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实践哲学及其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建_哲学论文

现代实践哲学及其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建_哲学论文

现代实践哲学及其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观念论文,哲学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已经表述了实践哲学的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辩证地理解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并不只是体现在它的实践功能,而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社会历史观、认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我国,实践哲学理论的生成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其价值并不囿于学理层面,因为实践哲学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和全新的价值观念意蕴。在当前,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价值观念须着眼于这样一些方面:①对中西传统价值观的态度;②科学认识价值批判中的道德规范现象;③构建价值观念体系要做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④必须协调好经济、道德两种基本的价值观念。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断言,8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各种理论争论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之主体性而展开的,而人之主体性问题落到实处,则是实践范畴和实践哲学的重新确立。经过实践本体论和物质本体论(自然本体论)、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争,无论人们在理解上还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实践哲学理论已成为今日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然,实践哲学并不是全新的、独创的哲学构想,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已经表述了实践哲学的基本思想。但它在中国哲学领域的生成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其价值并不囿于学理层面,因为实践哲学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和全新的价值观念意蕴,代表着一种工业文明所必需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而这正是一个民族的现代化所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更深刻地展示实践哲学的理论内涵和人文精神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构想

对于实践哲学理论内涵的界定和理论框架的建构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处于争论之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准备从学理层面切入有关的学术之争,而是回到马克思关于实践哲学的理论构想,以展示实践哲学的一些最基础的思想,从而为发掘实践哲学所体现的深层的人文精神及价值观念而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马克思哲学同一切传统哲学区别开来,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①]“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辩证地理解人及其与世界的总体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人及其与世界的总体关系的思想体现于三个层面。

1.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自然观

马克思的崭新的自然观的本质,在于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揭示了自然界通过人的社会实践不断地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了以实践为中介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以前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见解的合理性,首先从自然方面考察人,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③]具有自然属性。人的存在及其发展必须依赖无机的自然界。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④]这作为无法变更的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可能脱离自然而生活和自然属性的不可摆脱性,决定了“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⑤]

但是,人又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无机界,创造属人的自然是人区别于纯粹自然物和动物的根本标志。纯粹自然物只能机械地服从自然界的规律变易运动;动物只能以其自身遗传变异之特性本能地顺应变异了的自然环境,只能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改变,却没有也不可能用有目的的自觉活动改造和支配自然界。人所具有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自觉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环境及其运动规律对人而言不再仅仅是异己的存在和强制性的力量。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而避免了盲从性和被动性,将其转化为人的内在的东西。以此为前导,人运用生产实践按人的尺度改变自然界。这种改变所具有的全新性质,诚如马克思所概括的那样:“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⑦]人遵循物的尺度进行生产活动并使内在尺度外化,实际地创造一个对象世界,一个人化了的自然。作为人化了的自然就失去了它纯粹的自然性质,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成为属人的世界。人不仅能通过实践活动使外在的自然具有属人性,同时也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使人的机体、需要、能力发生变化,逐渐使人愈来愈成为“人化的人”。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既定的而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的不断生成的关系。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虽注定要受外部自然和内部自然的制约,但这种对动物而言表现为其存在和活动界限及被动性的制约,对人来说却恰恰成为其活动的超越性和能动性的确证。人通过实践活动所进行的“人化自然”、“人化的人”的转化过程,突出体现了人在与外部和内部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及其价值。

2.马克思把实践引入社会历史观

在马克思看来,不应把“社会”作为抽象物同个人对立起来,人由于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双重普遍尺度,必然是“类的存在”,亦即“社会的存在物”。因而,正象社会创造着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通过主体间的交往而创造着社会。“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⑧]不仅如此,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的再塑造与对社会关系的创造并非两个彼此独立的过程,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与社会的统一本质上是一致的,均是人的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说明人的本质,说明人与社会的统一。人通过实践,一方面改造了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这就是历史。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物质生产,也就不能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他所说的人的本质乃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马克思认为人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他们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⑨]人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⑩]马克思为了科学地说明现实的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而去追溯和探讨各种社会关系,追溯、探讨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同时,又从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人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来判断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在马克思的结论中,社会与人是统一的,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它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而人则是社会联系的主体,他的本质在现实性上就是这种作为“总和”的社会关系,而历史则不外是既定的主体的人的现实的历史,即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这样,人们“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11),社会规律既是社会“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12),又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13)。一句话,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活动的结果,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的目的性、主体能动活动的统一,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

