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定居与新疆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游牧民族论文,新疆论文,畜牧业论文,草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疆是全国第二大牧区和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新疆牧区主要由22个牧业县和15个半农半牧县组成,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的边远山区。草原畜牧业亦称游牧业,在新疆历史最为悠久,历经数千年,经久不衰,是畜牧业的主体经营方式。经过多年的奋斗,自治区近约80%的牧民已实现定居、半定居,随着定居点“三通、四有、五配套”建设的不断完善,游牧民族定居将向更高层次转变。通过我区的实践来看,游牧到定居是游牧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惟一途径,是振兴牧区经济文化、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必由之路。
一、新疆游牧民族定居与草原畜牧业现代化
(一)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畜牧业现代化是大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别到普遍的动态发展过程。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主要基本内容包括:一是在生产方式和草场经营方面,主要是在部分适宜的土地上通过牧民定居,建设人工饲草料地,提高饲草料产量和质量,同时对天然草原采取以草定畜、区划轮牧、围栏封育、季节性休牧等科学利用方式,以提高牧草总体产出水平,从而改变只靠天然草原和对天然草原被动利用、单纯索取的状态,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二是在牲畜个体生产性能方面,依靠科技手段,加快培育、优化和引进优良牲畜品种,扩大良种繁育,通过广泛使用生产性能良好的牲畜品种,提高饲草料转化率,提高畜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三是在牲畜群体生产能力上,通过改进饲养放牧方式(全面推行冬春舍饲、夏秋放牧),合理调配营养,提高母畜比重、繁殖率和出栏率,加速畜群周转,增加畜产品产量,提高群体经济效益。四是在产品经营方面,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依靠科学合理的机制,把分散在不同环节的生产者联络成一个紧密的利益整体,从饲草料的种植到牲畜的繁育和养殖管理、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实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五是在产品营销方面,通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现代营销意识,下大力气开拓畜产品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畜牧业能不能快速发展,最终取决于畜产品有没有市场。六是防疫方面,通过高度重视疫情监测、预报和预防工作,进一步完善疫病控制体系,建立能够高效运作的疫病防治网络体系,降低疫病风险,确保畜牧业发展的安全。
(二)游牧民族定居是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必由之路
游牧到定居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从深层意义上讲,从游牧到定居,涉及到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改变,因而制定合理的定居战略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的生产方式是与一定的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由于牧区总体生产力水平落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比较缓慢,因而在尚无强大外力推动下,很难把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建立在逐水草而牧这种粗放经营基础之上。在草原畜牧业走向现代化未来的局部进程中,引入能够激发出商品经济活力的生活方式,即加快改变游牧为定居的进程,就变得重要而迫切。定居是从一种生产方式向另一种生产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游牧民族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现代化的生产,才能造就现代化的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牧区各族群众积极努力,大力加强水利、电力、道路和草原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80年代开始推行牧民定居建设后,牧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到2001年,全区定居半定居牧民已达13.75万户,占全部牧民户的82%,累计建设人工草场400多万亩,实现天然草地保护和改良面积1600多万亩,其中围栏封育面积为1000万亩,使牧区的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为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牧民定居点成了牧区二、三产业及畜产品集市的发展基点,增强了畜牧业抗灾能力,减少牲畜冬春损失,促进了牧民素质的提高和牧区经济的发展。全区冬春牲畜死亡由以前的8%左右,下降到2000年的0.98%。阿勒泰地区是新疆最主要的草原牧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制约着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到2000年该地区23633户牧民中,82.6%已实现定居、半定居,建设塑料暖圈36147座,饲养料地63.85万亩,户均28.4亩,改良草地111.05万亩,畜均备草280.5公斤,畜均备料28.7公斤,进一步提高了牧区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2001年该地区虽然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但损失各类牲畜只有12300头(只),仅占年末存栏的0.38%。因此,定居首先是牲畜要定下来,而且必须进行舍饲。定居的意义在于从冷季长、灾害多、四季转场的游牧业向定居舍饲的变革,在于对旧观念的突破,是草原畜牧业摆脱困境,走向效益之路、致富之路和现代化之路的重要手段。
