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的工作者均需要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与幼儿自己的亲近程度,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习惯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349-02
幼儿时期,做好幼儿心理健康保健工作,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的身体器官以及心理均处于一个快速的发育成长阶段,身心的适应能力与抵抗能力均较低。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保健教育,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的含义
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是指采取一系列的活动与措施,以增强和提高幼儿、幼儿教师、保育员、幼儿园领导等人员的心理健康的工作总称[1]。而幼儿心理卫生保健是以幼儿为主要对象,幼儿园中的教师、领导、保育员除外,但是,幼儿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与其他工作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因此,需要将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作为促进幼儿心理卫生健康的基础。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园领导、教师、幼儿均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的任何环节出现变化,都会产生连锁反应,使得其他环节也发生变化。园领导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教师,间接或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又会对其自身的工作、生活以及其他行为带来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基于此,园领导、教师、幼儿教师是开展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的工作者,也是需要接受幼儿园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的对象,他们不但要爱护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还需要维护和提高自身及同事的心理健康,才能为幼儿心理卫生健康工作的良好开展打下重要基础。
2.常见的幼儿心理卫生保健问题
2.1 不愿进入幼儿园
在幼儿刚入园时,由于其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不能与其他小孩或教师进行交流,使得其对幼儿园产生陌生感,再加上家长对幼儿的溺爱或骄纵,使得幼儿与外界的接触和交往太少,幼儿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群体生活,部分幼儿还会对新环境感到恐惧。正是由于这些陌生与不适感,导致幼儿不愿进入幼儿园。
2.2 感觉孤独和孤单
现在幼儿园接收的小孩中,多数是独生子女,其中的部分幼儿在入园前很少与其他玩伴玩耍,常常是一种独处的状态,所以导致其入园后难以融入群体中,不愿与其他小孩亲近,常常感到孤独和孤单。
2.3 不能以正确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
由于幼儿的身心均还处于发育初期,所以不能以正确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常常采取咬手指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紧张与不安,多数是教师或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太高,常常批评幼儿,且教育的方式过于粗暴,促使幼儿采取咬手指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压抑。但是,经常性的咬手指,会使得其指甲短小变形,少数指甲还会出现感染或出血的状况;咬手指还容易导致细菌从口腔进入到消化道,从而引发一些疾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
“调皮”、“捣蛋”、“任性”等词是形容幼儿的一些常用词汇,这是由于幼儿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来做一些事情。部分幼儿是由于大人没有满足其心理或愿望而采取极端的态度与动作,部分小孩则是希望以“捣乱”等方式来引起教师或家长的关注,使得教师或家长给予其更多的关爱。
2.5 饮食习惯不规律
偏食、挑食、厌食等是幼儿常表现出来的饮食不规律的行为,但是不规律的饮食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使得部分幼儿存在缺钙、贫血等情况,其免疫力也严重降低,进而引发更多的疾病。
2.6 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学习或活动中,幼儿常常表现出活泼好动的情况,很难安静下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是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表现。
3.做好幼儿心理卫生健康工作的策略分析
3.1 教师慈爱与宽容的心理素质
幼儿的身心均处于初始发育成长阶段,其心灵十分脆弱,所以需要大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幼儿的能力以及经验也十分有限,对事物的了解面较窄,所以也常常会犯错,不过多数是一些小错误,这就对幼儿教师慈爱与宽容的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采取心平气和的态度来接受幼儿的错误,并对其做出正确的指导,避免幼儿下次再犯[2]。但是,如果教师采取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幼儿,便会使得幼儿对教师产生恐惧与不安的心理,进而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基于此,幼儿教师也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与处事态度,在对待幼儿的错误时,应保持一颗宽容、慈爱的心,促进幼儿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抱歉,而不是产生担心犯错的心理,影响幼儿的正常生活和行为。
3.2 经常亲近幼儿,表达关爱
幼儿的能力有限,其自我安全感也十分有限,所以,想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幼儿的自我安全感,必须要大人长期、持续、表里如一、合理、完全接纳的关爱和关怀。基于此,教师应经常亲近幼儿,了解幼儿的行为习惯,并努力向幼儿表达爱与关注,并且需要每天、经常性的表示,比如经常用慈爱的眼神关注幼儿,与幼儿讲话、做游戏,抚摸幼儿的小脸蛋,在幼儿每天进幼儿园的时候抱一抱他,拉着他的小手送进教室,并与他说话等[3]。总之,经常性的亲近幼儿,表达对幼儿的关爱,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安全感,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3.3 采取合适的教育措施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均很有限,所以不能对幼儿采取吓唬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种教育行为将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导致幼儿出现担惊受怕的心理。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应轻言轻语、温柔、慈祥的教育幼儿,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幼儿的依从性。
3.4 不带负面情绪进校园
从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的含义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的不良情绪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以及院内其他工作人员,均不应该将负面情绪带进校园,应常常以活泼开朗、快乐友善、幽默诙谐、善解人意等情绪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得幼儿长期受到教师积极一面的影响,使得自己也养成良好的一面,还会有效降低幼儿在园时期的不安、焦虑以及恐惧等心理情绪[4]。
3.5 采取正确措施解决幼儿的不安状态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不良心理与行为表现,如果幼儿出现了吮吸手指、强迫、残忍、恋物等不良的行为时,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找到致使幼儿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消除这些不良的行为,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但是,如果不能从根源上消除影响幼儿心理的办法,而是简单的采取惩罚、批评、强迫禁止等措施,将会使得幼儿的不良行为更加严重。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能释放幼儿不良情绪的游戏、活动,使得幼儿的不良情绪能被有效释放出来,即使幼儿以错误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心理情绪,教师也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幼儿存在的问题,而不能轻视或忽视,使得幼儿的心理健康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5]。
4.结语
总之,幼儿教师、园领导、保育员等工作人员,在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中,应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行为,要以身作则,不断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地平.农村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识性内容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15.
[2]卫小敏.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1:22.
[3]王舒.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与路径分析[J].幼儿教育研究,2017,01:61-62+60.
[4]刘菲菲.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对策分析[J].新课程(上),2017,05:51.
[5]李悌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实效性推进策略[J].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2017,09:38-41.
论文作者:洪心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幼儿论文; 心理论文; 自己的论文; 卫生保健论文; 幼儿园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