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关键点之探究论文_梁建明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关键点之探究论文_梁建明

广西岑溪市水汶华侨中学 543200

摘 要:在新课改浪潮中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课改教学形势所在。这既给学生一个课改教学的支点,又能取得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改教学 动力点 拓展点

随着新课改浪潮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呈多样性的发展趋势, 而学生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走进新课程,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课改教学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

如何在课改教学中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如何取得更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当下学习杜朗口中学的“自主——创新”的导学教学模式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成为潮流的情况下,要做到既给学生一个课改教学的支点,又能取得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课改教学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施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是课改教育的灵魂,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亮点成为可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求学的意识,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学生的多方面思维,挖掘学生潜能。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课改教学的动力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课改中,以导学案和电子白板相结合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案中的独学、对学、群学、大小展示、总结、反思等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同时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电子白板教学创设了能激发学习情绪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数学教材本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必须善于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将枯燥无味的书本内容生活化、有趣化、人性化,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导课过程悬念化,激发学习兴趣,是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本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充分利用“独学、对学、群学、讨论展示等先学后教的模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使学生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课改教学的动力点。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是课改教学的切入点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坚持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转“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爱学生所爱。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因此,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是课改教学的切入点。

三、创设不同的教学形式,是课改教学的着力点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学生学习之所,是学生锻炼之机,更是学生接受知识、探求真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的主要集中点。课堂是开放的,是多向的,因此充满着交流、对话,充满着争辩、讨论,充满着反馈、答问。课堂又是封闭的,是自主的,所以课堂又不乏沉静的思考,孤独的探究。新课改教学就结合了这两种课堂形式,再加以杜朗口中学的“自主——创新”的导学教学模式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的、学生实际,去营造,去创设不同的教学课堂形式,激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智,让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在独学、对学、群学、大小展示、总结、反思等过程中既有激情四溢、思维碰撞、灵感不断闪现、创造性达到高潮的,也有内容丰富、意味深广,学生表面平静,而内心律动波澜起伏的。 因此,创设不同的教学形式,是课改教学的着力点。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课改教学的开放点

教学改革的宗旨是要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己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结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总结反思让学生去归纳。课堂上教师要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一切努力、一切参与活动、通过积极实践得出的一切结论、发现的行为和活动。在新课改中“独学、对学、群学、大小展示、总结、反思”等过程就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去发现、探索、 创造。 因此,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课改教学的开放点。

五、让学生享受成功喜悦和快乐, 是课改教学的拓展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对学生来说,成功可以给他们带来喜悦和快乐,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孩子们的成长既不是直线的,也不是匀速的,更不是同步的。不是直线的,就需要因势利导;不是匀速的,就需要耐心等待;不是同步的,就需要因人而异。”鉴于此,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策略,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喜悦。特别在新课改中,分组学习后,课堂学习中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下课之前还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成绩。通过成绩反馈,学生就有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因此, 让学生享受成功喜悦和快乐, 是课改教学的拓展点。

总而言之, 我们教师特别是数学老师要想尽办法让枯燥的数学妙趣横生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练习生动起来,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让怕数学老师的学生喜欢起你来。只有这样,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通过对学、群学、展示、交流反思等,让思维得以飞扬,让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 精彩纷呈。让我们的教师与新课改同行,在改革中创造学生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编写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邢永富 主编 《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梁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关键点之探究论文_梁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