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我国“两线一力”的反贫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贫困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两线一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农村,2000-2010年,在扶贫标准从865元大幅提高到1274元的背景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422万减少到2688万,减幅为71.5%,贫困发生率也从10.2%下降到2.8%。从世界范围看,在短时间内如此大幅脱贫是史无前例的①。为此,我国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指标的国家,并得到了世界银行“中国的反贫困工作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都处于中心地位”的赞誉,《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也全面实现。
在新时期,我国确立了新的反贫困目标:力争到2015年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然而,在新时期,除了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外,反贫困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贫困人口受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波动、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更为严重,贫困人口更为分散,流动贫困人口更为快速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一批新的贫困群体被催生,部分已经脱贫的群体重新返贫等等。这使反贫困工作的复杂和困难程度显著增加,迫使我们思考新的反贫困路径,即“两线一力”的反贫困模式。“两线”是其基本线索,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网;“一力”是政府主导力。
一、经济发展仍然是我国新时期反贫困模式的主要线索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是减贫的最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发展质量也在稳步提高,正是将经济发展对反贫困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极致的大好机会。从经济发展的具体方面看,区域经济、产业、乡村经济、金融、科技、教育的发展更加注重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能力的开发,对于反贫困的作用最大,应该给予重点支持。
(一)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反贫困的作用,主要是在中央整体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下,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先富”地区帮扶发展缓慢、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非常困难的贫困地区。
我国中央整体区域发展布局体现在制定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同时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划定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给予重点支持,形成了一个区域整体发展格局,为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反贫困打下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进入区域扶贫阶段,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1996年我国实施了沿海发达的6个省、3个直辖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西部10个贫困省、自治区的政策。在2004年,新增加了福建厦门市和广东珠海市帮扶重庆市的对口关系。2013年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由经济相对发达的6个省(直辖市)的8个城市分别对口帮扶贵州的8个市(州)。同时,各省、市、区也组织了相对发达的地、州、市、县和企业,对口帮扶本地贫困的地、州、市、县和困难企业。目前,东西扶贫协作已经由初期东部单向帮扶西部,拓展为东西对口帮扶与经济协作互动,由最初政府间援助拓展为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
此外,我国从1986年开始还通过定点帮扶贫困地区发展区域经济来减贫,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单位、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中央大型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实施。“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有138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联系了325个贫困县,到2010年共有241个单位帮扶440个重点县。从2002年到2009年,参与定点扶贫的单位共向帮扶的重点县投入扶贫资金(含物资折价)84.87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292.5亿元,安排扶贫项目9432个,引进人才3904名,引进先进技术1712项,资助贫困学生28.8万人次,为定点扶贫县培训干部群众151.6万余人次。值得一提的是,从2007年到2009年,各省直单位对帮扶地区直接投入的资金达到98.2亿元,远远超过了中央单位的投入②。
(二)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对于反贫困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确立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提供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等方式,并探讨合理的运行机制,力求同时实现贫困群体增收、企业增利与政府增税。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扶贫于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目前,在农业产业化扶贫中,最有效、实施范围最广泛的是“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产业化扶贫模式。这是因为通过产业发展发挥反贫困效果需要借助政府政策支持,包括信贷扶贫、税收优惠、土地使用、社会帮扶、贴息贷款等政策,这些政策的载体大多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大户带动、股份制、合作组织等机制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主导产业,从而为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此外,在某些地方还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获得了更大的减贫效果。
(三)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经济发展对于反贫困的作用,主要在于我国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农村,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在贫困地区率先进行农村社区的整体建设,以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反贫困目标的实现。
2001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一次规划、两年实施、逐村验收、分批推进”的整村推进扶贫计划。整村推进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通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精神文明、民主政治、村级组织的建设,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12.6万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占总数的84%③。整村推进促进了乡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贫困群众综合素质,有利于集中资金、整合资源、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因此,2012年9月,《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得以出台,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3万个贫困村和200个贫困乡镇将实施整村推进。整村推进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财政资金,包括中央财政扶贫资金、行业部门资金以及省市(地、州)政府配套资金;二是信贷资金,包括扶贫贴息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三是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该规划提出,人口规模中等的贫困村,整合投资不低于3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低于100万元,且确保70%的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用于贫困群众产业开发等增收项目④。
