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说文解字》中的互训词论文_王认

浅议《说文解字》中的互训词论文_王认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 北京 100024)

摘要: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其中的释义方式丰富多彩,而互训是主要方式之一,表现为甲、乙两个词语互相训释。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单介绍了当今学术界关于《说文解字》互训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互训的意义;第二部分为词例分析,举例了几组词进行辨析,发现互训词之间的差异;第三部分为结语。

关键词:《说文解字》;互训;释例辨析

一、《说文解字》互训词的研究意义

1.正确认识训诂学中的“互训词”

我们应该认识到关于互训和互训词的一些错误观念,不能简单地把互训词等同于等义词。互训词之间并不是完全的同义关系,有的互训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等方面有细微的差别。具有同义关系的互训词并不一定等义无别,除一部分“异称词”外,互训词之间一般仅是理性意义相同而附加意义不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差别。

2.提高学界对语义研究的关注

现今学界对语法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忽视了语义研究。而词义作为语言的出发点,我们应该给予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开始探索一条适合汉语自身特点并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道路,在不断摸索后认识到汉语的正确研究方法应该是遵循实际、将继承传统的优秀成果与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理论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汉语的独特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训诂学是中国最早的语义研究,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训诂学中的词义研究成果。

3.更能准确理解古今汉语

汉语的特征之一就是词汇丰富,并且词汇中同义词的数量也不算少数。同义词的运用帮助我们避免词语的重复使用,给文章增添了色彩,并且在表达上能体现出客观事物的细微差别,能准确表达意义,增强了语言的准确性。因为同义词中完全等义的词语数量很少,它们或多会少都会在表达的概念上、适用的环境、感情色彩等方面有所不同。如果我们无法区别古汉语同义词在文献典籍中的细微差别的话,我们就无法很好地体会文意,无法更好地运用典籍,那我们对古汉语的理解也会是比较肤浅的。所以,我们对互训词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文献。

二、词例辨析

1.感情色彩不同

弃——捐

《部》:“弃,捐也。” 《手部》:“捐,弃也。”

二者均表抛弃、舍弃义而略有区别。

从 “弃”的字形“”可以看出纳子箕中弃之,即弃婴义。上古时期,为保证家族血统的纯正性,都有抛弃长子的传统。人们认为长子的血统不纯正,自然就会对其带有厌恶之情,从而引申出“厌弃、唾弃、嫌弃”义。出现这个语境中的所弃之物都是毫无价值、不值得留恋,或虽有价值但已成为眼前的负担。如《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敝屣”是令人讨厌的、不值得留恋的东西。

“捐”也表示丢弃,但“捐”的此义一般都用于为某种目的而抛弃自己所珍惜的、喜爱的东西的场合,并不含有厌恶情感。如《楚辞·九歌·湘君》:“捐余袂兮江皋,遗余佩兮礼浦。”《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余袂”、“躯”都是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却为了某种目前心甘情愿交出去,所以引申出“捐助”“奉献”的意义。

“弃、捐”本义虽然都为“舍弃”但两者有明显的感情差异。“弃”是带有厌恶的感情抛弃、舍弃某物,而“捐”更多的是带有不舍的感情舍弃某物。

2.范围不同

音——声

《音部》:“音,声也。” 《耳部》:“声,音也。”

二者都表示声音,但所指范围不同。

“声”作为名词有以下释义:

①<名>声音。《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名>乐曲;乐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③<名>口音。《大铁椎传》:“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④<名>名声;声誉;声望。《报任安书》:“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 声闻邻国。”

⑤<名>声势;声气。《子鱼论战》:“声盛致志,鼓儳也。”

由此可以看出所有的声音都可以用“声”来表示,包括音乐声。

“音”字,《说文解字》中是这么解释的:“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它只表示有节奏、有旋律、带有音乐性的声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琵琶行并序》:“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而钟,音之器也。”

