20%,并且临床症状无气短、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则可以采用绝对卧床静养的保守型治疗,使胸腔积气自行吸收[2]。肺部压缩强度超过21%,且胸腔积气无法自行吸收者,则必须采用水封瓶引流治疗,根据患者气胸泄露的实际位置选择穿刺点,如为双侧气胸或同侧多点气胸,则可以增加穿刺点的数量,将引流管与水封瓶进行连接,利用负压牵引的方式排除胸腔内积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患者胸腔内的胸膜已经发生了粘连病变,则可以根据影像学准确定位技术,采取胸腔引流联合胸腔穿刺注药的治疗方法,对胸膜破裂的位置涂抹生物粘合剂,或者对部分肺大泡进行切除[3]。病症严重患者如手术耐受度较高,还可以采取外科手术方式,对胸膜破裂处进行牵拉粘合,提升治疗效果,并开展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促进外科手术创口的愈合。
2、结果
2.1临床症状
2.1.1一般症状
发生胸闷胸痛者共计19例、喘息加剧者共计41例、呼吸困难者共计79例,呼吸困难患者中采用平卧休息后症状缓解者共计54例、平卧休息后仍无法缓解这共计25例,面色发绀者共计29例,遇外界刺激后引发咳嗽者共计64例。
2.1.2临床体征
患者中呼吸变浅,且呼吸频率异常增加者共计79例,呼吸系统中呼吸道发生明显偏移者共计79例。胸部外形因积气呈水桶状者共计76例,伴有皮下气肿者共4例,日常交流中发音、语颤变弱者共计68例。
2.1.3诊断症状
经超声影像学(X线和CT)检查后发现,患者当中单侧气胸者共计85例,其中45例为左侧气胸、40例为右侧,剩余6例患者则为双侧气胸。在CT检查当中显示,肺部受气胸 压缩低于20%者共计21例、压缩范围在21%到49%者共33例、压缩超过50%者共计37例。经听诊器诊断后发现,具有叩诊鼓音者共计87例,心脏和肝脏浊音界范围缩小者共计70例,在听诊器下呼吸声明显减弱者共计66例,可听到明显的肺哮鸣音者共计43例。经患者气血诊断结果显示,共有25例出现呼吸性酸中毒现象、15例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
2.2诱发原因
诱发原因经分析后显示,因呼吸道感染发病者共计52例,占比57.14%;因用力排便者共15例,占比16.48%;因屏气搬运重物者共24例,占比26.38%。
2.3误诊率和治疗效果
患者中发生误诊者共15例,误诊率为16.48%,其中6例被误诊为慢阻急性加重期、5例误诊为并发支气管哮喘、3例误诊为并发急性心衰、2例误诊为并发脑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0%(87/91),死亡率为4.40%(4/91)。
3、讨论
肺部病变的临床症状较为接近,均具有咳嗽、呼吸道痰液、喘息加剧、呼吸困难等,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不例外。当该类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后,由于均属于胸腔肺部异常范畴,气胸的部分症状会被慢阻肺病所掩盖,因此临床诊断时容易形成误诊,造成治疗最佳时机的流失。慢阻肺病并发自发气胸患者的肺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而且部分患者还存在胸膜粘连的症状,这与普通肺部疾病有着极大的区别,因此可以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4]。另外,在治疗该类疾病时需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程度选择相应的方式,其中肺部压缩程度较低者可选择保守治疗,避免对患者形成二次伤害;而压缩程度较高者则必须采用引流或外科手术的方法,还可引入胸腔穿刺注药治疗模式。
参考文献:
[1]汪新龙,刘朝晖,丁巍.4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03):525-526.
[2]包乃密.12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06):44.
[3]张德银,范顺阳,张桂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13例误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17):158-159.
[4]师丽丽,朱曼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2):2870-2871.
论文作者:张奎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气胸论文; 患者论文; 胸腔论文; 疾病论文; 肺部论文; 症状论文; 呼吸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