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现代化理论探讨_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技术现代化理论探讨_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技术现代化理论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农业技术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是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技术的现代化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对于国民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乃至社会稳定都具有基础保障作用。从理论上剖析农业技术现代化过程,探索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规律和模式,对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农业技术体系及其特点

农业是历史上最先形成的产业门类,它是人类利用生物的机能,通过劳动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以取得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其特点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生产周期长,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农业的外延随时空的更迭而变动,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养殖业以及依附农业生产的副业,有时甚至还包括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动植物种质原本是物种进化与自然选择的结果,其生长发育、发展、淘汰是一个纯自然过程,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保证动植物的高产。当动植物品种开始作为生产劳动对象后,动植物的生长才开始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实质上就是创造或控制动植物生长的内外因素,是对有利于动植物丰产的良好自然环境的模拟,一是提供促使动植物生长或增产的因素,如灌溉就是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二是排除不利于动植物生长或增产的因素,如防疫就是防止畜禽疾病的流行。农业技术就是人类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农业生产经验的凝结,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从内涵角度看,农业技术就是按照动植物生命运动规律,并依据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动植物种质与生长发育过程的人工干预机制,减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促使动植物丰产的方法、物质手段、操作程序等要素构成的体系。从外延角度看,农业技术因动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地域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表现为门类繁多的各种具体形态。尽管各类具体农业技术形态千差万别,但总可以把它归结为生产农艺技术与品种技术两大类。前者是围绕动植物生长过程展开的生产方法、物质手段、操作程序等,后者是指改良动植物种质的方法、物质手段、操作程序等。生产农艺技术形态较为松散,从动植物生长的纵向来看,它是多簇阶段性或普适性技术单元的集成;从动植物生长的横断面来看,它则是多项阶段性技术单元的综合。这里的“阶段”是相对于动植物生长周期而言的,如间苗技术只在作物生长的幼苗期使用;“普适”是相对于地域环境、动植物品种及其生长周期而言的,如施肥技术在多数地域条件下、对于多数作物种类都被广泛采用,当然,“阶段性”与“普适性”之间又存在着交叉重叠关系。品种技术形态则是在生产农艺技术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专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兼有生产农艺技术形态的特点,集约程度相对较高。

从农业技术发展历史来看,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生产农艺技术体系,该体系内容庞杂,自古以来就比较发达,但技术发展多依附于农业生产活动。到了近代才分化出农业技术开发体系,并在生物遗传理论的指导下和传统选种经验的基础上,分化发展出常规育种技术体系。作为新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科学尤其是生物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导致品种技术形态的质变,今天品种技术形态已经成为衡量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从农业技术体系的内在联系来看,生产农艺技术形态是由动植物种质本性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决定的,新的种质必然会形成新的生产农艺技术形态,如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就使棉花虫害防治技术环节发生了重大变革。反过来,新品种的形成往往要经过许多代的选育,而每一代都要重演该品种的生产农艺技术过程,需要生产农艺技术系统的支持。因此,生产农艺技术形态与品种技术形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技术基础。

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受动植物生命体内外多重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从而使农业技术体系表现出不同于其它技术体系的特点:(1 )组织结构松散特点。农业技术体系基本上是按动植物生长过程组织起来的,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动植物对技术的需求差异较大,如耕种技术与收获技术之间的相似性就很少。因此,阶段性技术单元之间相干性差,缺乏内在联系,加之以漫长时间为纽带的组织形式,导致技术体系内部结构松散,集约程度低。这也是农业技术体系容易分散吸收外部技术体系成果的根本原因。(2)地域性特点。 农业生产总是在具体地域环境中进行的,不同地域环境中动植物生长的自然因素差异较大,从而造成了创造或控制动植物生长内外因素的方法、物质手段、操作程序等之间的差异。因此农业技术的地域特征明显,体系普适性较差,这也是影响农业技术整体扩散与转移的主要因素。(3)开放性特点。近代以来, 农业技术的来源呈多元化趋势,除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科学研究外,手工业特别是工业技术成果已成为农业技术装备的重要源泉,以机械力、电力驱动的大批农机具的引入,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工业品的广泛使用,迅速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相关科学技术体系成果向农业技术体系的多渠道转移与渗透,成为农业技术发展的外部推动力。(4)多层次并存特点。农业技术体系及其单元,按效率高低可分为原始技术、初级技术、中间技术、先进技术、尖端技术等多个层次。在现实农业生产活动中,各种效率层次的技术体系同时并存,其数量比例结构大致呈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球”形。在同一技术体系内部,不同效率层次的技术单元又犬齿交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影响农业技术体系效率提高的内在因素。

