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现象的出现,我国基础交通的供需矛盾日益加深。传统的综合程度低、以单一交通形态为主的交通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了。因此,只有将各类交通形态综合构建,为出行居民提供多功能、一体化、全方位服务的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才能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文章对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建筑设计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引言
根据目前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很多大型城市对公共交通的建设主要以快为主,表现出多样化,全能型的特征。其中最值得的关注的是在城市交通模式的转变上,根据传统的交通方式逐渐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发展。之前乘客在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一直在客运站内等候,现在逐渐发展为等候和通过并行的模式。主要以零等候,零换乘为发展目标,结合多功能综合,全方面服务,一体化空间等特征为主要的模式构建,根据城市特有的特色建设其特有的轨道交通枢纽,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事业的快速发展。
1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概述
1.1以铁路客运站为核心的交通枢纽综合体
在城市交通枢纽中,铁路交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在出远门时都会选择乘坐火车,通常人们在乘坐火车之前会进行几次交通换乘,所以铁路客运站需要跟城市中各种交通工具相互配合。铁路作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目前国内很多铁路客运站在购买商品,旅游住宿上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从而导致了铁路交通枢纽在自身的综合性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但是在国外和国内一些城市,铁路交通枢纽在这一方面规划和设计的非常好,使乘客可以在交通枢纽中享受到各种服务。
1.2以轨道交通换乘为核心的交通枢纽综合体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位置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由于城市中心用地比较紧缺,城市中心的建筑通常具有很高的密度。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可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从而产生了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概念。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可以在地下空间中融合轨道交通、地下商业、停车场等不同建筑功能,人们可以在此乘车、换乘、餐饮、娱乐、购物等活动,这种设计是非常巧妙的,充分满足了乘客的各种需求。
2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中的重难点
2.1流线组织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需要与城市周边区域有顺畅的人行与车行衔接,保证乘客可以方便、快速的进出。对公共汽车、出租车、私家车、自行车等车行流线与乘客、顾客购物、休闲人群等人行流线要合理安排,避免交叉。对于需要换乘的客流,要设置短捷的换乘路线,使乘客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到达换乘站点。对于不需要换乘的乘客,也可提供多种服务以供选择,乘客既可以直接疏散到周边区域,也可以选择在综合体建筑里购物、吃饭等。这就决定了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中流线非常复杂,在设计过程中要处理好人流、车流、物流之间存在的矛盾,还要保证乘客在换乘和使用功能上的便捷性。同时,还要处理好与市政交通流线的关系,有助于解决城市区域交通的问题。
2.2空间布局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区域内通常设有轨道交通换乘的站点、娱乐中心、大型的购物商场等功能区域,所以在其功能的划分和布局上是非常复杂的。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对每个区域都要建立明确的易于乘客辨识的空间特征,保证各类不同功能的区域能够明确区分,使得乘客在需要时可以很快的找到,不会因为区域混杂而出现分辨不清的状况。另外,在两个不同功能区域的连接处或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换乘大厅的设计过程中,要对空间的立体性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引入下沉式广场、开阔中庭、采光天窗等设计手法,增加人们的视觉效果,增强各空间之间的联系,同时设计方案也要保证各区域之间能够平稳过渡,并采取温度、湿度、光线、高度等渐进方式,打造建筑的“灰空间”效果,消除空间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感觉。
2.3消防设计
消防问题也一定要引起重视,在防灾设计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必要时进行消防专项设计,采取相应措施,满足消防部门要求。根据综合体中不同建筑功能进行界面划分,笔者认为不同功能建筑空间消防设计执行不同类型的设计规范。轨道交通站点区域消防设计应严格执行现行地铁类的设计规范,例如《地铁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等;民用建筑区域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另外,当消防疏散设计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采用避难走道、下沉广场等设计手法解决疏散距离和安全出口数量的问题。
3轨道交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点研究
3.1前期设计
①选址,为保证商业综合体后期经济效益,需合理选址。对地区各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尽量选取城市中心区域、近郊、新城商务区等位置;②功能与规模,商业综合体有多种功能,需对功能进行量化分析,确定格式空间的需求;③地位,对土地商业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就建筑密度、土地级别、占地面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项目商业的等级。
3.2交通流线设计
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分区较多,区域间的功能是相互独立的,也有各自的服务范围。为体现建筑的商业服务价值,需加强交通流线引导,使得消费者能够快速到达所需的消费区域,如图1。因为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空间较大,为了有序引导客流,需要设置多个出入口。通常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各楼体都是通过中庭天桥连接的,借助扶梯与电梯进行竖向流动[2]。同时,还可通过步行街对建筑底盘区域进行划分,在有效引导人流的同时也可视线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
图1商业统合体立体步行系统示意图
3.3空间设计
3.3.1平面形式设计
综合体建筑平面形式主要分为三类:①线性平面,即各功能商业空间按照线形进行排列,呈现为一字形、折线形与弧线形,线性平面主要道路宽度为12~15m,次要道路宽度为4~6m,为避免线性单一,可在适宜位置设置交叉、转弯等;②辐射平面,多功能商业空间由一个中央公共点向外延伸,多呈为L形、T形、十字形;③环形平面,多以一个或多个规则形状、面积较大的中庭或庭院作为商业空间的中心,其他商业功能空间紧密围绕,这种布置方案中环形组织核心空间突出,凝聚力较强,将各类功能商业空间连接为一体构成环型流线,此类平面布置的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类基地,但应注意中心体与周边交通路线的合理布设[3]。
3.3.2剖面形式设计
①大厅型剖面。大厅型剖面形式的商业空间一般应用于中庭、庭院或步行廊道,多作为隔断适用。空间组织与分类多样,需顺着柱网进行划分,着重于流线设计。中庭是确定商业功能空间分化的重要参考点,人们在中庭可明确各方向的功能区分布,路线也十分清晰。②展廊型剖面。展廊型剖面是指在建筑中间通过贯通的廊道与庭院对空间进行设计,两侧商业空间设计可应用挑廊的处理方法,缩小楼层地坪间的高差,使其接近0。在建筑内部可设置过街天桥、错层型剖面,即对楼层地坪高度进行差异化处理,应用螺旋上升式的错层形式连接各类商业空间。
结束语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涉及范围广泛。设计者不仅要掌握商业建筑的设计能力,还要对交通运行模式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对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研究,希望能提高相关设计人员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认识,改进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设计方案,逐步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供需矛盾,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弘毅.市郊轨道交通车站综合体换乘空间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2017.
[2]刘捷.浅析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建筑设计[J].智能城市,2017,3(02):122.
[3]高飞.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分析实践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5):110-111.
[4]阎柳.城市综合体与地铁站衔接空间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5]蔺云帆.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预接轨道交通站点的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王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综合体论文; 枢纽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交通论文; 建筑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