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评估的新趋向:以示范性评估到发展性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性论文,发展性论文,以示论文,学校论文,新趋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原国家教委下发“国家教委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全国各地开始进行各种级别的示范性高中建设,甚至也以此带动了某些地区以示范为出发点的示范性初中和小学的建设。不可否认,示范校评估在一段时期内,对于打破原有的重点校垄断格局,促进高中规范化建设,辐射、示范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示范校建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对现行的学校评估模式提出了诸多看法,从多个方面对示范校工作进行了反思。与此同时,发展性评估理念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示范校评估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示范校评估多是在学校申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进行评估。通过最后评审的,即可成为示范校。目前,在各省市,有省级示范校、市级示范校、区级示范校;有第一批示范校,第二批示范校,第三批示范校,等等。纵观目前的示范校评估,笔者认为存在如下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示范校与当前的教育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从示范的概念看,示范校评估有三层含义:其一,具有一定基础、有可能成为示范校的学校,才有资格去申请示范校评估。其二,所评出的示范校要在各方面都堪称典范,成为其他学校学习的榜样。其三,其他的学校要按照示范校的模式发展。所有学校向示范校模式努力的过程,就是学校发展、提高的过程,也就是示范作用实现的过程。
示范校评估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投入有限,又亟须进行学校规范化建设的情况下,适应当时的教育形势发展需要,将有限资源向某些特定学校倾斜的教育发展策略,这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但在目前,国内外的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文化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示范校建设在激励了一部分学校积极参与评估的同时,也压抑了一部分尚不具备参评示范校学校的积极性,而且,示范校之名有制约学校个性发展之嫌,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压制了学校教育的多元发展。
(二)示范校评估自身存在的不足
示范校评估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促进示范校的建设,让示范校在自身取得发展的同时,为区域内其他学校的发展树立标杆,带动所有学校的共同发展。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这种良好的初衷打了折扣。
1.评估主体单一
在示范校评估及其他传统评估中,对学校的评估多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从评估方案的制定、评估指标的筛选、评估的具体实施到对评估结果的判定,都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操作。然而对于学校发展状况,最有发言权的,不仅仅是各级官员和专家学者,还应该有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相关部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对学校的评估,带有验收与检查的性质,是对学校发展现状的一种总结性评估。这种评估固然重要,但显然不能代替全部的评估。
2.评估过程重鉴定而非促进
完整的评估过程,应该包括方案的审定,信息的持续收集,结果的评定,对结果的及时反馈,改进后的检查和监督等,应将促进学校发展贯穿于评定的全程中。但在学校评估实践中,往往重视信息收集与评定结果两个环节,忽视了对学校现状的形成过程的评估、对评估结果的及时反馈、对学校改进后的检查和监督。侧重于终结性评估,而不是形成性评估。同时,教育行政部门更多地关注那些有可能成为示范校的学校的建设,对那些基础薄弱或不可能成为示范校的学校则较少关注与投入。
3.评估指标不尽完善
评估指标层次单一,使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学校;指标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例如高中评估指标体系,大多只是一些结果性的标准;重量化指标,轻质性描述,评比中更多看重学生的成绩,教师的科研成果,学校的硬件设施配置量化指标,以量化的形式描述和评定一所学校;重硬件建设,轻软性评估。在示范校评估中,学校占地规模、校园设施、图书馆、计算机室等硬件设施,是评估的重要指标,而对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等方面,由于无法进行有效的认证,也很难评估,所以关注不够。
4.示范校未能发挥应有的示范效应
首先,示范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各省市仅仅对如何进行示范校评估有所关注,对示范校究竟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对其他学校应该尽到哪些义务,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其次,示范校管理者不清楚自己该示范什么。在北京市“十五”推进教育创新中学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上,来自各示范校的校长们向参与研讨的专家与官员们提出疑问:示范校究竟该示范什么?示范校能否起到这种示范作用?同时,示范校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如何度过学校发展的高原期,校长们也颇多疑惑。再次,示范校不愿也没有精力承担示范义务。一方面,在不知道该如何示范的前提下,示范校不愿意冒然做示范;另一方面,一旦承担示范义务,就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之外增加许多工作量,对于学校和学校领导者而言,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因此,许多学校千方百计找借口,拒绝外来的参观考察。示范成了自我欣赏。
(三)示范性评估的异化
1.示范校评估与政府政绩联系在一起