二、新疆草原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脆弱性
新疆牧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主要是山地或戈壁荒漠草场,受高纬度和地势高差的双重影响,干旱和寒冷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限制因素。对于依赖天然草原放牧的草原畜牧业来说,这些恶劣的条件是无法回避的障碍,也是灾害频繁的根源。近几年来,各地都不断加快了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步伐,生产条件有了显著改善,走向了稳定发展的道路,但远未具有完全主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冬季牧区雪大了造成白灾,不下雪又出现黑灾,每年都要耗用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抗灾保畜。草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仍然是自然灾害,靠天养畜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我们要知道,单一的防灾抗灾手段虽然可以减少损失,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草原畜牧业的脆弱性。只有实现游牧民族定居,加强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改传统的放牧方式为放牧加冬春舍饲,才能彻底克服其脆弱性,为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奠定可靠的牧质基础。
(二)草原畜牧业的季节性
目前,新疆牧区对天然草场几乎是全年放牧利用,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很强,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问题是牧草的供给和牲畜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年份和季节的不平衡。这样就产生了牲畜对营养物质长年需要的均衡性与牧草生长季节性之间的矛盾,这是新疆游牧业生产的基本矛盾。
1.掉膘损失严重。冷季节家畜掉膘损失是惊人的。如因饲草不足全疆每年冬春有2000多万牲畜处于饥寒之中,掉膘造成年经济损失约10多亿元;因草畜不平衡而使草场超载退化,年减少干草约40亿公斤,若以人工生产方式弥补,至少需投入20亿元。
2.影响繁殖成活率、仔畜品质和母畜再生产能力。全放牧条件下,母畜在怀孕期、哺乳期因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致使哺乳期结束后,身体己瘦弱到极限,整个青草期基本处于复壮阶段。在未完全复壮的情况下又进入了下一个生育周期,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受胎率和仔畜发育。
3.难以形成合理的畜群结构。在草原畜牧业传统经营水平下,由于季节间饲草供应的不平衡,再加之个体生产性能低,大部分当年仔畜无法出栏,只能是两三岁以后出栏。因而导致母畜很难提高,冷季饲养规模也居高不下,造成恶性循环。
4.制约牲畜良种化,个体生产性能低,畜产品工业价值不高。新疆同草原畜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主要不在牲畜数量上,而在质量上。等量的畜群规模,其生产力水平直接受品种优劣所左右。而良种化很大程度又依赖于饲养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均衡地供应牲畜所需的各种营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生产性能而不至于引起品种退化。同时,由于饲草料供给不平衡,营养不良,以及品种的差异,还会导致牛皮厚薄不均,羊毛的细度、长度不够和有明显的饥饿痕,从而降低了畜产品的工业价值,影响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畜产品的经济效益。
5.畜产品不能均衡上市。处于四季游牧条件下的游牧业牲畜,在生理机能活动以及与此相关、为人类需要的各项生产特征,均受到自然因素的强烈制约,也决定了我们在经营游牧业的产品收集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目前,大部分牧区牲畜出栏都集中在秋末冬初,一年一次出栏,不能均衡上市。其主要原因就是夏秋季节正值抓膘期,其它季节牲畜膘情差、无法上市。不能均衡出栏,一方面导致畜产品加工企业因原材料供应的季节性而难以均衡生产;另一方面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鲜肉的常年均衡需求,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传统草原畜牧业因天然草场一年四季饲草料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呈现的恶性循环,给其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草原畜牧业的季节性问题,必须加快游牧民族定居建设,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来提高冷季的饲草料供给水平,增强草原畜牧业的抗灾防灾能力。
(三)草畜矛盾突出,草场退化严重
草地退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气候趋向干旱)双重作用的结果,而人类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大面积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在牲畜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继续沿用日趋不合理的自由放牧制度和连续放牧方式,使草地植被演体和环境发育发生了逆转。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如何走出这种发展模式的困扰?游牧民族定居将是最有效的途径,也为结束游牧历史、为牧区社会进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通过定居建设,使全区草地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区的生态环境。定居后,建立起稳固的饲草料基地,牧民科学种草养畜,实行冷季牲畜舍饲,暖季放牧,一方面可使季节草场利用得到有效调剂使用,缓解冷季草场压力,使其休养生息,提高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可增加单位面积载畜能力,加大草地植被恢复及绿地覆盖面积,既有了经济效益,又有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草原畜牧业生产力(集约化)水平低