(四)金融发展
金融发展对于反贫困的作用,主要是以金融作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血液和命脉,增加对贫困群体的金融供给,逐步完善相应的金融服务,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发展的资金制约。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扶贫贴息贷款为主体,小额信贷和其他资金互助形式为补充的扶贫到户信贷工作格局。1980-2012年,信贷资金投入3900亿元,占中央财政和信贷扶贫资金投入总额的59%。2012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332亿元,引导扶贫信贷资金投入500亿元。2008-2012年,财政安排扶贫贴息贷款资金为58亿元,实际引导发放贷款1800多亿元⑤。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积极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同时,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扶贫方面的创新。为此,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将从七个方面进一步推动金融扶贫:一是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二是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三是尽快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空白由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四是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五是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六是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七是加强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五)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对于反贫困的作用,主要是把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灌输给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充分利用科技的创新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偏低是贫困地区的共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1986年开始,我国政府根据国家扶贫开发的总体战略和要求,适时提出了科技扶贫的目标、措施和办法,并于1996年制定《1996-2000年全国科技扶贫规划纲要》,2001年和2006年又分别制定和颁布了“十五”、“十一五”科技扶贫发展纲要,既增加了贫困群体的收入,又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科技素质。然而,促进贫困地区科技发展还需要创造必要的条件,包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队伍,针对贫困者、因地制宜的科技扶贫项目,积极依托科研部门,有扶贫龙头带动,有个人、企业、政府、生态共赢的机制保障等等,这些均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六)教育发展
教育发展对于反贫困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其人力资源素质,也被称作“教育扶贫”或“智力扶贫”。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扶贫的方式主要是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进入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我国教育扶贫的方式开始拓展,针对未成年人的基础教育扶贫得到延伸,实行“两免一补”,同时进一步开展了针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扶贫,包括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1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扶贫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农业部等部门研究制定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实施范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所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2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680个县。教育扶贫将让这些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此外,沿着经济发展这条主线来实现反贫困目标还必须有贫困群体的积极参与,即积极实践和创新“参与式扶贫”,以贫困者为中心,以贫困者的基本需求为重点,直接让贫困者参与到自己的经济发展和管理之中,包括参与扶贫项目的设计、实施、监测与评估整个过程,以取得更好的反贫困效果。
二、社会安全网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反贫困模式的重要线索
经济发展对于反贫困的作用是间接的,主要针对相对贫困,更多是强调效率。而我国新时期反贫困要做到效率与公平并重,也就是说,除了经济发展之外,还要有侧重公平的反贫困线索,以满足绝对贫困群体最低的生存生活需求。全面考察发现,社会安全网能够发挥直接的反贫困作用,是能够与经济发展相配合的、最适合我国的反贫困线索。
社会安全网泛指政府主导形成的社会安全保障系统,涵盖内容非常广泛,狭义上一般特指“社会保障安全网”,包括对贫困和弱势群体进行收入转移、对食品或其他服务的价格补贴、公共工程项目投资或政府创造的其他短期就业机会等等。在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提出社会安全网策略,截至2011年,世界银行对83个国家的社会安全网计划以及其它社会保障和劳动力计划的资金支持已接近60亿美元。在世界银行的推动下,社会安全网已经成为各国反贫困的重要方式。
我国也正在努力编织社会安全网,向全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对最贫困的社会群体进行救助。我国的社会安全网主要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面向城市居民的城市低保及教育、医疗、住房等多层次的福利保障;面向农村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此外,还有对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体系和多层次扶贫体系。对每个层次的社会安全网说明如下:
第一,社会保险目前由国家、企业(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企业(单位)缴存的比例总计为工资总额的35%左右,个人缴存的比例为个人工资的16%左右,国家则通过财政划拨的方式,每年向社会保障基金注入资金。
第二,受财力所限,儿童安全网优先保证贫困、孤残儿童,其载体是各种项目,例如“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等等。
第三,妇女安全网主要体现在生育和创业、就业方面,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在生育方面,除了生育保险外,还要加强妇幼卫生监测;在创业、就业方面,通过中央财政全额贴息等方式加强对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扶持。
第四,贫困群体安全网主要体现在以开发式财政减贫为主,教育、科技、金融扶贫、“整村推进”、“以工代赈”等模式为辅的多层次扶贫体系。“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68.37亿元,较“十五”时期增长51.8%。2012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乡低保、医疗救助资金1547.3亿元,救济城市“三无”9.9万人,农村传统救济79.6万人,临时救助639.8万户次⑥。
