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的语文低段教学思考论文_黄坤 胡玉琼

新课程教学中的语文低段教学思考论文_黄坤 胡玉琼

黄坤 胡玉琼 云南省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 652300

摘 要: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传递通过社会经验难以传递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最重要的组织方式。新课程教学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关键在于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低段

《语文新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在新课改的今天,在强调学生要自主、合作学习的今天,我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却在教学中不辞辛苦地牵着孩子的鼻子匍匐前行,并且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生怕稍微放松了手中的线后孩子会不知所措、茫然若失。但是当我试着让孩子在我的保护下自己去探索的时候,结果却是另一番景象。有时多给孩子一份信任,放开束缚他们手脚的枷锁,他们会回馈给你更多的惊喜。松一松我们制约他们飞翔的绳子,他们会飞得更高更远。

一、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人的活动,教学的确定性因素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中存在着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美。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了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课堂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互相激发的过程,在教师的点拨下,在同学的启发下,自己突有所感、忽有所悟,这便有了创造,这便有了新的生成。生成的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要求。

案例:这是在教授一年级《小小的船》这一课,在完成课后题补充句子的时候,我打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因为以前这种题都是我在黑板上统一答案让孩子去记忆。当我提问“谁能说一说弯弯的月亮像什么?”之后许多的小手都举了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有的说“弯弯的月亮像香蕉”,还有的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等等。“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灯笼”,“闪闪的星星像闪光笔”……好多的答案,比我的标准答案要丰富得多。

我经常给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借口,诸如他们还小这个他们还很难去理解、这些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等等。就这样做一个不辞辛苦的教师,带领他们在求学之路上艰难地前行。

二、激发小学低段学习兴趣

课程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确定学生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现状,并将学生的现状与常规状态比较,由此来确认差距。通过调查研究,可收集不同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现状,充分注意和考虑不同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程目标的确定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努力,因此,作为课程目标的内容应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尽管教学过程本来是一个不断开拓学生兴趣的过程,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将学生的兴趣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思考问题

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说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设计的问题和步骤让学生去完成是履行了组织者角色的职责的话,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和可能高于学生的深刻见解而对学生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就是履行了引导者角色的职责。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教学语言的形象性,不仅要准确简练、通俗易懂,而且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运用绘声绘色的讲解、贴切形象的比喻、惟妙惟肖的拟声,力求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在教学中我一直被学生带给我的惊喜所感动着。面对这么多异彩纷呈的回答我真的是瞠目结舌,同时我也觉得我以前的做法是多么残忍地扼杀了孩子自我思考的天性。或许在我把一个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强加给孩子去记忆的时候,他们心中是不是很伤心,因为可能他们的答案比我的更好?或许教孩子就应该像放风筝一样,只有不停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飞翔,他才会飞得更高更远,你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线就好了;反之,总是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线,你的学生就只能是井底之蛙,永远也不能到更广阔的空间去看看。

其实教学中一切的惊喜都只缘于教师给了孩子一个机会,在一次次的给予过程中,你就会发觉学生越来越敢想、敢说、敢辩,课堂上就会连连出现惊喜,可能这种课堂正是我们所倡导的有生命的课堂。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株含苞待放的花苞,由于他们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他们开花的时间也就不一样。只要我们耐心地等待,总会等到他傲然开放的时候,那时你会发现你苦苦等待的才是百花之中开得最绚丽的那株。

论文作者:黄坤 胡玉琼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新课程教学中的语文低段教学思考论文_黄坤 胡玉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