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影像科 255029
摘要:目的:对比核磁共振与超声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进行了超声与核磁共振检查,临床资料完整,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漏诊误诊率、诊断符合率以及恶性肿瘤分辨率。结果:核磁共振诊断误诊漏诊率明显低于超声诊断(10.71%VS24.11%);恶性肿瘤分辨率(96.43%VS76.79%)以及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诊断(89.29%VS75.89%)(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核磁共振;超声;盆腔肿瘤
妇科盆腔肿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1],否则容易影响女性正常生育能力,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超声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妇科疾病检查手段,具有无痛无创、方便快捷等优势。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能够得到更加精细清晰的图像,使诊断效率极大提高,减少了剖腹或剖胸探查诊断手术。本文将对比核磁共振与超声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盆腔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进行了超声与核磁共振检查,临床资料完整,且非术后复发肿瘤,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平均年龄(34.47±4.4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异常、腹痛、腹部包块或有下坠感等症状。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与超声检查。(1)核磁共振检查:使用仪器:Siemens公司Avanto 1.5T超导型MRI成像设备;参数设置:层厚10mm,间距2mm,矩阵256×256;T1WI:回波时间(TE)=25~30 ms,重复时间(TR)=250~500 ms;T2WI:TE=30~50 ms,TR=2 000~3 000 ms。采集2~4次。对患者进行冠状位、横断位、矢状位全方位扫描。部分位置增强扫描使用Gd-DTPA(0.1 mmol/kg)。(2)超声检查:使用仪器为Siemens Acuson S2000及Phlips IE33,参数设置:频率3.5~7.5MHz,使用凸阵、线阵探头。
1.3评价标准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漏诊误诊率、诊断符合率以及恶性肿瘤分辨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恶性肿瘤分辨率
本次研究112例患者,核磁共振检出恶性肿瘤108例,占比96.43%;超声检出恶性肿瘤86例,占比76.79%,=18.63,P<0.05,差异明显。
2.2误诊漏诊率
核磁共振诊断误诊漏诊率明显低于超声诊断(10.71%VS24.11%);见表1。
2.3诊断符合率
核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89.29%(100/112),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75.89%(85/112),=6.99,P<0.05;差异明显。
3.讨论
超声是妇科盆腔肿瘤检查和诊断的常用方式[2],在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该诊断方式还能够结合临床病理性质,鉴别不同类型的肿瘤,例如混合性、囊性、实性等。此外,超声检查还具有费用较低、可进行重复操作、无痛无创等优势。但有研究发现,对于直径<2 cm的实性盆腔肿瘤,超声鉴别难度较大。核磁共振是指利用射频脉冲与磁场技术[3],在体内产生进动并发出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的技术,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软组织对比度较高,且对人体无损伤。此外,该诊断技术受肠蠕动与呼吸影响较小,因此,更适合盆腔肿瘤以及子宫附件的检查诊断。
在本次研究中,核磁共振诊断误诊漏诊率明显低于超声诊断(10.71%VS24.11%);恶性肿瘤分辨率(96.43%VS76.79%)以及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断(89.29%VS75.89%)(P<0.05),提示核磁共振诊断妇科盆腔肿瘤效果优于超声诊断。研究发现[4],核磁共振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其中,高敏感性是核磁共振诊断的显著优势。在肿瘤具体情况诊断方面,例如肿瘤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关系、远处转移等,均优于超声诊断。有研究显示[5],核磁共振在盆腔恶性肿瘤分期诊断中,准确率高达82%~92%。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盆腔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子宫增大、宫腔加深>8cm、内膜增厚>1cm等。肿瘤入侵肌层后,肌层T1WI肿瘤信号通常难以区分,但T2WI肿瘤信号会高于肌层。在肿瘤定性方面,核磁共振也表现良好,尤其是在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鉴别方面。有报道称[6],其定性符合率约为60%~93%。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符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考虑到其价格较高,实时性较差,扫描时间较长,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刘贤权,陈磊,郭国梅.CT与MRI联合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7):68-69.
[2]蒋红.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3):103-104.
[3]路融,董进文,廖顺明,李双民.核磁共振与B超诊断妇科盆腔肿瘤的临床价值探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05):89-91.
[4]何斌.CT与B超在诊断妇科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07):34-35.
[5]杨志宾,尚华,卜静英,刘卫华.女性盆腔3.0T MRI扫描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6,38(17):2645-2647.
[6]罗洪云,刘长华.CT联合MRI技术应用于妇科盆腔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219-3220.
论文作者:李振环,刘小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核磁共振论文; 盆腔论文; 肿瘤论文; 超声论文; 妇科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较高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