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背景下快递终端合作配送模式的构建_电子商务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快递末端协同配送模式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快递论文,模式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并推动快递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快递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先导性产业。然而,在电子商务不断普及的情况下,“暴力分拣”、“爆仓”、“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等现象不断凸显,现行快递企业已不能应对日益骤增的快递量,无法满足人们对快递越来越高的服务质量要求,因而探究一种新的末端配送模式迫在眉睫。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10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以解决制约快递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互联网+”快递为发展方向,构建完善快递服务体系网络。因此,拟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快递末端配送现存问题,探究一种新的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模式,综合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城市快递末端协同配送服务体系,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及“最后一百米”配送难题。

      二、我国快递物流服务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1.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进快递物流业迅猛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并推动快递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自2011年3月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46个月累计同比平均增幅超过50%。2014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12万亿元,增长20%,其中网络零售额增长41%。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040亿元,同比增长42%,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跃居世界第一,同比增长52%,其中城区市场快递包裹量约为120亿件。仅2014年“双十一”期间,截至11月11日24点,阿里牵头创办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包裹量达到2.78亿件;圆通当日的业务量达2 532.6万件;申通快递全天全网订单量3 050万件;中通快递全天业务量达到2 420万件;韵达为2 058万件。预计2015年快递业务收入将完成2 650亿元,同比增长可达30%,快递业务量将完成196亿件,同比增长约40%。人们快速变化的电子商务消费需求推动着快递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图1 2003-2013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长情况①

      2.我国快递物流业存在诸多问题,现行服务体系无法适应

      随着快递业务量迅猛增长的同时,末端配送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校园周边快递员“摆摊设点”;快递公司各自为营分别配送、配送小车遍街等,严重影响了城区的环境和交通状况;末端配送模式以直接配送为主,对配送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缺乏有效的控制;末端配送时间不确定性较高,常出现“二次投递”,配送效率低下,同时“入户投递”安全隐患较高。按照目前现有的配送模式,主要可以分为直接配送模式和间接配送模式,其中,间接配送模式主要包括社区便利店、物业公司合作、自提点建设、智能快递柜投放等模式[1-2]。现对主要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传统的直接配送模式具有配送时间不确定,配送效率低下的缺陷,已成为快递物流业发展的桎梏,而单一的社区便利店、物业合作、智能快递柜等模式由于存在各自的局限性,都无法满足现今快递配送的实际需求和人们对快递越来越高的服务质量要求,探究一种全新的综合型末端配送模式迫在眉睫。

      3.“互联网+”推动快递物流业新变革

      “互联网+”的提出,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信息化。而“互联网+物流”是指将互联网思维渗透到物流业中,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解决现行快递物流问题,并从平台角度延伸出数据、金融、流量等商业价值,从技术、设备、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改变传统物流业的运作方式和效率水平,促进快递物流业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电商的促销浪潮此起彼伏且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在用户畅享购物狂欢的背后,物流业承受着严峻的考验,传统的物流平台已不能有效地满足现今客户分散,产品需求波动,配送时效性紧迫,送达服务要求极高的市场需求特征。而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构建的物流云平台具有动态感知能力、智能决策与自动分配等特性,能更好地适应现今电子商务市场需求[3];另一方面,在城市快递末端配送环节,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消费者数据,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为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产品、渠道、营销等方面规划和管理提供预测和决策依据,形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以物流带商流的主动式的逆向商务服务模式,实现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业的协同发展。

      三、基于“互联网+”的城市快递末端协同配送服务模式

      共同配送(joint distribution)起源于日本,又称作协同配送(collaborative distribution)、联合运输(consolidated shipment)或者合并运输(merge-in-transit)。汤浅和夫[4]将共同配送定义为:共同配送即为了提高车辆车载利用率,将单个公司较少的配送量与其他一个或者多个公司集中起来,在单个公司配送合理化的基础上,联合其他公司达到联盟整体配送的进一步合理化。1999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Eiichi Taniguchi[5]最早提出了城市物流的概念,阐述了城市公共物流节点对缓解交通堵塞,节约能源和降低劳动成本的重要作用。城市共同配送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生产商、产品加工企业、运输企业等,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对地区内有配送需求的用户进行资源的集约化整合,统一安排配送活动,对资源配置实现优化[6]。城市共同配送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整合传统快递企业相对分散的快递资源,不仅有助于实现配送的规模效益,降低作业成本,提升区域内的物流配送效率,促进物流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还有利于对物流基础设施的集中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全社会物流投资和对城市土地、道路资源的占用,最终实现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对缓解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等问题亦有重要作用[7-9]。

