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研究_虚拟经济论文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体论文,金融危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它不但使众多金融机构陷于困境甚至倒闭,引发国际金融体系动荡,而且还猛烈冲击实体经济,危害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本质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它是在放松金融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背景下,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过度投机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共同推动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形成泡沫进而破灭的必然结果。

有鉴于此,为充分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深入研究判断两者的发展处于什么阶段,相互关系是协调还是脱离,以及如何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效结合等问题。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相对应的范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形态及其关系构成了现代经济体系的新格局。因此,剖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有助于把握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特征,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有序发展,实现经济稳定运行。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涵。

实体经济的内涵界定相对统一,如孙宝文等(2005)认为实体经济一般是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生产性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的内涵界定则存在差异,部分学者以存在形态为判别标准,认为虚拟经济实质就是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可视化经济活动等。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大辞典》也指出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的资金。也有学者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的经典阐述及其演化为判别标准,如成思危(1999)指出虚拟经济是指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的有关经济活动,其中虚拟资本包括银行信贷信用、有价证券、产权物权及金融衍生产品等。还有学者从经济体系性质角度进行判别,如刘骏民(2002)认为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由心理和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它与实体经济性质完全不同。

本文认为,虚拟经济是以价值和信誉信用为基础,以金融系统为循环依托的虚拟资本交易并繁衍增值的经济活动,它包括闲置资本、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虚拟经济的核心是信誉信用,虚拟经济的产生和良性发展是基于信誉信用的产生、运用与交易,虚拟经济的恶性发展也是基于信誉信用的泛滥和缺失。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属于对立统一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两者的依存关系:一方面,虚拟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和服务对象。虚拟经济按资本虚拟化程度可划分为五个发展层次: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国际金融的集成化。可见,虚拟经济的演化发展高度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也需要虚拟经济的支持。虚拟经济不但可以通过灵活方便的交易方式满足实体经济不同层次的交易需求,扩展市场经济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可以提升实体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虚拟经济的支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对立性则表现为彼此发展的非同步性,当虚拟经济发展落后于实体经济时,将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甚至成为发展瓶颈;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并脱离于实体经济时,则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危害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

(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分析。

20世纪以来爆发的历次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发挥积极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1.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第一,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实体经济效率与效益。虚拟经济可通过多元化的交易工具和信息功能,集合并有效运用信用,促进产权交换和重组,实现存量资本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资本形成。虚拟经济可运用各类信用方式如股票、债券等,吸引社会闲置和零散资本,提高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能力,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第三,有利于实体经济主体防范和分散经营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适度发展可提供多样化的风险规避和控制工具,如套期保值等对冲业务,使风险管理控制从被动转向主动。第四,可通过信息披露和资产定价等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五,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创造社会财富。

2.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消极作用。第一,挤压实体经济的发展。当虚拟经济的资本回报率高于实体经济时,大量社会资本流入虚拟经济领域,形成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二,易形成泡沫经济。资本的逐利性将使虚拟资本不断自我繁殖和衍生,从而形成虚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并出现“财富效应”,易导致个人与集团信用的过度膨胀和运用,在实体经济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将诱发过度消费和通货膨胀,恶化国际收支,从而可能导致国家信用的破产,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第三,造成国际经济动荡与危机。虚拟经济是国际游资重要的“投机渠道”,通过货币传导机制,很容易使一国金融风暴演变为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

二、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虚拟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因此,摸清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并分析存在问题,有利于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相互关系。

1、虚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学术界关于虚拟经济的统计口径尚未统一。根据虚拟经济的内涵,虚拟经济主要包括闲置资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构成部分。本文认为,闲置资本规模可根据M2与实体经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和)的差额测算,股票市场规模可由股市市值或流通股市值反映,债券市场则可由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总发行量衡量,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则由期货市场成交金额间接反映①。

图1显示,货币供应量M2与实体经济的差额自1991年以来增长非常迅速,表明大量货币处于闲置状态,成为虚拟经济自我繁衍的“基础货币”。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91-1999年(平缓期)、2000-2005年(调整期)、2005-2007年(爆发期)。在经历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后,股票市场在2005年迎来迅猛发展的阶段,2007年股票市场市值为32.7万亿元,流通市值为9.3万亿元(见图2)。我国债券市场则处于相对平稳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国债和金融债。但企业债在2004年之前融资规模都相对较小,表明企业债券并未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和工具。2007年,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达约1.26万亿元(见图3)。我国期货市场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为迅猛,成交量增长速度较快,2007年期货市场成交额规模已达40万亿元左右(见图4)。

图1 我国M2与实体经济的差额

图2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示意图

图3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示意图

图4 我国期货成交额增长示意图

数据来源:1992-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综上所述,从虚拟经济的主要构成内容来看,虽然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2.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学界一般采用GDP指标衡量实体经济发展,但该指标还涵盖了金融业等虚拟经济重要部门的增长情况。为更好地区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根据实体经济的内涵,本文采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之和反映实体经济规模。如图5所示,我国实体经济总量的增长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1997)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进入第二阶段(1997-2001)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放缓;随后进入了呈快速发展特点的第三阶段(2001-2007)。总体而言,我国实体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图5 我国实体经济规模增长示意图

数据来源:1992-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3.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不少学者采用M2/GDP指标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但该指标既无法准确衡量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总量规模,也无法揭示两者的内在作用机理。因此,本文拟运用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性检验方法分析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