因此,“声”比“音”的范围大,泛指一切声音,但“音”一般指乐声。

3.适用的场合、环境不同

召——

《口部》:“召,也。” 《口部》:“,召也。”

二者均有“呼唤”义,但二者在使用场合方面有所区别。

“召”有“召唤”义,如《荆轲刺秦王》:“方急时,不及召下兵。”在“令召客者酒酣”中有“邀请、款待”义,这点可以从“召”的字形可以看出,从两手、从口、从酉、从盛器,指用酒肉招待客人。还可以引申为“召见”义,如《张衡传》:“大将军邓陟奇其才,累召不应。”《韩非子·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这里多用于正式场合,用于上级召见下级。

“”也可以表示“召唤”,它和“呼”常常在文献中混用。如《史记·滑稽列传》:“呼河伯妇来。”“”的对象不局限于人,也可以是动物、鸟兽。如汉代刘向《新序·杂事》:“此庶人有称曰:‘亡羊而固牢,未为迟;见兔而呼狗,未为晚。’”“”一般不用于正式场合,比较随意。《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因此,“召”和“”所用场合有所不同,“召”一般用于正式场合,相当于“召见”,而“”比较随意。

4.对象不同

倚——依

《人部》:“倚,依也。” 《人部》:“依,倚也。”

二者都有“靠着、依托”的意思,但是二者在对象上有所差别。

“倚”表示“倚靠”,一般表示意义具体的“倚靠”,对象是具体实在的物体,侧重表示一物斜靠在另一物上。如《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后来,“倚”的用法有所扩展,倚靠的对象也可以是人,后面可以接宾语,也可以不接,并引申出“凭借”义。因为“倚”有“偏,歪”的含义,所以也有“不偏不倚”的说法。

“依”也有“依靠”的意思,但多用于抽象的、侧重心理上的“倚靠”。如《狱中杂记》:“极贫无所依。”《书·君陈》:“无依势作威,无依法以削。”

因此,“倚”表示具体的“依靠”,而“依”则侧重心理等抽象事物的“依靠”。

5.程度不同

饥——饿

《食部》:“饥,饿也。” 《食部》:“饿,饥也。”

二者都有“吃不饱”、“肚子饿”的含义,但在战国之前程度上有所不同。

“饥”表示“吃不饱”,如《孟子·梁惠王上》:“黎民不饥不寒。”《诗·陈风·衡门》:“泌之洋洋,可以乐饥。”郑玄笺:“饥者,不足于食也。”

“饿”的程度更深,《正字通》:“饿,饥甚”。“饥”只是吃不饱,但还有食物吃,但“饿”完全没有食物来裹腹。如《韩非子·饰邪》:“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高诱注:“饥,食不足;饿,困乏也。”

因此,在战国之前,“饥”和“饿”在表义程度的轻重上有不同,“饿”的程度比“饥”重。

三、结语

许慎独创的互训释义方法,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互训的方法具有简洁明了的有点,可以让人直观、迅速地理解词义,避免繁琐,当然这只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而言。同时它也有局限性,如指称不明,这通常是由单词释义、释语比较简单造成的;释义笼统也是互训释义的一个弊端,导致的结果就是义界过于模糊、义域过大或不清。

当然,许慎为了缩小互训的局限性所做的努力是不能磨灭的,这不仅反映了传统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也说明许慎对语言文字的特点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以及他深厚的训诂学、文字学功底。

我们要持一种冷静理智的态度来客观地评价互训这一训诂方式。许慎在训诂学方面取得的成果在现在依然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应当深入研究、潜心钻研《说文解字》所提供的释义的宝贵经验,继承发扬并不断创新,让训诂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苏宝荣,武建宇.训诂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4]李朝虹.《说文解字》互训词研究[D].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7.

[5]陈凌.《说文》互训释例[J].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2011.

[6]徐瑞.《说文解字》手部动作互训词词义语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

论文作者:王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浅议《说文解字》中的互训词论文_王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