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几个国家实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概况和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概况论文,国外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的必然产物,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为各国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课题,各国政府和教育部门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展了广泛的实践,虽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却取得了大量经验。分析并借鉴他们的经验,可以为我国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尤其是较具代表性的苏联、德国、法国、菲律宾等国家,它们分别代表了几种模式:苏联东欧模式、西欧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
1.苏联的劳动教育
苏联在1977年1月,通过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其中规定普通中等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儿童和青年进行符合现代化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进步要求的普通中等教育,使学生具有广博而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具有不断增加自己知识的愿望和独自充实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要求“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进行劳动教育、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和公益劳动过程中……按照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对学生实行综合技术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指导。”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互作用并积极探讨在合理安排劳动教学和生产劳动的条件下,提高掌握科学知识的质量,以便实现中等教育一方面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另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的双重职能,这是苏联重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出发点。为此,他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劳动教育。其中包括:(一)开设劳动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要求,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让学生参加学校实验园地的手工制作和作物栽培(每周2小时),以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和劳动观点。进入中学阶段,则在学校教学工厂、服务性劳动工作室劳动,甚至完成企业定货任务(每周2小时)。到了高年级(九至十年级)学生主要在校际教学联合工厂与学校挂钩工厂参加生产劳动。(二)实行新的劳动教学大纲,如“技术劳动大纲”、“农业劳动大纲”、“技术创作大纲”、“农业实验大纲”、“服务性劳动大纲”等,使劳动教育正规化。(三)注意扩大和加强劳动教育和普通教育课程之间的相互有机联系,把普通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既要依靠科学的知识自觉、合理地完成劳动过程,同时又要使劳动成为巩固理论知识的手段。(四)劳动教育中贯穿综合技术教育的原则,劳动教育必须服务于培养学生具有综合技术的眼界,掌握关于劳动对象、手段、过程的基本知识,形成一般劳动或某种专业劳动的基本技能。
(2)进行职业指导,以解决普通中等教育同就业市场的结合问题。根据一些校际联合工厂的调查,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根据在校际联合工厂获得的专业基础继续学习或选择职业的。
(3)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劳动。如学生农业生产队(农村中学劳动的基本形式)、学生工业生产队、林业队、维修队、绿化队、劳动休息营等。这些组织形式的劳动,主要利用暑假进行,为期二至四周,每天劳动四小时,学生自愿参加并可以得到一定的报酬。
(4)积极开展课外、校外活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从而对他们自由选择职业起到良好的作用。
(5)加强综合技术教育。《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中明确规定:“苏联普通中等学校是对儿童和青年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为此,(一)强调和加强教授各门普通教育课程的综合技术方向性。(二)加强劳动教育的综合技术方向性。(三)加强学校同工业企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相互联系。(四)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必须严格遵循教学论的原则。教会学生学习,即教会学生独立扩充自己的知识,在科学和政治情报的激流中辨明方向,这是综合技术教育的重要方面。
苏联在实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有一些问题:(1)普通中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协调问题。一个是加强中年级的劳动教育,一个是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劳动训练的衔接。(2)在实施劳动教育方面,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3)劳动教育课教师不足。(4)需要更广泛地在企业建立教学车间,以便使学生的劳动教学接近生产条件。
2.德国的劳动教育
德国教育承袭了德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学校分为三类:一是主要学校,即普通学校;二是完全中学,是为上大学作准备的学校;三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实科学校,又叫中间学校,它也教授普通学校的课程,但比较注重实践。五十年代,德国在普通学校里就实行了基本的技术经济教育,采取了“学生参加生产和经济工作”、“经济与教育合作”等多种形式,明确了要在普通学校里加强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活动的基础教育。德国的劳动课主要设在普通学校,即主要学校,劳动教育课具有与其它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使学生走上社会,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完全中学也对学生进行生活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校为学生开设劳动课、劳动技术课、劳动学和社会课。当然,这些课不是职业教育,也不是为将来从事职业工作服务,完全是为了解社会和生活。
存在的问题是,劳动教育课的实习场地有限,学生做不到直接参加企业的实际生产劳动,因此劳动教育课要真正达到为职业作准备的目的也比较困难。
3.法国的劳动教育
1977年以来,法国青年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政府不得不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在校青少年的职业教育,举办企业实习培训班。这是作为面向生活的教育制度的开放政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解决教育与就业相互脱节的严重问题的办法之一。1981年至1982年,结合普通教育,让中学生在55000多个企业实习班中接受培训,取得的基本经验是: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时间越长,基础越好,插入专业教育的时机也就越成熟。因此鼓励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专业教育,在高中课程中设置更广泛的高度专业化的选修科目。
法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类型和方法有如下几种:(1)普通中小学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实施劳动教育。小学课程中除了基础知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等课程外,还增加了技术教育课程,学生们搞些手工制作和轻微的体力劳动,初中教学大纲中专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一般为每周两课时。(2)设立同级职业预备和学徒预备班,以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和企业部门的合作,培养学生为将来的生活作准备的能力。(4)两种类型高中的劳动教育。法国的两类高中——“长期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在结业时均能获得一种职业证书或包括某种技术专业方面的职业技能证明。职业高中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和办事员。1980年,法国教育部为加强技术教育,在高中毕业会考中(同时是大学入学考试)加试手工劳动能力,另外在一般考试中加试应用技术。
法国的这些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措施,体现了教育为生产提供劳动力的要求,同时他们把教育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关系协调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菲律宾的劳动教育
菲律宾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发展目标主要是努力保持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增长率;保证全体人民投身经济增长并深受其益;加强民族感,发扬本民族的价值观念。根据这一目的,菲律宾的国家教育目的为:提供广泛的普通教育,帮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培养能够担负国家领导以及进行研究和发展知识的高级人才;通过教育规划和评价系统对国家变化着的要求和条件作出反应。
为此,菲律宾先后于1973年和1977年,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旨在加强劳动教育、实用工艺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后的课程有如下几个特点:(1)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的课程主要是发展儿童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2)从三年级到九年级学习公共课程。五年级到九年级加上实用工艺课。强调发展儿童的认知学习,培养他们对待劳动的正确态度和技术,以便使他们不管在哪一年级辍学后都仍然成为社会的有用成员。(3)三年级到九年级的劳动教育,主要是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安排一些劳动,提供多达80多种选修科目,让学生在有力的指导下选择一门职业课。
菲律宾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与世相处的本领。
总结以上几个国家的实践情况,各种类型都有其共同特点:
1.苏联及东欧国家模式的特点:(1)思想统一,安排统一;(2)强调劳动教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强调综合技术教育,而不单是职业教育,为的是使学生了解生产的基本原理,适应新技术变化发展的需要。综合技术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改革原则,贯穿于普通教育课程中、劳动课程中和校际教学联合工厂中。
2.西欧国家模式的特点:(1)顺应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现实的形势需要;(2)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3.发展中国家模式的特点:(1)注意使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符合自己的国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政治独立,消除殖民主义在社会、国民生活,包括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逐步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而且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因此他们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不脱离自己的国情。(2)城乡结合,注重农业劳动。发展中国家一般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业生产劳动是重要的劳动形式,因此他们实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时,既注重同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相结合,又注重同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目前形势下,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教育、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密切关系,都在探索发展教育、服务生产的路子,并且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