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及处理方案论文_邓李佳,高意

邓李佳 高意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农村污水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实际项目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目前农村污水治理情况,分析了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和治理难点,在农村污水的处理模式、排水收集方式、处理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污水治理;治理现状;技术方案

目前我国已经逐渐重视农村的人文环境建设,特别是对农村的污水治理,相关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指导性意见,对建设美丽乡村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农村居住分散程度、环境差异、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原因,各地农村污水的水量、水质不尽相同,因此污水处理的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一、农村污水治理现状

1、现存问题

(1)厕所问题。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原因,家庭使用的厕所普遍比较简陋。简陋的厕所会污染环境,给人类带来疾病。因此,需要对这些厕所进行改造或改建,在农村逐步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

(2)管道问题。缺少科学合理规划,收集管网不完善,管网基础薄弱,污水无序排放;

(3)管理、维护问题。现有污水处理措施维护管理不当,运行效果差,部分污水处理站无人维护,甚至污水站无法正常运行;

(4)资金问题。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运营、管理、维护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若缺少资金投入,治理措施将会滞后;

(5)政策、思想问题。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机构不健全和不完善,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导致农村污水治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障碍,如村民不理解,甚至不配合,将会影响农户污水的接入,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2、治理难点

(1)村户居住分散,污水收集困难。有些村户居住较为分散,受地形条件影响,管网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都相当大。另外受农村环保意识、收费制度、政策因素等影响,直接决定了污水收集率,进而影响污水站的运营。很多地方实施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现空运转都是由于管网铺设不到位导致的。

(2)技术力量薄弱,运行维护困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一般无专业人员维护,仅是兼职人员在进行简单操作,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专业要求,造成系统运行不正常或者设备损坏无人维修等情况,导致系统停运或闲置。

(3)水量变化大,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困难。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污水处理设施连续稳定运行有一定难度。

(4)一些村庄有自备井,未使用市政供水,因此存在排污收费困难的情况。

二、农村污水处理方案

1、农村污水水量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包括居民生活和学校、养老院、医院等公共设施产水的污水。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并结合地区用水现状,并考虑农村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建成后,农村用水设施进一步完善,用水量会小幅增加,居民生活用水平均定额可暂定为:50~70 L/(人.d),污水排放系数取0.8~0.85。

2、进水水质

农村污水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进水水质如下:

表1 设计进水水质(黑水+白水)单位:mg/L

3、出水水质

目前国家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尾水排放还未有统一标准,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标准应按照当地环保局规定的排放标准执行。无明确要求时应根据受纳水体环境功能分区、村庄类型、设施类型、规模等因素,参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有关规定,可按照下述情况执行:

(1)位于河、湖流水系周边村庄,处理后污水执行一级A标准或地表Ⅳ标准;

(2)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村庄,处理后污水严禁直排排放,需配套相应回用设施,回用到农田、林地灌溉等;

(3)除上述区域外的建制镇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等,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执行一级A标准;其中小于20户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排放标准。

4、污水处理模式

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接管模式。该模式适用于靠近城镇的村庄或者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此类村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后,接入到城镇污水干管或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较为规范,处理费用经济,处理的效果有保障,有条件的村庄应优先考虑此种污水处理模式。

(2)相对集中处理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村庄污水无法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城镇污水干管,需要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一般要求服务家庭户数20户以上,各村庄农户的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后引入到专门建立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3)分散处理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居民分布较散的村庄,以单个农户或相邻几户为单位建设就地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服务家庭户数1~20户。污水处理设施布置在农户周边,无需铺设大量收集管网。

5、排水收集系统

排水收集系统通常为管网收集和沟渠收集,污水采用管网收集,雨水采用沟渠收集。管网可采用HDPE管、UPVC管;沟渠主要有砖混沟渠、钢混沟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雨、污分流制,有利于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

6、处理工艺

根据污水处理模式可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和设备。目前各厂家根据农村污水的特点,开发出较多的专利技术和设备,主要技术还是集中在厌氧发酵、MBR、A2/O、生物膜、人工湿地等工艺,采用钢制一体化设备或钢混池体等形式,均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外,农村旱厕改水厕,增加双瓮化粪池或三格式化粪池等设施,通过厌氧发酵可达到灭菌和净化灰水的目的。

三、总结与建议

虽然我国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污水处理技术也日渐成熟,但是在资金来源、资本回收、风险控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并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引入社会资本,采用合理的项目合作模式,同时政府予以监督,才能共同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马金彤,张华,韦艳等.浅谈农村改厕存在的问题[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3,3(6):585-587

[2]孙瑞敏.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水现状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0,5:33-34

[3]钟秀玉,王亦宁.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发展对策[J],农村水利.2013,1:35-37

[4]杨扬.浅谈农村污水生活污水处理[J],给水排水.2014,6:185

作者简介

邓李佳(1983- ),工程师。E-mail:jiazi99999@163.com

论文作者:邓李佳,高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及处理方案论文_邓李佳,高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