目前新疆草原畜牧业仍然处在“逐草而牧、逐水而居”的春、夏、秋、冬四季转场游牧生产、生活方式。草原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牲畜个体品质差,改良畜比重低。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低产品种为主,品种结构不优化。品种结构中较低的良种率,直接结果是牲畜个体与群体产出能力低,经济效益差。就是现有的良种和改良种牲畜,生产水平与国外一些优良品种比,差距也是很大的。畜牧业发达国家畜群良种率一般都在90%左右。细毛羊是新疆最优良的绵羊品种,羊毛质量在全国也是最好的。但羊毛单产只有3.5公斤,澳大利亚达5.8公斤,低于2.3公斤;从质量来看,新疆细羊毛细度大多是60—64支,达到70支以上的只占到总产量的5%左右。但澳毛的平均支数却比新疆羊毛高得多,由70拽发展到90支和100支。这样的一种产品品种结构,理所当然不能被市场所接受。二是畜群结构不合理,牲畜周转慢。生产母畜的比例,国外均在50%以上,而新疆仅在40%上下,由此,牛出栏率仅为26%,世界发达国家牛的出栏率均在40%以上。如果把羊的生产母畜由目前的57%提高到65%,就可增加母羊140万只,按90%的繁殖成活率,一年就可多产活羔羊126万。三是草原的低产低效。每亩草场仅生产9.06个畜产品单位,仅相当于宁夏的1/2,不及美国的1/16。目前一方面是草料不足,另一方面是草料浪费十分严重。在农区每年有近1000多万吨秸秆,实际被利用的只有70%左右,还有许多甜菜叶、棉秆等尚未开发利用;在牧区,每年打储的干草达32亿公斤以上,但基本上都是长草整喂、切碎、粉碎的不到10%,大量的饲草被浪费掉了。
(五)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龙头企业培育缓慢,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功能不够强。目前新疆的多数龙头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带动力、辐射力都很小,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难以发挥开拓市场、服务畜牧业生产的综合功能;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广大牧民的关系比较松散,有的仅限于粗加工,深加工能力很低,市场竞争能力弱。畜产品加工滞后,尤其是能够起到龙头作用的加工企业缺乏,已成为制约畜产品扩大市场和产业化发展的首要因素。二是龙头企业与牧户关系还不够紧密。新疆牧区多数龙头企业与牧户之间的关系还是松散型的或买断关系,没有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缺乏责权利的相互约束和规范。畜产品供销多数是一次性合同、口头协议、信誉“订单”,牧民利益在自然和市场风险中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三是畜产品市场发育不完善,流通渠道单一。新疆作为畜牧业大省区,除肉食市场外,其他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落后,更没有大型畜产品交易市场,新疆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而且冲击影响也很大。南京市和河北清河县不饲养细毛羊和山羊,却是全国最大的羊毛拍卖市场和羊绒批发市场,而且都有多家毛纺企业和羊绒加工厂。新疆是全国最大的细毛羊基地和全国绒山羊基地之一,却没有销售市场。四是牧民组织化程度很低。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生产缺乏组织,大量的分散而流动的牧户无法与各种利益集团抗衡,各种利益集团相互联合,牧民不得不接受购买者所提出的价格。
(六)草原经营机制不适应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需要
从目前情况看,“草场承包责任制”到“草场有偿承包责任制”并非像牲畜承包责任制那样调动起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场的积极性,牲畜吃草原“大锅饭”的问题远未得到解决,又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一是实行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时,很多地方是以联户承包为主的,真正承包落实到户的仅限于割草场和围栏草场。联户承包相对于以往的草场承包责任制而言是改进了许多,但并不像农田承包一样,仍然存在着草原界限不清,承包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的现象,结果在原来“大集体”的范围内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小集体”。同时并没有形成一种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去促进牧民建设、改良、保护与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二是牲畜私有户养,草原公有共用,使牧民热衷于增加牲畜头数获取更大利益。由于牲畜相互争夺草原资源,导致植被资源的日趋衰竭。三是由于牧户之间的养畜数量差别拉大,导致了在草场利用上“大户”吃“小户”,“富户”吃“穷户”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一部分牧民在无偿占有另一部分牧民的生产资料,形成了草场利用上的新的不公正。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加剧了草与畜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四是大量非牧户、非牧场的牲畜仍在流入草原,额外加重了草场负担。
三、加快和完善游牧民族定居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一)科技兴牧是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1.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随着牧民定居的不断发展,牧民对科技的要求越来越大。因此,游牧民族定居过程中,始终坚持科教兴牧方针,要重点抓好畜禽改良、快速育肥、暖圈饲养、冬羔生产、疫病综合防治、牧草栽培、草地改良、长草短喂、短草槽喂、“三贮一化”等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在定居点的推广普及,不断提高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重视抓好畜产品储藏、保鲜、运输、加工等转化增值实用技术,提高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力争到2010年科技进步在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达到60%以上。