因此,人与社会,前者作为主体,后者作为前者存在的根本形式,二者互渗互融。“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14)社会铸造人,人也铸造人的社会;人在铸造社会的同时实质上也铸造着人自身、人的本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15)

马克思主义由于是从社会关系理解人以及人的本质,从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出发理解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本质,因此,奠基于人的实践之上的人的社会、人的本质就表现为一个开放的过程。人的自由和解放决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与人类自身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创造的社会及其状况密切相关的问题。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16)人类只有通过自身实践的历史运动建立起属于人类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身心才能获得最大解放,人的个性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3.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实践论》中有最精辟的概括:“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17)。他明确指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关于这个方面已为大家所公认并得到充分的阐明,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哲学,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并不只是体现它的实践功能,而且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及认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这一实践哲学代表了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统一的深刻哲学立场,它构成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文化精神。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以扬弃异化和消灭私有制为核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18)。

二、现代实践哲学的人文精神内蕴及其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建构

以上只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几个理论要点的概括,而远不是对这一哲学构想的全部展开。在这里,对于我们的主题而言,最为重要的不是对实践哲学理论内涵的更为深入的探讨与揭示,而是要思索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实践哲学的本性是什么?用马克思的术语来说,实践哲学不再属于那种单纯地“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理论,而是革命地、批判地解释世界并现实地“改变世界”的现代哲学理论。需要进一步提出的是,实践哲学具有的“改变世界”的功能并不体现在它把自身变成某种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的工具,或把自身变成一种应用理论,而在于它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本质的、深层的人文精神而发挥着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规范功能和批判功能。这是实践哲学的本质和生命力之所在。

何谓人文精神,目前学术界争议颇大。笔者同意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人文精神即是指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是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也是支撑特定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19)并且笔者进一步认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因为价值观念是文化的内核,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真正内容是投射、凝聚在劳动及其产品中的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从根本上说,文化就是一系列有机组织起来的价值观念。只有抓住价值观念,才是抓住了文化的根本。并且,价值观念为确定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提供尺度,为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提供导向,为人的社会生活、文化选择提供依据。因此,现代实践哲学必须重视价值观念的研究。

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实践,是在20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这种历史境遇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实践,必然要求我们培育一种科学的人文精神,建构一种合理的价值观念。那么,如何建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价值观念呢?笔者认为,须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1.对中、西传统价值观的态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式,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关系。新的价值观念对以往价值观念的承继,就是要获取传统价值观念的合理民族形式,“推陈出新”,使之健康地向前发展。而要继承传统,首无要研究传统,对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特别是主观念有一个确定的认识。然而在目前,人们对此分歧甚大,需要继续加以研讨。笔者同意学术界的一种观点,即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主观念概括为“整体至上”或曰“整体主义”,基本特点就是崇尚“和谐统一”,其他的价值观念(子观念、次观念)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由此派生出来的。(20)而且,“整体至上”是价值观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统一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就是一种“整体思维”。譬如说,我国古代思想家,在论述人的价值问题时,大都体现出整体思维的思维方式,比较推导的论证方法,把人放在世界整体中,与物相“比较”,从而提出“人最为贵”的价值观。例如,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21)。

凡传统都有两重性。马克思主义对传统历来主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对传统价值观念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要有深入的研究和稳定的共识。即使那些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的价值观念,我们也要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赋予新的内容。例如,传统的“人为贵”价值观念是值得继承的,但它所说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一般意义上的人。我们对“人为贵”价值观念赋予新的内容,就是要把人理解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确认以占人口绝大多数,并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人民群众,是唯一的最高的价值主体。

