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历史新考验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思考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首先,我代表中宣部,热烈祝贺北京市社科联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今天,西效宾馆群英荟萃,首都社科界专家学者名流聚集一堂。特别是,从尉健行、李其炎同志开始,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区县领导,都来参加今天的盛会,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北京市各级领导对社科界的理解、关心、重视和支持。健行同志刚才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首都社科界的成绩,明确指出了首都社会科学战线更菜的方向,而且充满了对首都社科界的殷切期望的深厚感情,我听了也深受感动和鼓舞。在这么好的条件下,相信我们这次会议一定能够开成功,我们首都社科界一定能够更有作为。
(一)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十四届五中全会制订了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同时强调,今后十五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十八年,现在我们又正面对今后十五年。前十几年,后十几后,我们是在这“两个十几年”之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八个字,意味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历史大转折,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历史关节。
历史大转折,必然反映到人们思想上来。一方面,广大人们思想确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远的不说,即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这三年多时间,特别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以来这两年多时间而论,人们由切身经验和加强学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感受到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威力,真正可以说是打开了新的眼界。不长的时间,党内党外,上上下下,无论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大局的认识,还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大大前进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历史将证明这个进步是极端重要的。
但是另一方面,种种思想问题,认识问题,也必然会发生。如果加以归结,今天凡属带有重大原则性质的问题,说到底恐怕离不开“两个怎么看”:怎么看当代中国发展大局,怎么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随着形势的起伏,尤其是随着这样那样矛盾、困难和问题的出现,一些本来似乎已经解决了的认识问题又会冒出来,一些新的焦点、热点、疑点还会产生。归根到底,反映出对大局发展的某些思虑和困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某些不理解。
这也没有什么奇怪。对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同志讲过三个没有:“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实际上还有一个“没有”,也是三卷里讲的:“几千年中国没有过”。可以叫做“四个没有”!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所包含的两个方面,即主流和支流,正面和负面,胜利和挫折,或就和困难,会同时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来,而且会在不同的人们中间引起种种不同的反响。因此,人们种种思想问题,认识问题,世界观问题,经常地反复地和不断变换形式出现,并且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就不奇怪了。
“两个十几年”、“两个怎么看”,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大转折必然反映到人们思想上来”的内涵。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理论武装头脑的问题,通过理论武装来把握治国道、兴国之道的问题,通过理论武装来巩固发展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的问题,通过理论武装来加强世界观建设的问题,意义就是非常重大的了。正如江泽民同志精辟指出的:“理论上坚定清醒,才能在政治上坚定清醒。”也就是说,“两个十几年”,“两个怎么看”,必须有“两个坚定清醒”。这对我们广大社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也正是极好的机遇和重大的考验。
(二)
面对新的考验,面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等等方面种种思想认识和理论是非问题,无论怎么纷繁复杂,眼花撩乱,根本的一条,就是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键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邓小平理论这个主心骨。我们广大社科工作者要“讲政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而“讲政治”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在这个主心骨。
我们大家知道,对于二十世纪中华民族从危亡到振兴的历史转变,邓小平同志所作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最突出贡献,集中到一点,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实践中,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一条适合当代中国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发展路线。
回溯近代以来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和发展问题上,有多少中国人,从不同的阶级和派别的立场出发,进行了各种方向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里有以魏源、林则徐、龚自珍为代表的地主阶级革新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发展路线;有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发展路线;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的带有明显农业社会主义色彩的发展路线;有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维新变法”的发展路线;还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三民主义发展路线的和实业计划,等等。这也是“诸子百家”啊!甚至可以说,这是继先秦那次中国社会历史大变动中“诸子百家”之后的,又一次中国社会历史大变动中的“诸子百家”。这里问题的实质,归根到底是关于在西方列强巨大压车下中国向何处去,中国臬才能现代化。历史反复证明,这些“诸子百家”,都没有能够解决中国的救亡、图存和发展问题。只是在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民才开始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开始找到正确的方向。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域党和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我国尔后一切进步和发展打下了根本的历史基础。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亲身参加了这一伟大实践,而在毛泽东同志去世之后,在“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局势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勇敢地领导党和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继承和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同时纠正失误,在新的实践中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道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今天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同志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不会有今天中国这条跨世纪的通往富裕繁荣的正确道路。
放到这么一个背景下来看邓小平同志的贡献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地认识。在跨世纪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主心骨。
强调邓小平理论是我们跨世纪发展的主心骨,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我们党在理论工作中,历来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坚持以中国问题为中心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毛泽东同志这样说过:“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了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重视理论,重视哲学,中心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基本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工作的成功,也正是由于继承和发扬了这个好传统。邓小平同志尖锐指出:“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他还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以中国问题为中心,以当代现实国根据,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才能真正科学地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有邓小平理论这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也才能真正科学的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通起来。
(三)
刚才健行同志的讲话,对于我们首都社科工作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具体的要求。我相信,我们大家会在北京市委领导下,很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首都社科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我想,首先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为了更好地沿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的道路前进,无论是中青年学者,还是中老年专家,都有一个继续认真研讨邓小平同志原著的任务。我们要以很大的热情和虚心的态度去熟悉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与此同志,我们当然还要认真研读马列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新版《马恩选集》和《列宁选集》,以及前几年再版的《毛泽东选集》,编得很好,对于我们搞专业的同志来说,更要很好学习。这是我们长期受用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年轻一点的理论工作者,尤其要强调这一点。这对于我们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很好地贯通起来,从而更好地开展理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我们要更好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各级干部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时,要这样做;广大社科工作者在理论研究中,也要这样做。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推进改革和发展的新举措,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并作出有说服力的科学论证。同时,广大干部群众的种种思想认识问题,也需要解疑释惑。这就是说,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这两方面实际,都是我们社科工作者的用武之地。大有用武之地啊!
第三,我们要贯彻好“双百方针”。在联系实际开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各级领导要努力按照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认真贯彻“双百方针”,调动和保护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劳动,不仅需要必要的物质投入(这方面,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非常实际和有效的措施),而且需要一种鼓励探索与创造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这就需要我们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下,提倡和支持学术上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认真争鸣,同时注意区别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社科联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群众团体,更要为大家活跃学术讨论,提供条件。当然,我们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要在自觉的现任感,在重大政治是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任何从“左”的和右的方面背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错误观点。我们希望,广大社科工作者进一步加强团结。学术讨论中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是正常的,这不应该影响我们队伍的团结。事实上,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切磋争鸣、探讨商榷,营造健康的氛围,促进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伟大的胜利的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十年前,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定中,再一次提出:“次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自从我们国家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赋予这个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这个复兴,不但将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将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强调地学好理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向着实现九五和二○一○年宏伟规划,进而实现“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这样一个崇高而又艰巨的目标,开拓前进。
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将给我们以新的巨大推动。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有希望。
最后,再一次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1996年9月6日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 中国社科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