2.要加大对牧民科技培训力度。畜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基层科技人员和广大农牧民来实施。因此,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层科技人才,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素质是当前两项紧迫任务。要围绕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和畜牧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采取多种形式,为牧区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牧民科技骨干队伍,推广畜牧业先进科学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始终要坚持“牧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在牧区利用冬闲时节科技工作者深入定居点开展诸如“科技之冬”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畜牧业技术培训,广泛培训牧民,尤其是牧区年青一代,使他们至少掌握2—3项常规技术,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科学养畜技术、有市场经济意识的新型牧民,有力地促进了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全疆各地累计举办各类畜牧科技培训班和技术讲座3000多期,培训农牧民和基层干部、技术人员达80多万人次,大大推动了畜牧科技的普及,相比定居前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因地制宜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
1.要从资源和市场条件出发,对畜种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今年来,我区农产品以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大体平衡甚至相对过剩,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发展草原畜牧业不能再单纯追求量的增加,而是必须注重质的提高,切实把草原畜牧业的增长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一切以市场为取向,以效益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效益好就生产什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论养什么,关键要看有没有效益,不能人为地规定只能养羊或只能养牛。目前新疆的良种牛占全国的24.33%,而牛奶只占8.76%,每头牛年产奶量仅600多公斤,效益不好,所以必须加速改良、提高品质。新疆羊肉产量虽已占全国总产量的13.7%,但由于新疆羊肉基本以自产自销为主,对区外市场的影响度并不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市场取向,提高经济效益。过去有的牧区全面推广细毛羊,而不顾当地的草场特点,结果不仅细毛羊没上去,其它家畜也下来了。这些都要围绕效益这个目标来研究,要根据现有的生产力基础和市场开拓能力,瞄准优势,特别是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结合起来,有的以肉羊为主,有的以细毛羊为主,有的以肉牛为主,有的以绒山羊为主,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侧重,一地一品,实现高产优质高效,防止不讲效益,一哄而起,千篇一律,结构雷同。牧区畜种结构中要在巩固养羊业的同时,加快养牛业的发展,逐步提高牛的比例。
(1)养羊业。绵羊在新疆草原畜牧业中是主体畜种,数量最大,分布最广,品种多,质量好,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发展畜牧业中更属于投资小、见效快、周期短、市场利润空间大的产业,是牧区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伊犁州直属县市、塔城、博尔塔拉、昌吉、巴音郭楞等地州以及阿克苏地区的部分县市的养羊业应向毛肉兼用方向发展。阿勒泰、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以及巴音郭楞的部分县市应重点发展肉用羊并改良培育肉用的半粗毛羊、半细毛羊。沙雅、新和、库车三县应适当保留和发展羔皮羊。山羊在新疆草原畜牧业中仅次于绵羊的畜种。近年来新疆山羊绒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产量几乎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2001年已经达到1000吨左右,名列全国第二位。新疆的羊绒,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今后新疆山羊生产应坚持以绒肉兼用为主的发展方向。
(2)养牛业。从全球看牛肉的食用远高于其他肉类,也是进口贸易量最大的肉类。在一些发达国家养牛业的产值占到畜牧业产值的60%以上,黑龙江、四川、云南等省牛的数量已占到草食家畜的40%以上。按照现有条件,大力发展养牛业(特别是新疆褐牛等适合游牧的肉乳品种)在新疆牧区有着巨大潜力。因此,牧区在巩固养羊业的基础上,要加大养牛业的发展力度,肉牛、奶牛、肉乳兼用一起上,扬长避短,协调发展,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努力,使牛的发展有一个大的突破。
(3)养马业。新疆广大牧区是我国传统的马匹产区之一,长期以来是以乘挽兼用为主,挽乘兼用为发展方向,但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马在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大为降低。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马肉畅销,被称为“美容肉”,但新疆的“天马”并不是作为肉用品种培育出来的,因而无法与肉用马竞争。今后应除保留一部分乘用挽用马外,主要向肉用方向发展,同时要抓紧培育优良赛马品种。