对于外国(这里主要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念,也需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加以研究,一切都好、一切都坏的看法均不足取。在这方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映西方私有制生产关系和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的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这是我们坚决抵制和反对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念变革的出路在于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集体主义,而不是要引进、弘扬个人主义。另一种情况是反映西方生产力状况,适应生产工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需要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如时间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等。对于这些,我们不能因为它是西方的价值观念而一概地加以排斥和抵制。它们是任何力图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民族都必须具有的价值观念。

总之,外来价值观念与本土文化观念的整合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价值观念体系结构性转变的当代中国,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为价值观念构建的基本立足点,批判汲取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之财富,这种批判构建过程,恰恰是人类普遍文明进程的特殊存在。

2.科学认识价值批判中的道德失范现象

价值观念体系的结构性转变中,社会会出现失范时期,这种失范无序在总体上讲不过是两种有序的中介环节。当旧的价值观念体系的权威被打破,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建立或其权威尚未确立时,这种失范无序就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既不能因失范无序的存在而怀疑价值观念体系结构性转化的必要,也不能听之任之。应奋力拼搏,尽快渡过这个中介环节。对当代中国的道德现状,不能仅简单地以“爬”坡或“滑”坡一个字概括。当今道德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不安,确实存在着严重的“滑”坡现象,但并不能简单地说就是“滑”坡,这既涉及到对其原因的分析,还关系其评判的依据及历史的眼光与态度。在历史过程中审视之,就人们现实努力的价值指向来看,现时又确实处于“爬”坡状态之中,正在构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以规范行为、指导实践。“滑”、“退”提出了道德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就是“爬”,因而,在总体上说,道德现实是“爬”中之“退”、“爬”中之“滑”或“退”中之“爬”、“滑”中之“爬”。简单地曰之“爬”缺乏现实的态度,简单地曰之“滑”缺乏历史的态度。然而,这种向新的有序过渡的中介地位仅仅是一种态势,究竟其是否能变为现实,仍取决于人们的现实活动,道德的失序、失范不能自发地变得有序、规范,它有赖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的系统努力。没有全社会诸方面的系统努力,道德领域既难以冲出目前的失范混乱状态,也难以真正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体系。

3.构建价值观念体系要做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价值观念体系的构建与确立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全民族齐心协力奋斗的结果,民众不是被动的受体,而是积极的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构建确实需要通过推进市场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获得自己坚实基础,但市场经济建设不会自动带来新价值观念体系的确立,它是人们自觉努力的结果。因此,不应当放弃对全民族的积极精神引导。不过,这种引导或者这个价值观念体系的设计则又应当是有层次、循序渐进的,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应当区分对社会先进分子与大众成员的不同要求,鼓励先进,照顾多数,看到共产主义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观念既有本质上的一致,又有层次上的差别。第二,对社会成员的引导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做人的最基本要求起,由唤起人们基本的荣辱羞耻心起,逐步引向崇高境界。欲速不达,操之过急,适得其反。

4.必须协调好经济、道德两种基本的价值观念

所谓经济价值观念,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能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需要的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道德价值观念则是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理想所产生的精神性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由于理论上和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着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相背离的情况,因而在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时,必须注意协调好经济价值观念与道德价值观念的关系。

协调好经济价值观念与道德价值观念的关系,要求我们把经济价值观念的建构与道德价值观念的建构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既要重视建构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念,又要重视建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那种重经济价值不重道德价值的倾向和重道德价值轻经济价值的倾向,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必须加以克服。

注释:

(12)⑧⑨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5、57、71、67、60页。

③ ④ ⑤ ⑥ ⑦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49、120、122、50—51、73页。

⑨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3、63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9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1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545页。

(15)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1、368页。

(17)《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2页。

(19)参见邹广文《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定位》一文,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4期。

(20)参见袁贵仁《价值观念研究与价值学的发展》一文,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8期。

(21)《荀子·王制》。

标签:;  ;  ;  ;  ;  ;  ;  ;  ;  ;  ;  ;  ;  ;  

现代实践哲学及其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构建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