二、农业技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现代化通常被理解为近代以来社会形态的加速变革过程,它是社会发展在现时代的特殊表现形式。由于社会形态概念的综合性,现代化实质上是在社会各层面全方位展开的长期历史变革过程。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世界历史”时期,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全球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国际大家庭中,不同民族、国家为了解决各自发展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创造出了许多文明成果,它们共同构成了时代文明发展的前沿,成为众多国家、民族仿效的时代样板,朝着这一方向的发展过程就是现代化。当然,不同民族、国家在各自的现代化过程中又会创造出新的文明,推进时代文明的前沿。因此,现代化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同样,由于社会形态及其发展层次等方面的差别。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内容和途径不可能完全相同。

抽象地说,作为社会经济结构基础部分的农业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代化历程,其核心是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经营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农艺科学化和生产社会化,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农业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从发展过程看,它有两项基本内容:一是不断开发农业新技术,二是消化吸收与推广适用新技术。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从现代农业技术开发角度来看,农业技术创新就是农业技术体系的内涵提高与外延扩展,表现为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功能的改进和新型农业技术形态的创建。古往今来,农业技术进步一直是围绕着提高农业技术效率这个中心展开的,它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设法扩大或提高技术的正效应;二是设法缩小或减轻技术的负效应。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农业技术开发过程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但是这两条途径却始终决定着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的大方向。

现代农业高技术是指技术性能指标远高于同类传统农业技术的新技术形态,它是以第一条基本途径为主导的农业技术进步方式在当代的特殊表现[1],如在生物工程技术基础上定向设计、 构建具有特定性状的新物种,搭载航天器的太空育种技术等。农业绿色技术是指技术负效应低于人类容许限度之下的技术形态,它是以第二条基本途径为主导的农业技术进步方式的现代形式[2],如节水灌溉、配方施肥技术等。 在现代以前的农业技术发展史上,由于农业生态系统承载余量很大等原因,农业技术进步的第一条途径一直占居主导地位,而第二条途径多处于从属地位。进入现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等全球问题的激化,绿色技术的地位不断提高,正在与农业高技术发展方向走向融合,如高效低毒新农药、叶面喷肥等技术。“既高义绿”的农业技术发展新趋势,自觉综合了上述两条途径在提高农业技术效率方面的优势,避免了各自的局限性,是农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

在现代科学革命的推动下,古老的农业科学在学科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拓展了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空间。立足于现代农业科学基础之上的农业技术体系,在广泛吸纳现代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同时,正在促使以动植物“二维结构”为主的传统农业技术,向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并重的“三维结构”的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由资源依附型的传统农业技术向智能依附型的现代农业技术转变,将出现陆地、海洋、太空三大农业技术系统相互交融,绿色、蓝色、白色“三色”农业技术多相并存、全方位推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新格局。[3]。

现代农业技术向生产领域的渗透与转移是实现农业技术现代化的关键。自农业技术开发从生产实践活动分化独立之后,技术超越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地域性等特点,使农业技术的产业化问题更加突出。从技术扩散与吸纳角度看,新型农业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往往受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该技术的“市场收益大于应用成本”是实现转化的必要条件,市场收益与应用成本的差额越大,转化就越容易实现,反之亦然。而技术转移渠道的通畅,生产主体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流动资金等主客观条件,则是实现转化的充分条件。一般而言,技术内容或操作程序越简单、适应性越强、费用越低的新技术,向生产领域的渗透与转移就越顺利。

在现代农业技术向生产领域的渗透与转移过程中有两点应当强调:一是新技术的本地化适应问题。农业新技术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开发出来的,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与推广空间。该技术在不同地域的推广应用,往往先要结合该地区自然条件进行适应性改造,经过本地化改进环节,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这一环节属浅层次的延伸性技术开发,多由新技术吸纳方承担。二是新技术的示范驱动问题。农业技术的效果往往要经过一个以上的动植物生长周期,才能逐步显现出来。在本地区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使用新技术,不仅要承担成本风险和拓展市场费用,而且还要承担技术失败以及因缺乏使用经验所带来的风险等,这些风险和费用远大于新技术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因此,应先进行典型示范,积累本地化使用经验,才能减小新技术推广风险,全面带动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三、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代以前就建立了系统的农学体系,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技术比较发达。但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工业化进程滞后、社会动荡等原因,农业技术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大规模的农业技术现代化进程始于本世纪50年代,以人民公社制度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时期,建立了国家、省(区)、地区、县四级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农业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属政府行为,多注重增产效果,很少核算经济成本。这一时期农业技术偿试较多,走了不少弯路,但整体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商品(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农业科研与推广的投入较高以及地方财政拮据等原因,农业科研整体萎缩,许多县或地区一级农科所(站)名存实亡。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转为市场行为,农户注重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个别市场效益显著的实用技术得到推广与普及。近年来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于农产品价格涨幅的现实,抑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不够等原因,这一时期农业技术现代化进程总体缓慢。出现了以常规性技术为主导,内容重复、覆盖面窄的农业技术开发现状,以传统技术为主体,多层次技术并存的微观农业技术应用现状,以及东、中、西部技术水平依次递减的宏观农业技术格局。

