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教学和科学技术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也开始在教育家学中普遍应用。如今,在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老师不断研究和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其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得到了良好效果。思维导图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及概念间的关系进行直接了解,可以使抽象知识变得结构化。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记忆知识,进行数学思考和开拓学生思维。本文研究了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给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教育教学
初中时期,学生的逻辑思维发生了转换和发展,而数学是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学科,学习数学可以促进学生个人思维发展。具体实施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可以应用图文结合形式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理顺和整理,明确其相互关系,可以让数学知识架构更完善。
1、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
1.1 可以使数学知识变得不再复杂
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需要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进行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会涉及到以前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能力的要求[1]。学生会对相应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深入学习,也会根据相应知识点实施科学推理,进而形成新的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达到这样的目的,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方式,能够明确各知识点的联系,同时对其应用相应特定逻辑享受进行衔接,并直观展现,从而可以让学生对相应数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1.2 建设学生的良好逻辑思维方式
有些老师认为进行数学学习就是解答代数方程和几何图形等问题。实质是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进行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把各种数学知识根据相应逻辑关系实施传递,进而达到由抽象形式变得更具体,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在课前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
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是重要部分。开展有效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进行巩固相关数学知识,并可以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2]。所以,具体实施教学时,组织学生预习时,要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可是,很多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只简单浏览和标记要讲授的知识重点和难点,不能深入理解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实际意义等,要达到学生进行自主充分探究,会有很大难度。可学生进行要学习的知识点实施整体理解和把握是能够实现的。所以,进行具体应用时,数学老师要对自身预习形式进行重点关注,一定要确保思维导图应用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老师设计了进行实数学习和理解的思维导图(如图)
在进行初中八年级上册的《实数》知识进行教学和学习中,老师引导学生自己预习教材知识,接着让学生结合“实数”进行第一层知识点联系和理解。如可以根据性质对实数实施分类,进而分成有理数和无理数;也可以根据正负分类,而分成正实数、负实数和零。老师引导学生对其整体框架应用各种颜色进行绘画。接着根据上面的某个知识点进行联想,回忆相应数学知识,进而画出数学知识点的第二层结构。比如有理数,可以分成整数和分数,而对整数进行分类,能分成正整数、负整数和零。以此为基础,进行知识的延展和记录,直到没有相应知识点出现,不能进行思维导图升级,绘制完成后,要检查思维导图框架,进行知识结构的有效完善。
2.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
在进行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会在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笔记记录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对相应知识点进行全面、清晰的展示,也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有效提高,因此,老师要应用各种方式实施思维导图建设。例如,可以应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思维导图逐层展示和播放,也可以应用传统的板书形式进行绘画,使学生能够对思维导图形式建设流程图直观体验和实践。可是,进行建设思维导图时,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整体设计,从而确保思维导图应用的有效性。做好笔记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法。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督促,让学生进行有效记录笔记,使学生更好的记忆数学知识点,同时让学生对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明确和了解,为学生提供课余学习和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其他记录笔记的方式比较,思维导图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实施记录,能够使学生清晰直观的掌握和了解到课堂所讲解的数学知识,也会让学生对后续知识进行有效完善和补充。
2.3在复习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
如今的初中学生会有很多科目需要学习,学生的学习中,在不断增加学习压力。因此,具体教学中,数学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复习环境,有效提高复习效果,保证数学教学质量[3]。课后复习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学习,能够够对相应数学知识内容实施更好的提炼,让学生对相应章节数学知识重点进行有效明确,简化了复习的难度。例如,进行复习初中七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章节知识时,就以“三角形”为核心,对其实施知识点、试题等实施拓展。可以把三角形感念进行拓展,复习巩固有关定理,同时进行有关知识点及典型试题深入挖掘,对试题的主要考点实施有效分析,进而实施解题。思维导图不只是应用到这部分,在其他知识的复习中也可以有效应用。对相应章节知识实施展现和拓展,这是进行思维导图应用有效性的重点。所以,具体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结合重点内容进行有关问题更好的完善,从而促进思维导图有效发挥具体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也是锻炼和体现学生思维的过程。进行思维导图方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理解,并让学生完善和建设相应知识结构,实施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和培养,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旭东.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考前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J]. 好家长,2017(39):91-91.
[2]黄波波,卫星.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单元复习中的应用[J]. 新西部,2017(6):157-158.
[3]龙胜利.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5):5-6.
论文作者:陈明兰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点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知识论文; 实数论文; 《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