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自动化探讨论文_张效锋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自动化探讨论文_张效锋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柘城县供电公司 河南商丘 4762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及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带动了各行业的不断发展,而运行控制自动化也逐步被广泛运用到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实行,有利于电力系统提高生产效率,能够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自动化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控制来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实现电能安全生产的目的。对此,本文简要结合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自动化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的电力系统实现全面自动化提供科学的指导,进而为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自动化

1 导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自动化等先进生产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范围已逐渐扩大,因供电系统内部结构和线路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在电能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系数的重视程度而不断加大。电路系统的安全运转也需要电力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自我修正。下文对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自动化进行阐述。

2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概述分析

电力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转影响着整个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如果某一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则可能造成整条生产线的不安全,制约着电力的正常供给,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保障整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正常运转。而对电力系统进行运行控制则是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主要方法。

2.1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方法

电力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运转,造成整个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因此需要进行停机处理。如果供电系统停止运转,使得供电量减少,企业产生经济损失;而且严重的故障问题,则可能会造成爆炸等危险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因此,确保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电力系统频发安全事故,因此,在涉及电力系统的过程中,设计者应综合考虑、谨慎对待,从源头上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提高安全系数。同时工作人员务必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确保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转,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须认真检查,对机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排除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

2.2能源控制方面

电力能源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能源之一,主要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效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频率、压力、功率、电流等参数是判断电力能源的重要参数,其中,电能波在电力系统和供电设备中以正弦波的方式传输。电力系统中的供电装置通过提供电能保障电力系统能够进行逆变和整流。由于供电装置对电能波的影响,造成正弦波发生改变,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需要加强对正弦波的监控,确保其对供电装置产生影响最小。

此外,需要对电荷负载进行实时监测,减少因负荷问题出现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系数。为了保障电压在运行过程中稳定进行,需要在操控电压时控制电压的运行范围,保障电力系统功率的恒定,如:我国系统电压范围一般控制在小于额定电压的百分之三十范围内。

2.3电力系统的控制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否可利用电压数据和电能质量参数来判断,另外,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使得判断结果更加准确。传输时间和发电成本是决定电力系统经济性的主要原因。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转工程中,通过不断的调整系统,得出合理方案,通过相关参数对方案进行检验校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分析

3.1电力系统自动化内涵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通过应用多种能够实施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的装置,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信息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各个部分和整体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是确保电力系统各个生产、供电环节的安全、稳定、高效,实现整个系统经济效能的增加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于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电力系统关系着社会生产和生活,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好发展阶段。

3.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构成

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是当前电力系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通过相关数据的采集和监控,为自动化实现提供基础条件,调度的自动化是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决策来实现电站的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的自动化,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对传统的变电站实现二次设备,实现整个变电站的运行处于科学统一的协调管理下,确保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稳定与高效,从而提高运营效益,提供可靠的供电服务。

配电网的自动化,近年来,该项技术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加完善,发展成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通过大量的智能终端和通信技术及先进的后台软件,在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显著效果。

3.3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特点

3.3.1参数的收集与处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需要以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目标,需要在电力系统进行供电服务的初期,组织科学的调查研究,全力收集和严格的检测电力系统各环节、各个部件的安全运行参数,经过科学的分析处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3.3.2科学的进行调控工作

对电力系统进行调控,需要参照电力自动化系统建立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结合可行性分析和电力系统具体的运行状态科学的进行调控,针对不同的部件和环节进行不同的调控方法,如:微观调控、宏观调控及二者相结合的综合调控手段。

3.3.3建立全面自动化

不断发现和总结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各环节、部件的运行规律和特点,进行总结,按照高效节能的原则选取最为安全可靠的运行模式,促进电力系统全面自动化的建立,从而指导实践。

4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分析

4.1主动的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的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具有开放性、继承性、共享功能和智能性,该技术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且效果较为显著,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上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现代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提供供电服务建立在科学的调度基础上,而调度所依据的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和以此做出决策,该技术具有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利用数据库的触发子系统对电力控制进行全面的监控,使得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分析和相关管理得到支持。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在提高数据存储和输出效率、提高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4.2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通过现场的实际测量和现场设备控制间的数据信息传输为主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技术是利用现场配备的自动化智能仪表、现代化设备和控制中心的设备的连接来实现信息一体化、全方位、规范、科学的通讯与控制。该技术要求现场仪表、设备等的连接和数据通信都要按照科学的规范体系和协议,从而来实现自动化的电力系统的建立。

当前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明显的就是FCS系统,该系统比过去应用的系统在性能上更加优化、稳定、安全和灵活,尤其在发生故障时,该系统能够通过上位机准确定位引起故障的环节,还能够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出及时有效的策略,使系统最快的恢复正常运营。

5结论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日益成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应当不断的引进吸收,按照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发展,逐步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自动化,为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彭保宏.关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自动化的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151.

[2]刘聪.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9)

[3]彭翔英.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目标的分析与控制自动化[J].低碳世界. 2017(23)

论文作者:张效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自动化探讨论文_张效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