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依法治企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电力企业物资领域,在保障电力物资供应的同时又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尤显重要,这既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客观要求。因此,文章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电力物资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的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法律;风险防控
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电力运行。只有保障电力物资有效的供应才能够保障电力企业经营活动顺利展开。涉及到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调配等等多个环节,是保障电网建设工作顺利展开的关键所在。市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各类管理机制也处于灵活变化的过程,所以电力物资在供应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重重,这就使得广大电力企业更加重视电力物资管理工作,明确供应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学会有效的规避风险是关键,保障物资供应水平的提升,促进电力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展开。从风险规避角度分析电力物资供应工作,对于电力企业的长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力物质供应涉及到的物资种类很多,项目也很多,采购的方式多,供应链条长,供应渠道多,所以在管理过程中遇到很多风险。必须梳理其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在物资供应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转变管理策略,将风险有效的规避,最大限度的将物资供应的可靠性提升,建立长效稳定的物资供应保障机制。
1当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采购分配工作做到不到位
当前很多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不到位,首先采购分配工作做得不到位,物资没有集中储存,分散存储导致物资的数量,名称都没有非常准确的数据,统计信息不完善。电力企业不同部门都需要进行物资采购,所以物资不集中管理使得物资管理异常混乱,容易出现管理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损失,出现物资不必要的积压。
1.2缺乏完善的物资管理机制
缺乏完善的物资管理机制。只有完善的物资管理机制才能够保障物资供应工作合理有序的展开,但是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并没有完善的物资管理机制,导致物资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首先是来自于各类物资供应商方面的问题,没有集中对相关的物资进行管理,也没有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交易平台也不可靠。电力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时候往往借助招标的形式进行,但是在招标过程中又突出了很多问题,例如: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力寻租现象突出,都直接影响企业物资采购过程。
此外电力物资招标过程还存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不到位,供应商分级管理不到位等等一系列的情况。正是由于管理不规范,使得供应商关系维护工作难以开展。
1.3没有将闲置物品充分利用起来
电力企业的物资储存仓库容积肯定是有限的,所以有库存存在是必然的,如何将闲置物资充分利用起来是关键,如果物资没有合理利用,那么会越积越多,仓库容量难以保存,企业相关物资管理规定制度对于仓库中长时间闲置的物资有一定的空余,使得闲置物资很难被有效利用起来,不利于物资管理。
1.4定额物资不能有效满足
由于物流中心运行机制的问题,对于电力企业运行所需求的定额物资不能满足,甚至很多都需要等待厂家生产供货,导致供货不及时,影响施工进度。
2电力物资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的研究
基于电力企业物资供应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围绕招标采购、合同管理、仓储配送等关键环节,在保障业务合法合规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依法管物”的思路,即建立物资供应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防范机制主要根据“三一四”思路进行铺开防范,即坚持三个原则(供应链全过程管控、风险全方位提示、审计全覆盖监督)、强化一项教育(加强普法教育)、做到四个依法(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监督,依法维权)。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普法教育,提升全员法治理念
2.1.1学法常态化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作业指导书等制度规定进行“依法管物”,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重大决策法律论证活动,开展重大法律风险管理活动,组织或参与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置工作。同时开展“一线学法”,向业务人员宣传重要法治理论和法治动态,将法律法规和风险防范知识传递到一线业务人员,使业务人员学法知法懂法,严格遵纪守法,按制度履责,按规矩办事,提升法律素质。
2.1.2创新依法管物普法形式
实行典型业务案例汇编的案例公开共享模式,以案说法,实现防范风险关口前移。抓住“互联网+”新方式,扩大坐席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的宣传,鼓励业务人员通过咨询互动,实现法律服务需求快速实时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强化法律顾问现场支持
邀请法律顾问对收评标、合同编制、出入库工作进行现场法律指导,增强法治工作的针对性。
2.2依法决策,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
2.2.1把好制度管控关口
完善关键环节业务执行依据的梳理,规章制度,逐项评估业务执行的依据是否充足,是否执行到位,建立定期评估修改反馈机制,使法律风险“进流程”、“进岗位”,减少自由裁量空间,形成法律风险的防火墙。
2.2.2把好风险管理关口
以物资供应全过程来梳理法律风险,明确风险点、关键控制点,建立“风险点-后果-防范措施-相关案例索引”模式的法律风险信息库,编制《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开展法律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星级可视化标识,进行法律风险提示。
2.2.3把好岗位用权关口
健全业务工作权限管理机制,完善关键岗位的权力责任清单,对各业务岗位明确规定岗位工作权限。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报告制度,建立跟踪负责机制,明确规定业务人员超越权限后事件处理的跨部门、跨层级标准流程,采用销号式管理。
2.3依法经营,坚持高效的法治实施
2.3.1招投标法律服务保障
通过自身业务梳理,明确招投标法律内容,并依据供应商管理职能,多渠道公开同承包商打交道的法律、业务规定和标准,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督,防止业务行为不规范。设置供应商服务大厅及封闭式评标基地,设置独立的评标监控室,作为封闭评标基地的配套监控场所,满足对评标基地的实时监控和招投标过程责任追溯的要求。
2.3.2合同精益化管控
开展合同精益化管理,规范签订管理,强化履约管理,把好“签约、履约、配送”三个关口,做好合同起草、签订、履约、变更、终止等过程,探索建立合同全过程查询体系,明细管理责任界面,实现合同管理有痕迹、可追溯、能考核。编制一套对供应商评估、履约评价的流程规范和评判标准,解决合同管理细节问题,形成全流程闭环管控机制。加强逆向物资管控,完善闲置物资、经鉴定报废物资的处置模式。
2.4依法监督,持续严密的法治监督
2.4.1业务监控
依托物资供应监控信息手段掌握的物资供应规模数据和综合绩效指标表现情况,实现对项目物资供应、资金支付进度、库存物资状态等关键指标的监控,对异常节点进行定位、报警和反馈处理,发挥信息归集平台“千里眼、顺风耳、铁算盘、预警机”的作用,实现内控标准流程动态展示,支撑风险在线评估,内控在线评价。“用数据开展监测,用监测管理数据”,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精益化水平,提高重大决策支撑,提升风险信息化应用水平,做到业务可监控可追溯。
2.4.2廉政监督
利用内部监察巡视全覆盖的手段融合贯通监督管理平台发挥监督效能,形成法律、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合力,并充分发挥客服热线、客服邮箱作用,建立问题线索移交处理机制,加强分类处理,增强协同监督合力。
2.5依法维权,推进有力的法治保障
建立物资合同纠纷管理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开展合同履约法律风险提示和纠纷分析等活动,完善物资合同索赔管理流程,对物资合同履约过程法律风险实现风险提示,防止因业务流程处理不当造成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同时,对持有专利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建立保护支持机制。
3结语
企业经营与法治建设任重道远。只有进一步深化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以依法经营为主线,通过把法治理念嵌入物资供应管理全过程中,提升法律风险管控力度,形成法治文化氛围,积极履责担当,织密法律防护网,筑牢风险防火墙,才能确保物资业务全流程合法规范、关键环节精益高效,使依法经营管理能力得到增强,管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林靖,林沁.电力物资管理法律风险防控[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550(01):68-69.
[2]涂实.浅析电力物资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8):135-136.
[3]王保彬.如何解决电力物资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7(23).
论文作者:张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物资论文; 风险论文; 法律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业务论文; 物资供应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