第五,老年人安全网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服务、机构照料为辅,地方政府对“三无老人”和“五保对象”给予救济,地方政府不断增加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
第六,残疾人安全网主要包括高于社会低保水平的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涉及康复、就医、教育、技能培训、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残疾人专项救助;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给予护理补贴,对“三无残疾人”给予供养;为在职残疾人提供与其他员工相同的“五险一金”;为残疾人提供基础设施,对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等。
三、我国反贫困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直至今日,我国的反贫困任务远未完成,按照2009年我国新启用的1196元的贫困线,贫困人口还有4300多万,而按照联合国设定的“日均消费1美元”的贫困线我国还有约1.5亿贫困人口⑦。由于我国贫困人口规模大,扶贫标准低,相对贫困现象凸显,返贫问题严重,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新的形势,要反思过去的不足之处,确立新的目标,完善反贫困政策措施,提高减贫效果。
(一)未知的经济发展与艰巨的反贫困任务
一方面我国面临内部经济的多方面不平衡与外部经济的失衡、不确定,这使我们对经济的前景预测的确要打个问号;另一方面,我国还面对大量的贫困人口存量,由贫富差距扩大等多种原因所造成的贫困人口增量。这些都是反贫困事业需未雨绸缪的重大问题。
(二)经济发展主线的反贫困机制存在深层次问题
在具体的反贫困机制与反贫困效果方面还存在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第一,目标瞄准性与扶贫对象的识别机制存在不合理之处;第二,扶贫项目选择机制不尽合理;第三,扶贫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与管理质量不高;第四,缺乏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扶贫机制;第五,反贫困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与各类政策协调性较差并存;第六,对扶贫项目缺乏有效和系统的监督和评估。
(三)社会安全网主线仅搭建了比较粗的框架
我国的社会安全网已基本覆盖了生、老、病、死以及住房、教育等各方面,但还没能做到事实上的应保尽保和供求平衡,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体未被社会安全网覆盖。例如,孤残儿童、流动和流浪儿童、“低保边缘户”⑧以及相当多的老年人和残疾人还处于社会安全网之外,对女性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歧视,农村居民的社会安全网覆盖面较窄。由此可见,在我国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安全网且令其进入运行状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反贫困面临的新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村贫困程度仍然较深。第二,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显。第三,处于边缘状态的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异常尖锐。第四,存在“特殊需要”的群体,包括残疾人、新毕业学生、女性等,使我国贫困人口的结构更加复杂。
四、关于推动“两线一力”反贫困模式运行的政策建议
(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带动贫困群体收入增加
第一,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收入分配。根据贫困县的具体经济发展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型贫困县,应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和项目带动,推进其经济转型并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对于贫困人口集中的城郊地区,应从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信息等方面对其实施帮扶,弥补其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缺失,并大力扶植城郊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对于企业发展遇到困难引起的县域贫困,一方面提供政策着力扶植企业发展和相关产业发展,一方面优化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县,应在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基础上,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从事旅游服务,促进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只能依靠传统农业发展的贫困县,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投入,并努力提高支农资金的投入效益,鼓励特色农业发展。
第二,加快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培育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点。一是整合贫困地区重点产业发展资金,面向贫困农户兴办有市场前景的种、养产业基地,并做好种苗、技术、防疫、销售等有关服务。二是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原料生产,并打通供销渠道。三是引导信贷资金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和运销,培育贫困地区复合经济增长点。
第三,下移贫困瞄准对象到村,探索乡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反贫困政策绝大部分瞄准的是以县为主的贫困地区,但是,随着贫困人口的分布分散化,应下移瞄准对象到村、到户,将非贫困县的贫困村也纳入扶贫规划整村推进。采取跨越式发展模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基础好、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村实行扶贫开发重点突破。
第四,促进金融发展,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题。发展县域经济还需要金融的辅助,而要金融资源加入到反贫困中来,就需要财政引导。一方面,加强财政资金与银行信贷扶贫资金的协调配合,为贫困户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项目提供担保和贴息,支持银行扩大风险基金规模,以鼓励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条件及对资金用途的限制、延长贷款期限,但要明确对贫困农户应以发放小额信贷为主。
第五,促进贫困人口权利发展,依据实际需求提高反贫困效率。以反贫困为目的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那么,反贫困项目的设计、实施、监测与评估的全过程都要让贫困群体说了算,给予贫困群体一定的发言权、分析权和决策权,让贫困者直接、充分参与进来,使县域发展与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和接受援助的能力相适应,有助于援助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升反贫困的整体价值和政府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措施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资源更节约,“多赢”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
(二)建设完善社会安全网,对贫困群体做到全覆盖
第一,任何人都不被隔离在“安全网”之外,并按需获得社会福利。一是扩大社会安全网的覆盖范围,采取科学方法准确统计各类人群中未享受社会福利的人数,给予相应的资助。二是根据不同群体对社会安全网的不同需求,安排和设定有针对性的社会福利项目和标准,慎用无偿福利。三是建立科学的动态监测机制和有效的退出机制,保证社会安全网的效率和公平,条件是要有科学的分类标准和识别系统。四是注重立法,将各类人群应享受的社会福利项目、福利水平、获得方式、分类和退出标准以及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比例等内容都纳入法律约束的范围。