2.以自繁自育为主,积极调整牲畜品种结构。品种良种化程度是畜牧业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也是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否取得高效益的关键。目前世界绝大多数畜牧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荷斯坦奶牛、安格斯、西门塔尔等生产性能优良的畜种。牲畜品种的优良与否对畜牧业效益的影响很大。如国外每头奶牛的年产奶量可以达到14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高产奶牛奶产量每年也可以达到8—10吨,而我们牧区的土种奶牛一般年产奶量只有几百公斤,养一群这样的土种牛不如养一头良种牛。牲畜品种的生产性能直接影响牧区畜牧业的产品质量和效益,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抓好品种改良,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普及力度,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新疆牧区主要牲畜品种的良种化程度有明显提高。牲畜品种改良要坚定不移地走自繁自育的路子。从国外、区外购进牲畜应该仅限于少量用于冷配采精、遗传育种、优良胚胎供应的纯种牲畜,不能走大批量从国外、区外购进良种畜的路子。要从新疆牧区实际出发,坚持以自繁自育为主的方针,大力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和完善牲畜良种的育种、繁育、推广体系,加快推进良种化进程,用三到五年时间,把牧区羊牛良种化程度提高到70%以上。
3.以提高适龄母畜比例为主,调整畜群结构。合理的畜群结构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特征,是影响草原畜牧业整体效益的重要因素。我区牧区畜群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出栏率低、产出率低。所以,必须把改善畜群结构作为提高草原畜牧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措施来抓。要下大力气以优良畜种为主对畜群结构进行重组,加快改良步伐,提高母畜比例,缩短饲养周期,加快畜群周转速度,提高出栏率。比如牧区养羊业,要提高畜群种母畜的比例,使其保持在70%左右,普及冬羔生产羔羊当年出栏,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益。新疆目前养牛业产出水平较低,特别是牛肉质量差,与畜群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牛的适龄母畜比例低,犊牛饲养期长、出栏晚是造成牛肉品质低和效益不好的重要原因。国外一般肉牛犊16—18个月龄就出栏,而我们多数肉牛都是在2岁半以后才出栏。抓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首先要改善畜群结构,这是提高草原畜牧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游牧民族定居是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保障
游牧民族实现定居是游牧民族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开辟道路。定居的目的是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生产,解放生产力,提高游牧民族的生活水平。让游牧民定居下来,牧民从异常艰苦的游牧中和严酷的生活条件下解放出来,由常年游牧改为暖季转场轮牧、冷季舍饲圈养,由单一养畜逐步过渡到以牧为主,草、料、粮、经、畜、加、商等多种经营,实现牧民粮、料自给,把牧草、饲料及作物秸杆经过粉碎加工后在冬春饲喂牲畜,有力地改善了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草原畜牧业牲畜冷季舍饲饲草料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使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从目前的情况看,定居条件较好的伊犁州直辖县市、昌吉州等地州的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冷季舍饲、暖季放牧,草原畜牧业初步改变了四季游牧的传统生产方式,但由于定居点饲草料生产不能完全满足冷季舍饲的需要,大部分地区的定居牧民仍把部分牲畜赶到冬春草场上放牧。游牧民实现定居半定居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关键还在于定居点能够生产足够的供冷季牲畜舍饲的饲草料,同时建造塑膜暖圈,使牲畜既得饱又得暖,畜得温饱,无草则无畜,草好畜旺。建设牧民定居点决不是盖个住房就算了事,最关键的问题是开发建设饲草料基地,要落实饲草料基地,首先要把牲畜都“定居”下来,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才有希望。
开展饲草饲料建设,就是在围栏内和定居点周围种植牧草,夏种秋储,这样天然草场面积虽没有扩大,但饲养的牲畜却大大增加,而且有了充足的储草,改变冬瘦春乏的靠天养畜现状,既使家畜减少死亡,又能使牲畜顺利越冬过春,还能使牲畜冷季持续增重,有利挖掘和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冷季舍饲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提高经营水平,提高综合效益,提高牧民收入,促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
(四)草原畜牧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实行产业化
没有产业化的带动,就没有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产业化经营是草原畜牧业现代化中一项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市场机制组织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可以把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更直接、更有效地带给牧民,推动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只有把游牧民族定居和草原畜牧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发展现代畜牧业获得成功。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畜牧龙头企业是关键。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与牧民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的骨干龙头企业,是畜牧业产业化最为紧迫的任务。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在实践中有很多好的典型,由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畜产品加工,并根据加工要求组织畜产品原料生产,把市场信息及时传送给牧户,促进牧户调整生产结构,发展现代畜牧业。