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5年我院收治抗菌药所致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需使用激素和血液透析的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16~72岁,平均52岁。16例患者均在运用上述药物后出现少尿型或非少尿型ARF,伴或不伴过敏体征。其中少尿型ARF 15例,非少尿型ARF 1例。
1.2方法
16例立即停用上述药物,在透析的基础上,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其中3例重症患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3例肾活检证实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轻微受损,故肾检病理检查是确诊、鉴别诊断AIN的主要方法。避免漏诊或误诊指导治疗。
2、结果
本组10例患者行血透治疗,排除代谢废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在此基础上运用强的松或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3例联合口服环磷酞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阻止进一步的免疫损伤。72小时内全部出现利尿和血肌酐下降。经治疗肾功能改善,3个月后尿检转阴,尿蛋白消失,肾功能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AIN)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尤以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等引起的AIN多见。此外,抗病毒药、利尿剂、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可引起AIN。近年来,国内外均有中草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报道。AIN属于Ⅲ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方面,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肾间质中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导致迟发性超敏反应及T细胞直接介导的毒性作用。另外,血液中IgE水平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速发型超敏反应也参与AIN致病作用。
AIN的诊断常依据临床表现如急性关节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热、皮疹、蛋白尿、血尿、脓尿、腰痛和肾衰。AIN的临床过程和实验室检查是非特异性的,与剂量无关,往往存在合并用药。肾脏活体组织检查对AIN的确诊是必要的,但并不都是可行的,取决于患者的总体状况。
本组16例患者应用上述药物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临床症状,6例患者有发热、9例药疹,15例有无菌性白细胞尿, 13例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14例有血尿,13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5例为少尿型ARF,l例为非少尿型ARF。本组13例患者根据上述诊断标准而确诊,3例患者曾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IgA肾病。尿沉渣常有颗粒管型和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尿中出现嗜酸性白细胞尤其是尿嗜酸性白细胞计数大于尿自细胞总数的5%,是最佳的临床诊断依据。一组随访9~30个月的回顾性研究也表明,激素治疗组较无激素组血肌酐水平下降快,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较明显。
临床表明肾损害的表现往往与原发病相混淆,常阗病情加重或常规检查而发现,这就不可避免地延误诊治。一旦出现,早期发现,及时停药,及时恰当治疗,常可痊愈。文献报道,50%—70%的药源性ARF停药后可恢复正常,死亡率仅6%-10%,仅20%发展为CRF。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所致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要有足够认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剂量,慎用肾毒性药物,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
参考文献:
[l]尹广,黎磊石,等.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1997(1),13:73—74.
[2]李晓玫.药物引起的急性肾功衰.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内科杂志,2002:22(5):306.
论文作者:张娟,解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肾炎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间质论文; 酸性论文; 细胞论文; 免疫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