第二,强化资金保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社会安全网是最大的公共服务项目之一,政府有责任对其给予资金上的保障,条件是既要保证财政投入的规模,又要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是准确估算覆盖各类人群的社会福利支出和其他渠道筹集收入的规模,建立财政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使财政投入与居民消费指数、最低生活保障挂钩,实现社会福利指数化。二是通过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合作出资以及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是将用于社会安全网的财政收支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严格执行。四是设立有条件的转移支付福利项目,明确发放现金补助等政府支持的条件,较好地克服供养懒汉、福利依赖等问题。五是形成高效的组织分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划分和经费分担比例,通过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
第三,与经济发展的线索相呼应,对社会安全网进行制度设计。社会安全网的制度设计应注重成本最小化,以让贫困群体更多地通过另一条反贫困主线——经济发展来减贫,这样既可减少对国家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也有助于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还不会被高福利拖累,防止像西方高福利国家那样在经济危机来临时没有运作空间。因此,社会安全网的制度设计的思路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但是受益者只能从中获得最低的生活保障。也就是说,社会安全网的受益者主要是最贫困的群体,并且提供的保障具有短期性或临时性,当受众摆脱绝对贫困后,会自然离开社会安全网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只有当我国社会安全网能够做到对各类人群,尤其是贫困群体的广覆盖,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才称得上“先进适度”。
(三)完善财政减贫制度及政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网奠定物质基础
第一,进一步优化财政体制,为减贫奠定良好制度基础。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切实减少管理层级,统筹考虑解决贫困县(村)的实际困难。上级财政充分发挥调节贫困县(村)财力差异的作用,完善转移支付的基层测算,确保贫困县(村)财政基本能力得以保障。对小乡镇积极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同时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将乡镇政府职能重点定位为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并鼓励私人部门和农民积极参与。
第二,赋予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权和财力,提高贫困地区财政减贫能力。在收入安排上,进一步推进地方税收体系建设,将税制改革作为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按照“减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监管”的原则,逐步健全和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在支出安排上,完善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调整政府间支出责任时上级政府必须提供足够的财力作保障。
第三,规范财政减贫程序,提高减贫效率。通过对财政减贫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确保所选项目真正发挥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在项目下达环节既要发挥财政部门的分配和监督管理职能,又要与有关部门联合,对部门制定的项目计划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雷同。在项目实施环节,要加强对贫困状况和扶贫进程的统计监测,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和准确反映扶贫开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此外,要逐步建立跨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信息化,满足社会公众对财政减贫信息的需求。
第四,建立健全财政减贫资金管理的体制机制,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在反贫困工作中主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财政减贫资金管理体制机制,对于资金的分配、使用对象的确定、使用方向的选择、监督的完善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必要的。具体包括,一是立足解决温饱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建立目标瞄准机制;二是统一财政扶贫资金传递与支出拨付,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实行报账制管理;三是以规范的监理办法为基础,建立完善扶贫项目管理机制;四是以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贪污现象发生为目标,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监督机制。此外,从中央层面切实解决多头管理、职权不清、责任不明、各行其是以及政策不适应的问题,使现有列入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各项扶贫资金能真正按照扶贫政策管理使用。
第五,建立财政扶贫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贫困地区。一是把扶贫开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年增加扶贫投入。二是在目前贫困县财力有限、社会扶贫资金分散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中央和省(自治区)扶贫资金的安排比例。三是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财政扶贫配套资金,并在支持定点扶贫和定点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引导社会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投入扶贫项目。
此外,完善土地、户籍等相关制度和机制,进行财政减贫制度创新,形成减贫的内在动力;建立宏观政策的协调机制,使财政政策与农业、价格、土地、信贷、投资、区域发展等政策形成合力,有效发挥政策体系在减贫方面的整体作用。
注释:
①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2011年11月16日。
②数据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10-07/08/content_1648985.htm。
③数据来源: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法规司网站。http://www.cpad.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FPB/s5078/201211/190169.html。
④资料来源: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发指导司网站,http://www.cpad.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FPB/gggs/201210/186827.html。
⑤数据来源: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3-10/16/content_30312961.htm。
⑥民政部:《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1306/20130600474746.shtml。
⑦《被特色的中国贫困线》,http://www.china-gad.org/Article/ShowArticle.asp? ArticleID=7724。
⑧指人均收入比低保对象要求的人均收入稍高的群体,但是由于他们享受不到低保对象能够享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没有补差,得不到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救助,缺乏相关就业指导,所以他们的实际生活比低保户还要困难。
标签:整村推进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人口论文;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论文; 中国贫困标准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三农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