这样既解决了供需结构不对称的矛盾,又使畜产品的转化增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来,已经出现一个好的势头,区内的德隆集团高速度、高水平地参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内地的维维集团进入新疆,在畜牧业方面展开了新的攻势和竞争;内蒙古“草原兴发”开始进入了阿勒泰草原,“草原兴发”在内蒙古大力推广的“羔羊生产”模式,新疆草原畜牧业将产生一场深刻的革命,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游牧民族定居建设。企业集团介入畜牧业发展,对草原畜牧业现代化具有非常强的示范、拉动、推动作用。因此,要积极扶持发展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其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发展生产。龙头企业要逐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创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带动一方产业的发展。
(五)发展饲草产业是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
饲草产业是以饲草资源为基本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的产业部门,是一个生产、加工、利用、产销服务一体化的系统,它是畜牧业经济产业的基本组成部分。目前新疆天然草原受大自然的制约,产草量低而不稳,只有不断扩大人工草料地面积,才能成倍地提高饲草产业的生产水平,提高饲料的总体产出水平,为传统游牧业向现代化的、定居式草原畜牧业过渡奠定丰足的物质基础,改变单纯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国外发达国家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无不是建立在大力发展人工草地基础之上,无一例外地把饲草产业建设放到了畜牧业发展的首位。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是草地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长期以来,他们注重草场建设和合理利用,大量种植人工牧草,充分发掘自然资源潜力,放牧形式的养牛业和养羊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低成本和高效益著称。新西兰在养羊业不景气的时候,依靠牧草种植,发展了放牧式的养鹿业,再创高效畜牧业的新格局。据有关资料,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美国牧草种植面积占当年耕地的比例为40%,荷兰更是达到了70%。据1999年统计资料,新疆牧草种植面积为135.21千公顷,仅占当年耕地面积的4%。对比分析,新疆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赶超全国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在这方面要有大的突破。新西兰建成人工草场9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70%,几乎覆盖了整个平原和丘陵。人工草场每半月即可轮牧一次,每公顷可养羊15—20只,高的可达25只以上,比植被好的天然草场提高5—6倍。同时人工草场播种一次可使用多年。新疆牲畜发展速度很快,各地州都已认识到加快畜牧业基础产业——饲草产业的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通过实现游牧民定居和发展人工草地置换天然草场,从根本上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饲草饲料基地是为发展畜牧业,解决牧民口粮、饲草、饲料,实现定居而划拨的草场。这是游牧民实现定居必不可少的,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六)家庭牧场是迈向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先行力量
在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要因势利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规模经营,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只有发展高标准、高效益的家庭牧场,才能使草原畜牧业步入现代化轨道,它是迈向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先行力量。家庭牧场是农村体制改革,实行双层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牧区发展生产的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其重要特点就是以家庭为生产单元,以商品畜牧业生产为目的,实行“人、草、畜”三配套。实施定居后,新疆牧区经济实力得到加强,牲畜存栏、出栏和商品率及肉、奶、毛、绒等产量也均有明显提高,而且已有部分地州县市定居牧民已开始向家庭牧场、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经营以及多种经营方向发展,为今后畜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定居的目标是彻底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规模经营、建设中国式家庭牧场创造良好基础。牧区搞规模化饲养,就必须大搞家庭牧场,正在兴起的家庭牧场和养殖专业乡、村将逐步代替一家一户分散放牧的生产方式。家庭牧场实现了牧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收入的增长,改革和根除了牧区群众几千年来的游牧生存方式,为牧区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牧民生活质量和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积极发展家庭牧场,认真总结出以草定畜、核定载畜量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家庭牧场建设标准,运行模式,制定合理规划,全面推广,要为家庭牧场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做好在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