某些地方政府更多地把本地是否拥有示范校与当地政府的工作业绩联系起来。因此对那些可能成为示范校的学校,在资金与人员等诸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甚至不惜重金打造“巨无霸”一样的超大规模学校。许多地方财政每年的教育投资是固定不变的,对某些好学校的投入力度加大了,另外一些一般学校的投入就减少了。这种典型的“杀贫济富”的所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做法,仅仅是扩大了部分名校强校的优质资源(而规模扩大是否就意味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尚需探讨),区域内的其他学校,则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2.学校接受评估不以促进学校发展为主要目的
一些基础雄厚的名牌学校,认为不需要经过示范校的评估认定,也一样在社会上和家长心目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所以根本就不屑于参与示范校评估;有一些好学校觉得自己在本区域不需要过多的努力就可以成为示范校,所以仅仅是在准备材料上下点功夫,而没有想到如何利用评估的契机,促进学校各方面的改进与发展;某些学校热心于参与示范校评估,是希望借此机会争取更多的教育投资,同时在评比后可以以示范校为招牌,谋取更大的利益与发展空间。为此而积极参评,花大力气进行硬件建设,软件的发展则常常被忽视;大部分一般学校,知道不可能成为示范校,干脆就不申请参评,即使勉强接受上级评估,也是消极应付,走走过场,敷衍了事。
3.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教育布局出现失衡迹象
示范校因为其各方面的优越性,吸引了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当地最优秀的教育资源的集中地,也就更成为众多学生的首选学校,导致许多学校生师比远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出现了许多超大规模班级。而一般的学校中,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学生数减少,学校规模日益萎缩,学校生存困难,教育教学水平下降幅度更大。如此,使优质教育资源只集中与扩大在示范校校园内,而不是在区域内扩大,教育布局出现失衡倾向。
二、发展性评估理念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需求
发展性评估在20世纪70年代为西方关注,90年代进入中国,21世纪初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发展性评估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充分尊重学校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校发展过程进行评估,以评估促进学校发展。发展性评估不是一种评估模式,而是一种评估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框架下,有若干种模式可以探讨。江苏进行星级高中评估,北京在评估的指标中加入学校自主评估内容,上海试行等级评定,等等,这些评估的标准、方法、指标、方式、名称都各不相同,但都有发展性评估的影子。发展性评估的发展性,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评估目的:促进所有学校在各自基础上尽快发展
每个学校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基础与发展空间,在不同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与办学方式。发展性评估不再为全体学校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校,而是在承认学校差异的基础上,试图用不同评估标准去评估不同层次的学校。发展性评估的目的是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意识,促使学校在校内逐渐形成一个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提高学校主动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解决自身问题、应对内外部环境提出的挑战的能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估主体:以学校为主,引入社会评估力量
学校拥有评估的自主权。发展性评估过程,是让学校先对自身现有的办学水平做出诊断,评估学校的发展状况,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将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在一段时间之后,再与学校共同评估其发展状况。如此一来,学校成为评估的主体,学校评估不再是上级强加给学校的任务,而成为校内每个人的责任。学校自主设定发展目标,组织实施评估,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在达到国家规范性评估标准的基础上,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优势领域和薄弱环节,关注自身的纵向发展,而不仅仅是进行横向比较。
社会评估机构成为学校评估的新生力量。对社会评估的理解,一种是纯民间的、非官方性质的社会评估,其评估主体是有一定权威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另一种理解是半官半民性质的社会评估,是由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聘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协同教育界对学校的教育工作及毕业生质量进行的评估。这类评估由于较少行政干预,气氛宽松,收集到的信息比较真实,结果亦比较客观。一些实行教育分权制的国家,如美国,就以这种社会评估方式作为保证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目前,在我国,实行中介机构评估的地方还比较少,但已有一些地方开始运作。如四川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始尝试用社会中介机构和调查机构来评估区域内所有的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家长开始参与教育评估。作为教育的“投资者”与“消费者”,家长理应成为评估的重要主体。对于家长的评估,需关注,也需引导。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等社团组织,组织和引导家长对学校进行评估。
(三)评估手段:增量评估为主
发展性评估特别强调对学校进行定性评估。通过定性评估,对学校现实情景进行深度分析,获得对学校现状的清晰、客观认识,学校发展性评估不排斥定量评估,但定量评估为定性评估服务,通过定量评估,为定性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以便于更好的剖析学校。
价值附加评估最初主要指向的是学生,通过分析学生的各种表现来判定教师、学校对学生表现的影响。它是通过学生的绝对发展,即学生的现有表现与原有表现相比对学校进行评估的。价值附加评估的核心就是增量评估,它关注的是在一段时期内,评估对象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幅度有多大;而不是在一段时期内,评估对象在群体中的排名情况。这样一来,学校自身与自身相对比,学校有了发展的信心与动力。
