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710000
摘要:近年来,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地质灾害频发。一般来说,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区域地质背景(地质构造条件、断裂活动及地震基本烈度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包括挖高填低、开挖坡脚以及开采过度、滥砍滥伐等。地质灾害发生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边坡的稳定性,降低地质灾害的治理和防御效果。实际上,从地质灾害角度出发,分析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边坡问题,科学探讨治理滑坡的方法,对预防日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边坡稳定问题;滑坡治理方法
引言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安全,因此必须要提升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重视程度,有效保障其治理效果。文章通过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失稳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对于提升整体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边坡稳定性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边坡稳定性通常指的是岩层及土体在一定坡高、坡脚条件都稳定的状态下,能使工程施工开展在具备相应稳定性的过程中实现其安全性。通常情况下,边坡的稳定性出现不稳定的原因,边坡的天然倾斜角度或在实际施工工程因设计坡角过大而出现的人工边坡,在地球自身的重力、水的冲击力及板块运行间带来的震动力等,在受到其他外部因素力量的诱发,出现山体或相关区域的崩塌,甚至是对相关范围内路面交通进行阻断、建筑物毁坏、河道淤积等系列灾害发生,也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地质地层的损坏。
2滑坡形成的原因
2.1物理性质导致滑坡
边坡的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受边坡地质结构影响,此外,边坡的地质结构也会影响边坡的结构强度,通常情况下,边坡中的亲水矿物比例较高,或者边坡中的粘土矿物比例较高,边坡就会存在稳定问题,边坡结构的稳定性也得不到保证,如果地质结构出现变化的情况,就会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2.2结构面导致滑坡
岩体内部的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会出现形状各异的结构面,形状各异的结构面会损坏边坡内部的结构,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如果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就会引发滑坡地质灾害。通常情况下,形状各异的结构面会破坏边坡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内部结构呈现着破碎和分裂的特点,因此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较低,会形成滑坡。此外,由于内部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如果岩体内部的剪切力达不到维持内部结构稳定性要求的话,也会形成滑坡。
2.3岩体浸水导致的滑坡
如果岩体处在降水频率较高的季节中,或者是降水量比较大的季节中,岩体内部容易出现浸水的情况,大量的降水侵入到岩体内部中,会损坏岩体的内部结构,导致岩体内部结构松散,从而容易形成滑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地震导致的滑坡
地震是滑坡形成的重要原因,因为一旦发生地震,发生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会遭到严重的损坏,同时受地震的影响,边坡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新的结构面出现在岩体内部,新的结构面稳定性较差,加上地震的冲击作用,因而容易形成滑坡。
2.5人为因素影响
人为因素也是滑坡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情况中,为了使工程施工的进度得到保证,往往会采取工程爆破、削坡等措施,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坏岩体结构,因此会形成滑坡。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的滑坡治理措施
3.1开展好山体排水工程的建设
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施工治理过程里,人们首先就要注意到施工进程中的排水工作。以往的施工经验的分析和总结,研究人员发现引起地质灾害出现的首要因素多为水的侵蚀作用。因此,在地质灾害的治理过程中,就要将水排放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规划,使水体在施工地区的山体中不会因积水诱发山体滑坡。而实际开展的排水工作也通过人工引水渠的挖掘,将电表积存的积水进行分流、改道或截流等方式,最大程度的减小地表积水对施工山体的影响和损害;同时,聚集在地下的技术则通过抽水设备进行积水排放。
3.2加强对边坡稳定性的处理
在上述边坡稳定性问题的因素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致使山体结构稳定性出现波动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因素都会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事故,因此,在现实开展和实践的滑坡治理工作中,我们也要从边坡自身的稳定性进行相应的综合考虑。即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对存在滑坡危险的山体表面进行边坡稳定性的加固,通过设置抗滑桩或锚固等工艺方式进行边坡稳定性的加强,也是有效防止滑坡事故发生的关键施工步骤。
3.3加强防护设施的建设
在上述滑坡治理措施中,我们也要注意到防护设施在实际工程开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对滑坡而言,常见的防护措施为设置防滑挡土墙,其墙体的应用和设置一般也在滑坡段的下方,实质是为有效阻拦滑坡在地球引力和重力的双重影响下产生的冲击,以避免滑坡体对人身和其他事物造成的危害。此外,通过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地区可能出现山体滑坡地段的植被种植,也是在充分利用植被根茎的抓力和土壤吸附力,加强山体地表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其地表土层和地层结构的受应力能维持在恒定状态中。
4施工方法分析
崩塌体削方。由于危岩带斜坡坡度较陡,稳定性较差,并且危岩体(带)整体较为破碎,为减小施工作业对其产生的冲击影响,需要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的帮助下,对坡体进行破碎削方减载。在实际进行削方时,应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原则,削方逐级递减,做好每层开挖深度控制,一般子在3至3.5m,需要留出4至5m的工作面,严禁违规操作,做好纵向放坡,坡长为每15至20m一个台阶,留出马道,宽度在1.5m以上,在开挖过程中,做好动态坡放坡,可按照按1:1至1:1.15比例进行,总坡率控制为1:0.4~1:0.75。若切出坡面岩石整体性较差,需要挂主动防护网,做好支护。若岩石比较坚硬,可采用微差控制爆破,不得采用对边坡破坏性爆破,然后在利用机械进行削方减载。危岩带主动防护网支护。做好防护网型号选择,本次工程采取SNS柔性防护网,防护面积为1600m2。在实际进行防护网支护时,需要根据以下步骤进行,一是布置钢丝绳锚杆,锚杆采用2×Φ16钢绳锚杆,长度2至3m,纵横标准间距、排距为4.5m×4.5m(或4.5m×2.5m)。锚杆孔布置在天然低洼处为宜,从而保证支护系统能够尽可能贴紧岩面。在局部区域,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做好固定锚杆增补,增补锚杆长度3m;锚杆孔首应与岩面尽可能垂直。二是进行放线测量,进一步确定锚杆的孔位,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20cm。
结语
现阶段,随着地质灾害的频发,地质灾害治理与预防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山体滑坡灾害为例,对该地质灾害的治理和预防从而通常需要根据山体滑坡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综合性的治理。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四川茂县山体滑坡概况的了解,对该山体滑坡灾害治理中影响边坡稳定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从增加边坡稳定性、科学做好截排水工作等方面,研究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日后预防其他地区山体滑坡灾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艺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26):230.
论文作者:冯书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滑坡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山体论文; 结构论文; 稳定性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地质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