我国人口多,未来30年将净增4 亿多人, 耕地少, 且正在以年均600万亩的速度递减,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技术进步,加速实现农业技术现代化。英国经济学者希克斯(John R.Hicks)对技术类型的划分, 日本学者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与美国学者拉坦(Vormon W.Ruttan )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理论研究[4],以及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技术现代化的实践经验都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进步路线。从我国农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出发,农业技术现代化应推行以下发展战略:

1.全面滚动推进与重点突破结合战略 农业技术系统是在内外交互作用中进化发展的,农业技术进步有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反过来,良好的外部环境又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应树立系统科学观念,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及其相应的社会支撑体系,尤其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新技术吸纳能力;优化农业技术发展的科技、教育、经济、社会、政策等外部条件,形成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合力和正反馈驱动机制。同时,农业技术系统结构松散与多层次并存等特点决定了农业技术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即在不同时期总有制约系统技术效率提高的约束技术要素存在[5]。国家应集中开发资金、科技力量, 对农业约束技术和带有普遍性的关键技术组织重点攻关,避免分散和重复研究,以实现农业技术开发的重大突破。

2.引进、开发与推广并举战略 实践表明,引进先进技术是促进本国技术快速发展的一条捷径。发达国家有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是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技术源泉之一,应扩大对外技术交流,积极引进适用先进技术。同时,农业技术的地域性特点又要求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进行适用农业技术的自主开发。应在广泛吸纳国外先进技术与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出适合我国地域特点的大批现代农业技术。再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快速推广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技术成果,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先进技术的普及率及其在农业技术体系结构中的数量比例,使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诸环节紧密衔接,生产农艺技术形态与品种技术形态协调高效运转。

3.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协同推进战略 农业技术是朝着节约稀缺性生产要素的方向发展的。从农业技术发展史来看,机械技术属节约劳动力型技术,生物技术是节约土地型技术,两类技术之间存在着内在互动联系。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生态工程的启动,以及非农建设用地的连年累积,人多地少的矛盾运动客观上要求优先发展节约土地资源的生物技术。应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提高农业单产。此后再在生物技术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等第二、三产业领域转移的拉动下,适时、适度推进节约劳动力资源的机械技术发展,使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间协调发展。

4.农业生态技术发展战略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与物质循环等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地确定生产结构,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统一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实现农业生态化必须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特点,开发配套的生态农业技术(如绿色技术、有机技术等)系列,以着代现行的非农业生态技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具有保持生态平衡、持续发展等优点,但生产效率低下,应运用现代高技术成果进行“扬弃”性改造,实现向“既高又绿”的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的跃进。

5.技术递进与技术跨越并行战略 技术递进是指沿着技术效率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依次进行的农业技术更新改造活动,是经常性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技术跨越是指沿着技术效率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一次跨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技术阶梯,直接跃入更高效率技术形态的脱胎换骨式的农业技术更新活动,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反常模式,是实现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一条捷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取技术递进模式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是积极稳妥和切实可行的一般性战略选择,恕不赘述。但这一模式对农业技术体系中的某些环节或部分欠发达地区却并非是最佳选择。农业技术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组织结构松散等特点,使这些技术环节或区域已具备了实现技术跨越的前提条件。应打破常规,创造适当的技术、经济等社会条件,促成农业技术跨越的实现。技术递进与技术跨越模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推进农业技术现代化过程中,应依据农业技术发展现状,并行实施技术递是与技术跨越战略。

总之,农业技术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待澄清。上述认识和战略构想仅是蜻蜓点水,远未穷尽这一问题的深刻内涵,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理论界对农业技术现代化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加快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进程。

标签:;  ;  ;  ;  ;  ;  

农业技术现代化理论探讨_农业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