本文认为在我国虚拟经济体系中,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历史较短且还处于发展初期,债券市场也难以反映虚拟经济的杠杆性等特征,因此可采用股票市场市值(F)发展状况反映虚拟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则仍采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和(G)来反映。

(1)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性检验前,需对变量作平稳性检验。本文运用ADF检验方法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相关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虚拟经济变量F和实体经济变量G在10%水平下为I(1)序列,满足协整检验条件。

(2)协整性检验。

本文利用Johansen最大似然比方法进行协整性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1可看出,在5%和10%水平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均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即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Granger因果性检验。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变量虽然不存在协整关系,但两者一阶差分后,在10%水平属于平稳变量,因此可进行Granger因果性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2可知,原假设“虚拟经济不是实体经济变化的原因”被接受,原假设“实体经济不是虚拟经济变化的原因”则被拒绝,表明实体经济是引起虚拟经济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虚拟经济不是引起实体经济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综上所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长期中并不存在协整关系,虚拟经济不是实体经济变化的原因,但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具有明显的影响。这表明,在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仍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支持作用并不明显。

(二)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态势虽然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传导路径畅通性较差。虚拟经济资源配置能力较差,导致大量金融资产处于闲置状态,难以发挥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未能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如图6所示,截至2007年末,我国金融资产如外汇储备、保险资产、股票资产、社保基金等总值近百万亿元,但近半数资产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2.虚拟经济的融资服务能力不强,融资结构有待优化。从总量上看,虚拟经济(主要指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年融资额度还不足30000亿元,难以满足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如图7)。从结构上看,1991年至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筹资总额累计仅有27799.47亿元,直接融资能力远远弱于间接融资能力,同时我国A股市场的融资能力很不稳定,某些年份甚至弱于H股(见图8)。

图7 我国虚拟经济融资能力

图8 我国股票市场筹资额结构

数据来源:1992-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3.虚拟经济的挤出效应和泡沫效应较明显。如2005-2007年,货币流动性过剩引致虚拟资产价格上升,虚拟经济投资收益高于实体经济,吸引大量资本流入虚拟经济,导致股票市场总值呈现逐年翻番的增长速度,房地产价格也迅速攀升。利润反差使大量资金滞留在股票二级市场或衍生工具市场进行循环炒作,造成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不足,不利于产业资本的积累。

4.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呈现背离趋势。如上文所述,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虽然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并无明显的影响,这表明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开始呈现一定的背离趋势。

三、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存在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资本逐利性规律的必然结果。虚拟经济具有高流动性、高风险性、高投机性和高收益性等特征,必然吸引资本不断流入并繁殖和衍生,从而使经济虚拟化并可能出现虚拟经济脱离于实体经济的现象。

(一)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本文认为,我国虚拟经济脱离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不同于美国等发达国家,鉴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发育完善,应从制度层面寻求本质原因。

我国虚拟经济的各类市场体系形成的发展历史较短,难以避免出现制度设计不合理或缺失问题,导致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有所背离。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投资制度体系设计不合理。一方面,针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对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金融资产的运用限制、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等资本化工具的缺失导致拓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间的互动畅通渠道困难,使大量金融资产闲置,虚拟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弱化;另一方面,针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渠道较为狭窄,可选择的投资理财品种不多,因此导致大量的个人资产进入股市或楼市,催生泡沫经济。

第二,产权制度和信用制度存在缺陷。产权不清晰导致权益难以交易,直接制约虚拟经济的发展,使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弱化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品种单一。信用制度不健全,企业信用和市场信用薄弱,既弱化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的融资服务能力,又严重制约虚拟经济发展。

第三,金融监管体系有待加强。虚拟经济各类市场体系的“政策市”、“消息市”等特征明显,投机操纵行为较为普遍,容易产生泡沫经济,信息披露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第四,对虚拟经济的认识不足。一方面政府对虚拟经济的认识有待加强,导致虚拟经济产品服务创新和监管模式均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企业家对虚拟经济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市场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未能正确运用虚拟经济的产品服务保障企业经营利益。

(二)促进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1.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支持虚拟经济发展。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实体经济都应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从宏观层面而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高我国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完善,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从微观层面而言,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对虚拟经济的认识和金融工具运用能力,鼓励创造财富并避免投机行为;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积极推进创业投资,提高产业部门利润率。确保实体经济健康合理发展,为虚拟经济适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市场制度建设,适度发展虚拟经济。必须正视虚拟经济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虚拟经济发展新模式,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互动双赢。应进步推动投融资制度改革,增强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合理发展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市场;拓宽投资渠道,推动社保资金、保险资金等投资领域的多元化,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完善信用制度建设,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与监管,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库;建立和完善风险资产管理和资信评估制度,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进行评级;建立金融产品研发支持体系,健全金融产品品种,重点开发具有保险和套期保值等功能的衍生工具,增强防范和控制市场投资风险的能力;加强金融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金融监管人才。进一步健全金融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从业人员积极性。同时,应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合理控制虚拟经济的扩张程度,并协调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3.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经济风险。应加强立法监督管理,严格规范市场行为,打击投机操纵行为;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建立经济预警系统,通过选定的经济指标监测经济金融形势,密切监控虚拟经济发展;完善虚拟经济的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公证和监督职能。

4.吸取经验教训,主动监控国际游资。要认真研究国外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吸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吸取虚拟经济泡沫破灭的教训。高度重视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控,密切关注国际投机机构的动向,严防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冲击。

注释:

①目前我国尚缺乏期货市场持仓量数据。

标签:;  ;  ;  ;  ;  ;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研究_虚拟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