针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学校,发展性评估给出了不同的指导性最低发展标准,按此标准指导学校进行评估。这使不同的学校在制定自己的发展指标时,有了明确的可以达到的奋斗目标。这体现了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教育条件的人群之间存在极大差异的情况下,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教育的一种评估战略。如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中,将发展评估分为3等7级。所谓等,依次为A等(发展快)、B等(发展较快)、C等(发展一般);所谓级,是把发展现状分为7级,依次为特级,示范一级、示范二级,规范一级、规范二级,合格一级、合格二级。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申报评估等级、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申报评估等级,可从3套评估指标体系中,任选一套使用,也可以其中一套评估指标体系为主,另选其余两套指标中的几个B级指标使用。这里的等级评估不同于以往的鉴定性评估,其主要目的是要让被评估学校客观地了解学校目前的发展层次与水平,理性地分析、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
(四)评估过程:重视引导学校进行改进
以发展为导向,以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学校发展规划”为学校评估主线,把学校评估过程与学校发展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评估方案对评估指标的完整性和评估标准的精确性不作过多要求,而更多的关注引导学校围绕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理性地反思和调控学校发展中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等环节,不断调整学校工作策略和目标,使每一次评估都成为下一次学校发展的基础和目标,成为促进学校发展,实现发展目标的动力。
三、对学校进行发展性评估的初步构想
影响学校发展有几个重要因素:学校资源状况,学校文化状况,学校管理状况,教师发展状况,学生发展状况。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从发展性评估的理念看,在现代学校发展中,要对学校文化给予充分重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是学校发展性评估的重要目的,应对其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给予充分关注。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直接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发展性评估要从促进学校发展的角度,对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给予积极关注。影响学校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来表示。
图1:影响学校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及其间关系
(1:学校资源;2:学校文化;3:学校管理;4:教师发展5:学生发展)
(一)资源配置评估
对资源配置进行评估,应从这样几个角度进行:
1.关注现有资源的数量、质量与结构
评估范围包括: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如一般学科教师数量与专业化程度,特殊需求教师配置情况,管理人员数量与职业化程度等;教学资源配置情况:如现有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配置情况,特殊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配置情况等;课程资源配置情况: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设置情况,课程结构与学生发展的适用性情况等;学校组织情况:如学校各中层组织的设置情况,教师社团与学生社团的数量、类别与活动情况等;学校外界资源拥有情况:如社区内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情况,学生家长资源,本校毕业生资源等。
资源的数量与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许多学校在进行示范校建设上,一直有一个误区,似乎规模越大的学校越好。现在这种大规模学校所导致的管理上、教育教学上等多方面的弊端,已逐渐呈现出来。因此,在对学校资源进行评估时,一定要避免盲目追求数量上的误区。
2.关注资源的增加情况
关注资源的增加状况,要关注其已经增加的数量和结构,以及需要增加的数量和类别。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学校,在一个建设周期内资源增加情况的关注点应有所区别。如对于一所发展基础薄弱的学校,关注其所增加资源是否是学校目前发展最迫切需要的资源。对于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学校,则应该关注其所增加资源是否使其资源结构更加完善和合理。
3.关注资源的使用情况
资源紧缺与闲置并存,是当前学校管理中的一个怪圈。有些学校投入巨资建起语音室、微机室、体育馆等等,却没有合理利用,甚至闲置,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样品,这种状况亟须扭转。关注资源的使用情况,可关注使用的人群分布,被使用的频率,使用的效果。
4.关注资源的辐射性
其一,关注其地域上的辐射性;其二,关注其时间上的辐射性。也就是分析学校资源会对校内外的团体及个人产生那些影响,会对学校的未来产生哪些影响。这需要分析现有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优势资源与弱势资源。实际上是对资源状况的质性分析。
(二)学校文化评估
学校文化评估,实质上是指导学校进行文化管理。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全体学校成员或与学校有关的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为社会以及全体学校成员公认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及其活动结果的总和。对学校文化的评估应关注以下几点:
1.评估学校文化现状
