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渗漏水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如果建筑发生渗漏,不但会对使用功能造成影响,而且还会缩短建筑结构的寿命。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应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水防渗措施3002
关键词:地下室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业日益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上部结构性能与质量的安全性,提出的建筑施工要求也越来越多。虽然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已经日益完善,但在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在众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中,建筑上部结构渗漏对工程质量产生的影响很大。因此,建筑企业应注重建筑上部结构防渗漏管理应用研究,从防渗漏技术和相关设备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措施探索。
1 建筑施工中出现渗水漏水的具体部位
1.1 屋面渗漏
屋面作为顶层,其主要价值在于对风雨和太阳辐射等进行抵抗,但其不免存在一定渗漏风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防水材料性能与质量未达标,受到外界复杂环境条件的影响,极易出现老化、破损等问题,影响屋面作用的发挥,甚至会出现渗水漏水问题。若屋面施工过程中技术操作的规范性不足,并未规范实施振捣,极易给建筑屋面埋下质量隐患,导致渗水漏水问题出现。
1.2 外墙渗漏
建筑施工中外墙是比较常见的渗漏部位,且表现出集中化的状态,这与外墙自身结构特性存在一定关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外墙作为外部结构,外立面处于垂直状态,渗漏水的重点问题就是墙面和窗户,若外墙渗水漏水的发生几率较大,则极易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3 地下室渗漏
地下室是建筑工程建设中常见的结构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化利用,满足用户对于建筑空间的多元应用需求。但建筑施工中地下室渗水漏水问题发生几率较大,这与施工技术方式存在一定关系。在建筑地下室施工中,一般以混凝土作为主要施工材料,一旦混凝土中泥含量不达标、施工振捣密实度不足、防水卷材材质不达标等问题出现,极易给整个地下室施工埋下质量隐患,导致渗水漏水问题的出现。
2 将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运用在房建施工的重要意义
渗漏对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有着很大的破坏性,长久之下,其会让建筑物丧失基本的功能。建筑物出现渗漏情况后,不仅会让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还会让建筑物的结构出现漏洞,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么就容易引发十分严重的安全事故,人们也无法安全的居住在建筑物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要想建筑物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其关键之一就是解决建筑物的渗漏问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加强防渗漏技术的运用,可以让房屋建筑具备更好的防渗能力,这样建筑就能够长期稳固的存在下去。要想更好的运用防渗漏技术,需要在施工的时候对其基层结构展开防水防渗的工作,这样建筑的基层结构就会十分完善。还有就是在完工后,针对重要的地方进行修补,将建筑结构中隐藏的裂缝等进行修补,解决渗漏问题。施工单位要从每个环节切入,一步步完善防水防渗的方法,对各种渗漏问题及时的解决。
3 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有效运用防渗漏技术的关键前提
在房建施工当中,要想有效的将防渗漏技术运用在房屋建筑施工当中,相关的施工企业在正式展开施工以前,就一定要有效的保证设计的实效性,以及使用材料能够符合要求,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展开培训,提升他们的施工技艺,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找平层与隔离层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找坡时,先确定泛水坡度以及流水方向等,在最高点以及泄水口间用鱼线将其拉直、打点,泄水口厚度不宜设置太小。在浇砌过程中,需利用滚筒和尺方滚等进行压赶,从而使其密实度达标。隔离层防水施工时在基层涂刮处理剂,均匀且薄,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从层面最低位置标高向上与屋脊持平,使卷材根据水流向进行搭接操作。屋面坡度超过10°,则卷材、屋脊之间就要保持垂直。在铺贴作业时应当先将卷材脊面隔离纸打开,再将卷材贴在基层表面,卷材应当保持松弛。铺贴以后利用平面振动器压实,并且用橡胶榔头敲实垂直位置,黏结卷材搭接时先将卷材压实,打开搭接处用油漆涂刷黏结剂,然后揭开接头两黏结面,略感不黏粘时即可黏合。
3.3 地下室以及楼板防渗漏处理
对于建筑混凝土楼板来说,其防渗漏处理时各层楼面10cm位置均应当设置外墙模板,同时在楼层各平台位置以及外墙翻口位置,应当利用适量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浇筑,以免建筑墙体出现裂缝问题。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而且其中多数情况下是因渗漏水所致,因此建筑墙体裂缝问题的处理及其控制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整体防水防渗性能。尤其是地下室以及楼板等处施工过程中应当进行合理的选材,切忌使用易热胀冷缩的材料进行施工作业。在此过程中,如果材料对温度较为敏感,则一律不得使用,否则将会引发楼板裂缝。在对地下室空间防水防渗处理过程中,选材工作也非常的重要,符合标准条件而且还要耐用,尤其是防水性能要好。在选择外防水卷材时,防水基面一定要保持坚实以及平滑整齐,在施工处理时将材料基面阴面变成折角状或者圆弧状。材料喷涂操作时,应当确保涂抹均匀性,以免涂刷时出现不均匀现象。应当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内的自助防水设施,并且预设管套,完成预设管套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应当保证地下室中的穿墙管道间隔距离至少为300mm,而且将穿墙管道、墙面接口之间焊接牢靠。
3.4 卫生间施工
卫生间防水施工工序主要包含:前期对室内的基层进行清理,检查是否存在空鼓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处理;再进行第一遍JS防水涂料涂抹,涂抹部位为地面以及卫生间墙体1.8m区域,施工中需注意涂抹均匀,单次涂抹需注意厚度,不宜太厚以避免开裂,之后再进行2次涂抹施工,3次施工后的地面防水厚度需达到1.2~1.5mm,墙面高度需达到1.0m左右。之后再进行24h蓄水实验检测是否存在渗漏,如发现需进行修补;最后进行保护层施工。
3.5 成品保护
地下防水施工完毕并经过质检验收后,应及时对保护层进行施工。在对外墙防水保护层进行施作的过程中,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回填土施工,借此来使防水卷材和保护层全都能够隐蔽其中。在对进户管线进行安装时,要避免碰坏防水卷材及其保护层,现场管理人员应当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保护防水层。当需要在防水层上开设孔洞时,应预先编制好补救方案,并在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未对顶板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前或是施工后的保护层强度未达到要求时,不得在防水层堆放施工材料,也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得在防水卷材附近或是防水层上,进行电焊作业。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阶段,建筑上部结构可能存在的渗漏问题相对较多。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建筑上部结构方面的防渗漏施工管理。在具体建筑上部结构防渗漏管理措施制定方面,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
参考文献:
[1]林志鹏.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福建建材,2016(01).
[2]王滨华.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7(11).
[3]陈志伟.厂房屋面渗漏问题的原因及防渗漏措施应用分析[J].福建建材,2016(03).
论文作者:郭永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卷材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外墙论文; 地下室论文; 保护层论文; 屋面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