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探索与实践
哈尔滨市公滨小学 张莉莉
以前对“科研”这个词比较陌生,对“科研课”更是“雾里看花”。“十二五”期间,我校申请并立项了课题《合理处理生成性资源 构建优质课堂》,经过几年学校课题组的引领和学习,再加上我们四学年也向学校申报了子课题《对于拓展策略和追问策略的研究》。现在的我对“科研的实质”才有了深刻的理解,体会到只有研究“小问题”才能诠释“大方向”。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要把个体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过程,真正地达到教师、学生、文本、编者的四重对话,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而不是琐碎地连环问,要整合语文问题,在设计本节课是,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学策略:
一、抓住重点词语,培养学生理解英雄人物形象
学习一篇课文学生不会抓住落脚点,不会揪住一个词细细地品读,因为学生还小,他们没有足够地能力来鉴赏。这就需要老师整合课文,把“长文变短词”,教师对于文本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才能捕捉到文中那些耀眼的“星星”,把这些词语才能连成画面,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的语言表述就像给课文点缀了许多的批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识词
(1)引导学生读出词语的意思、画面和情感
(普罗米修斯 遭受 鹫鹰 啄食 肝脏 赫拉克勒斯 挽弓 砸碎 锁链)
读这两组词语时采用追问策略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读砸碎这个词时,你是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读出词语的意思来。这样每组词语都适时适宜地点拨这样的方法。
(2)概述课文主要内容,抓住叙事要素
先让学生想课文讲述了在普罗米修斯和众多天神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给一段时间默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随机提炼板书:取火种、受惩罚、获自由。教师导向性评价:像这样抓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然后把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连起来,就很好的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给学生一个把手,这样就把复杂变简单。
2、潜心研读,细嚼文本,感悟画面
让学生感受普罗米修斯两个受苦的画面,谈谈体会和感受,哪些细节?哪些字眼?深深的刺痛了同学的心。教师预设拓展策略:学生谈到“尖利的嘴巴”时,教师追问用那尖利的嘴巴那是在哪是在啄呀,那像一把利剑一样在撕扯着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呀!
通过课文学习的深入,画面感的逼近,教师三个有梯度地追问: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普罗米修斯?同时三次的人物形象也是不同的,通过课堂的实施,这样的预设效果达到目标。一次:善良、勇敢;二次:坚定执着;三次:伟大!每一次英雄人物形象更加高大,而不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配合课堂的填词,英雄形象根植心底。在几次试讲的过程中,也有第一次就出现“伟大”的普罗米修斯,教师再导向性评价哪里能看出他的伟大,再把学生带回本文。
二、学以致用,让学生自“渔”,让语文课堂充满灵动的“活”性
学习语文光有慷慨激扬的感情和声情并茂地朗读是不够的,这样是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但是文笔功夫的火候还是不足,于是我在学生的情感最高涨的时候设计一个小练笔:课文学完了相信大家对故事中的许多神话人物记忆犹新。再次齐读天神的名字,相信你的感觉会不一样。 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笔, 选一位天神的名字,动笔写一写,他做过的事,用巧妙地语言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但不要出现这位神的名字,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孩子写完之后再展示读,这样学生的体验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切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给学生一个触点,让学生有感而发,达到愿于写,乐于写,爱于写。
三、在生命化教育理念下,抓住语文点,才能嚼出真文字
本节课我在设计的主旨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神性与人性,深入英雄形象的内心世界。在教学内容上,不是着力渲染残忍的画面,而是让学生进行回旋往复、层层深入地品读与讨论。在教学策略上,不拘泥于零散的语言文字,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通过不同角度的审视与思考,力求使这节课呈现一种大气象。
总之,本节课的探究与实践,也是我成长的足迹,“高效课堂”是我的奋斗目标,“科研之路”是我的前进方向。
论文作者:张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7
标签:普罗米修斯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词语论文; 画面论文; 能力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