文化在学校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精神形态的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管理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具体形态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信息文化等。评估学校文化现状,可从这些角度进行分析: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文化;其中的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是什么;其中的主流文化是什么;现有文化对未来的学校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2.评估文化的管理方式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变化的,也就是可以管理的。发展性评估尤其关注学校是如何对学校文化进行管理的:管理的理念与规划是否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管理的方法与途径是什么,是否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管理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感受与变化。
3.评估其未来文化发展方向
即这种文化会向着哪个方向发展,促进其变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种走向是否继承了学校的优秀文化,是否符合学校发展需求和大部分组织成员的意愿;组织成员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感到适宜和认同。
(三)学校管理评估
对学校管理的评估,是评估的重点,也是难点。其实质是对学校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对此,我们可以从管理者、管理机制、管理效率等多方面进行。
1.对管理者的评估
学校管理是全体学校管理人员共同活动的产物。在对学校管理能力与水平进行评估时,应先从学校管理者的能力与水平评估开始。学校管理者,不仅仅指各中层组织中担任管理工作的管理干部,也包括校长与其他校级领导。对管理者的评估,应与普通学科教师有所区别,主要关注管理素质,管理经历,处理日常事务的效率、过程与效果,与上下级沟通的深度与广度,各相关人员对其管理能力的反馈。
2.对学校主流管理理念与风格的评估
评估学校主流的管理理念与风格时要关注这种理念与风格是什么,其外在表现是什么;这种理念与风格是怎样形成的;是否符合学校现实发展的需求;其对学校未来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在不同层次与发展背景的学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在学校中提倡不同的管理理念。
3.对管理制度的评估
发展性学校评估在关注制度的健全性的同时,更关注制度的预防性、人文性、操作性、有效性。对制度的落实情况的评估,应是学校制度评估的重点。
4.对管理效果的评估
全体师生对管理的满意指数,在校园生活的适宜指数;完成一项工作的时间长度;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社会相关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评价;管理人员自身对管理工作的评价,都是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的角度。
5.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过程评估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往往集中反映一个团队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在学校发展性评估中,要关注:(1)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学校内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如火灾、水灾、煤气泄露、房屋倒塌、食物中毒等等类型的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过相应的灾害预防教育;在管理中有没有相应的预防制度、应急预案、应急设施、危机处理团队。(2)事情发生后,是如何应对的。不只关注处理结果,也关注处理过程。关注处理过程中各类人员的表现与合作程度。(3)各相关团体对事件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反映。
(四)教师发展评估
发展性学校评估强调让学校内“人人都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关注教师的发展。评估重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全体教师整体结构的评估。尤其重视对教师结构的发展变化状况的评估;教师个体专业化程度的评估。关注教师个体的变化及其原周;关注教师的未来发展。多元评估。评估主体尽量多元化,使领导、同事、学生、教师自身都参与到对教师发展状况的评估中来。
(五)学生发展评估
从促进学校发展的角度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对学生现状进行评估。学校发展性评估中,更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将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策略、人际关系、社团组织情况、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
关注学生变化情况。学校发展性评估中,强调对学生进行增量评估,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幅度,更关注引起学生变化的原因。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积累,达到哪一个层次水平;学生学习能力是否发生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心理健康程度的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学生在班级中的人际交往状况,其交往的深度与广度;老师、同学、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对学生的评价。
关注特殊学生。发展性评估关注学校是否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对特殊群体的发展尤其关注。如关注学校对特长生、早慧生、后进生有无相应的培养和指导计划,如何培养的,效果如何等。
关注家校联系。发展性学校评估对学校是否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教育合作关系给予高度关注。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评估关注家校联系的组织形式、联系的频次、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有效性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