      2014年10月24日,商务部、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把解决末端配送难题,末端投递服务站点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在天津、石家庄、杭州、福州、贵阳5个城市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为有效解决现存的快递配送服务现状问题,促进“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协同发展,现以城市空间区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城市、城区、末端三个层面,提出从协同服务云平台构建、快递物流共同配送网络规划、大数据分析系统、O2O电子商务系统等方面着手,以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和云平台为支撑,建立协同服务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存储、数据传递和信息共享,从末端配送节点出发至上级配送中心,构建具有城市、城区集聚化,末端配送多元化,整体配送系统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服务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云平台的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配送模式

      同时,在城市快递末端,构建一种基于物流信息云平台,以智能快递柜(自提柜)共同配送为主,以社区零售店020等模式为辅的城市有限区域共同配送模式[10]。所谓的有限区域共同配送,是指针对“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问题,在城市快递末端节点的上层建立有限区域共同配送中心,并根据区域人口分布特征,快递业务需求,确定末端配送节点的具体辐射范围和配送范围,由专门的末端配送公司投入部署智能快递柜,并通过对该有限区域内待配送货物的统筹和整合,实现从有限区域共同配送中心到末端配送节点的统一共同配送,如图3所示。一方面,通过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全面进行配送,大大降低了传统零散运输产生的配送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提高人员、物资、时间等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物流企业的总体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由各物流公司在城市内独立配送造成的交通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

      

      图3 城市快递末端的有限区域共同配送模式

      在校园、社区、办公区、商业区等末端节点,结合各自的区域特点,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由专门的第三方快递服务企业出资建设物流服务中心,布置智能快递柜等终端设备,建立起“快递服务网点+智能终端”全新的城市快递末端综合服务模式,形成快件实时投放、移动支付、安全存放、适时提取“一站式”的服务体系。例如,在高校和职业院校集中的区域,根据该区域的快递量确定覆盖范围大小,建设高校有限区域的共同配送中心,在校园内部建立以智能自提柜为基础的校园物流服务中心,加强校企合作,打造集学生实习、就业和创业为一体的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实践、演练、创新、创业平台,加强新型快递物流人才的培养。在人员密集的写字楼区和社区,规划建设有限区域共同配送中心,以建立智能自提柜终端为主,与便利店/物业公司合作为辅的快件自提模式,从而提高“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并节约配送成本,更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四、基于“互联网+”的城市快递末端配送协同服务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快递末端配送协同服务模式的构建,需要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快递末端配送服务体系,以切实有效地促进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协同发展。现提出以云平台为基础的城市快递末端配送协同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服务云平台。在各区域、城市间打造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满足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所需各种应用,包括快递自助配送、配送员任务动态分配、配送资源智能调配、配送状态实时查询与跟踪追溯、配送费用结算、配送反向订购等共性服务,实现城市快递协同配送的业务需求。

      第二,城市快递物流协同服务网络的优化和重构。将开放性的共性基础服务云平台与实体城市快递协同配送网络相结合,实现快递物流协同服务网络的重构。通过城市配送中心、城区配送网点、末端服务网点三个层级,实现一体化的城市快递协同服务。基于电子商务的城市快递末端配送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确定城市快递末端配送服务网络的拓扑结构及网络中各类节点,进行配送网络布局,解决城市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末端配送网络中重要节点(城区共同配送点、末端自提点)选址问题以及末端配送网络内部路径优化,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基于城市快递服务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一方面,通过海量用户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为企业精准化营销策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能够精准定位用户行为,围绕校园和社区用户提供智能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另一方面,该系统可以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运算提前预测社区用户的行为变化,为物业管理和商圈自运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通过基于物流数据、电商数据和客户数据构建客户需求预测模型,将商流与物流融合,从而形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以物流带商流的主动式的逆向商务服务模式。

      第四,基于智能快递终端的O2O电子商务系统。在城市末端配送过程中,将智能快递柜的使用与O2O商业模式相结合,提供O2O微电商服务,采用广告发布、消息推送、自助售货、夜间购物等商业模式,如在智能快递柜上滚动发布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促销打折等信息[11],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协同发展。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推动快递业的迅猛增长,然而“暴力分拣”“爆仓”“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等现象不断凸显,现行的快递配送模式已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快递服务需求,因而探究一种新的末端配送模式迫在眉睫。

      通过分析现有城市快递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依托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出将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效应用于城市快递,并结合共同配送理念和实践,构建基于云平台的城市快递配送服务模式,并提出以智能快递柜(自提柜)共同配送为主、以社区零售店020等模式为辅的城市有限区域共同配送解决方案,通过城市快递物流协同服务网络的优化和重构,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和O2O电子商务系统,完善城市快递末端协同配送体系,从而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及“最后一百米”配送难题,节约快递公司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车流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空气污染问题,对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实现我国城市快递配送服务体系的规范化、系统化、智能化、绿色化具有重要意义。

      ①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官方统计数据。

标签:;  ;  ;  ;  ;  ;  ;  ;  ;  ;  ;  

Internet+背景下快递终端合作配送模式的构建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