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城市建设和发展日趋多样化,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生活方式的要求也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此种情况下,城市综合体应运而生。本文简要探讨城市综合体的建筑和规划设计,以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城市综合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城中之城”,以建筑群为基础,集商业零售、酒店餐饮、商务办公、公寓住宅和综合娱乐于一体,属于城市经济聚集体,具有功能聚合且土地集约化的特征。因此加大力度探讨城市综合体的建筑和规划设计,在推进城市化建设,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项目概况
本文以某市广场建筑规划设计项目为例,该城市综合体建筑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用地平坦,与市政府隔街相望。该工程占地面积为3.5万m2,建筑密度为45%,周边配套设施相对完善,遍布医院、学校和银行。该工程定位为高端商业综合体,总体建筑面积为20。5万m2,其中地上16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为60m。
2 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为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切实提高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效果,应当基于科学的设计理念,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因素、基本国情及区域文化特色等进行系统化分析,保障该建筑的综合性,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1 科学的设计布局
就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总体情况来看,其属于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建筑,其结构形式相对复杂,人流和车流的进出量较大,人员相对密集。为提高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实际效果,促进其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对城市综合体开展总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城市综合体的实际功能对其进行分区,确保交通关系清晰,全面提高城市综合体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秩序性。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城市综合体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将步行者的人身安全充分纳入到衡量因素的范围内,坚持以人为主体,并以此为依据,在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布局过程中,结合区域划分方式及布局特点合理限制步行者的活动范围,比如步行者可以在公共活动空间内或者商业店面展开活动,以减少安全隐患,保障步行者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全面衡量地区性的整体观念,开展合理的建筑区域设计布局,最大程度上避免综合体中声音、汽车流和人流以及灯光等对周边社会群体的正常生活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干扰和破坏,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 合理的整合设计
城市综合体中具有多个功能区域,基本上集中了常见的城市功能区间,包括购物、休闲、娱乐、居住、停车等。在进行规划布局时,应尽量加强各个功能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各个区域彼此和谐、高效的衔接在一起,各区域的资源实现共享和信息协调,使之形成一个高效的综合整体。
在城市综合体整合设计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系统组合方式,包括互补型、系列型、主从型以及比较竞争型等。多数城市综合体的整合设计,往往灵活应用了多种类型的组合方式,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实际的需要。
2.3 完善的停车组织和交通系统
2.3.1停车组织。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停车组织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合理的停车组织能够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和建筑形象,因此应做好停车组织的规划设计,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好停车方式的选择。停车方式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率、经济等。在满足停车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取商业价值低的区域,通常可以选用地下停车。
2.3.2交通系统。交通系统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在组织形式的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势条件和周边的交通环境。当综合体区域内的交通密度大、基地空间广阔、流线简单时,适宜选择平面的交通系统组织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人车混行和人车分流两种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立体交通具有区分不同交通关系、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环境地面交通压力的特点,立体交通可以将人流和车流分配在不同的空间高度,互不干扰。在我国很多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中,都采用了立体交通组织形式,这种方式有效的解决了城市的拥挤问题,并且提高了城市空间的安全性和活力性。
2.4 内部开发空间设计
在城市综合体中需要用足够合理及人性化的内部空间以满足步行者的购物、通行和休息的需要,同时还应提供用于各种商业促销活动和其他的社会活动的场所,因此应做好建筑内部开发空间的设计。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同时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室内交通以垂直高速电梯、步行电梯、自动扶梯、露明电梯为主;通讯由电话、电报、电传、电视、传真联网电脑等组成;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监听系统、紧急呼叫系统、传呼系统的设置和分区得以保证。
内部开发空间主要有四种形式,分别为水平交通空间、节点式空间、线性街道空间以及垂直空间等,具体包括的公共空间为室内商业街、内街中庭、边庭以及引导空间等。在进行内部开发空间设计时,主要的规划设计思路有四种,分别为围合与开敞的变换、竖向高差的变化、空间的层次变换以及空间的诱导性设计。
3 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
3.1 建筑设计流程
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衡量各个线索和因素,尤其是主要设计流程中的用地分析、功能分析和空间分析等,以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规划,充分做好细节设计,选取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促进优质的设计方案的形成,促进城市综合体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2 设计要素
在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中,项目定位、功能和空间分层、整体形象和立体空间设计以及动线空间构成分析是该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3.2.1项目定位是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关键点,其直接关系着城市综合体的资源配置、资金流动方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综合体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保证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应当基于政府要求及当地城市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积极与市场要求相符合,从而开展合理的项目定位。
3.2.2功能和空间布局也是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内外部空间的协调与配合,促使城市综合体实现功能与空间的有机统一,从整体上强化城市综合体空间布局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3.2.3在整体形象和立体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合理的外立面设计有助于提高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形象,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和人文特色,并通过多种表现手法的有效运用,打造独特的城市综合体建筑工艺品,改善城市面貌。
2.3.4动线空间构成分析。所谓动线空间,就是指用于人流活动的公共空间,并具有集散广场的作用。因此在城市综合体的建筑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基于点和线,在保证各个构成区域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不同区域之间在功能和空间上的相互联系,促使动线空间更具系统化和方向感,主次分明且相互衬托,切实提高城市综合体动线空间构成的合理性。
4 结束语
城市综合体属于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通过将多种生活功能的高效组合和有机融合,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多元且便捷的服务,改善了群体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城市综合体的建筑和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应当基于原有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社会建筑设计理念,开展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促进城市综合体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启荣.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与设计的探索——以武汉福星惠誉水岸国际为例[J]. 建筑施工. 2015(08) .
[2]黄侃磊.浅析城市综合体发展现状及发展[J]. 科技展望. 2015(10).
[3]孙彤宇.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J]. 城市规划学刊. 2012(05).
论文作者:张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综合体论文; 城市论文; 空间论文; 建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交通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