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 要:贯彻新课改的要求需要设法“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坚持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激活 思想品德课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如果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毫无兴趣则课堂的效果在哪里?思想品德课是枯燥的,大道理一套又一套,对学生来讲似乎所少一种天然的吸引力。思品的学习并不能死拼——让学生没头没脑的死记硬背,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只能白白耗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资源,面对这种现状新教材已经做出了方向性的指引,教材的内容开始由旧变新,由理论化、单一化变生活化,由静变动。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具体操作中要让思品教学魅力无限,吸引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为。要在同样的时间成本下追求更大的教育效益,政治课教师必须在如何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教育理念、思想根源上给课堂注入活力
教师自己转变理念,敢于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传统意识中的政治课堂,一般是老师讲道理、分析,学生听,然后背诵,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学生被动学习、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然课堂不容易生动活泼起来。
要激活课堂,应该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宜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求知中培养能力、激发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父亲带着三岁半的儿子回家,小孩要求自己开门,父亲满足了孩子的要求,把钥匙递给孩子说:“你试试吧。”孩子接过钥匙看了看,又看了看钥匙的孔的形状,并在一串大大小小的钥匙中去选择,然后试着找一把钥匙插进去……孩子整整花了三十五分钟时间终于把门打开了。在整个过程中,孩子积极主动地观察、选择、尝试最终获得了成功。孩子的父亲并没有手把手教孩子用那一把钥匙、怎样操作,他只是不断地鼓励“oh,good boy try!”和引导等。这个孩子开门的过程中内心充满热情与激情,成功后心中充满了快乐,我们的课堂也需要像这位父亲一样的老师来主持,这是课堂充满活力的根本。
二、从内容上充实课堂、激活课堂,给课堂注入活力
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社会现实,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社会生活、现实状况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仔细分析教材内容与现实的联系点,引导学生把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的理论、观点和现实生活进行类比、联系,把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与教材知识点对应起来,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枯燥的理论观点形象化、直观化,达到深入浅出地理解教材,增强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会使思想品德课堂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社会现实不仅是学生身边看得见听得见的事务,借用各种材料充实课堂,使课堂生动活泼。例如,学习知识就是财富时,通过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出了故障,请德国的电机专家史坦敏茨来诊断。只见他看看转转写写算算,两天两夜后,他在电机顶部划了一道线,让修理工在此处拆掉16匝线圈。故障果然排除。事后,史坦敏茨要价10000美元,在付款单写到:“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9999美元。”
三、从形式上、教学手段上给课堂注入活力
注重趣味性、生动性,激发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下进行课堂学习。
1.运用生动、形象、精彩的教学语言,激活课堂,给思想品德课堂增添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生动、形象、精彩的教学语言可以激活思维,激发兴趣,尤其在容易枯燥的思想品德课中更是如此。如:巧设精彩的课堂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科教兴国战略时,设计导入语“父母上学,天寒地冻走夜路,晚上点灯与蜡烛,两个鼻孔黑乎乎;我们上学,天寒地冻有煤炉,国家两免又一补,走向科教兴国路”,一句话,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从生活到教材,把学生吸引向本课的中心,生动风趣。
在课堂讲解分析中,语言更要准确、精炼、生动,富有启发性,灵活运用比喻、举例子等修辞手法,恰当使用成语、格言、自创词汇等使教学语言丰富多彩,用教师的机智、幽默加深理解,激活课堂。
2.恰当、适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增添课堂的活力,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多媒体将各种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教材内容变得直观、可视、可听、有趣,克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任何事物都是有度的,运用多媒体也要注意适度恰当,不能滥用。
四、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思想品德课具有时代性特征,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
联想起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待父母的一幕幕,有的学生因母亲的唠叨而心烦;有的学生因父母管教太严而反感;有的学生因父母的平凡而嫌弃;有的学生因父母的残疾而自卑;有的学生因自己的任性而与父母顶嘴……通过讨论与讲述,学生深切地感悟到母爱如海洋的浩瀚、父爱如高山的深远,纷纷表示要在生活中关心、孝敬、深爱他们。最后歌曲《母亲》使本课达到了高潮,此时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精心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更容易唤醒学生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憧憬,激发出学生心底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要求,启迪学生对问题的自发质疑和求知欲望,使整个课堂到处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和彼此的理解和接受,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过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
五、巧设活动情境,指引学生主动体验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要使学生学得好,关键在于使学生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就是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
六、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同时也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初中各学校都建有微机室或电教室,互联网络高效、敏锐的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为此,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运用的基础知识和课件的制作方法,着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总之,教学无定法,因此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只要行之有效,就可尝试探索。但概括起来就是要多总结、多思考、多研究、多积累、多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起来如囊中取物,运用起来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孔企平 钟启泉 崔允 张华 论学习方式的转变[M].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7-258。
[2]肖川 钟启泉 崔允 张华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8-269。
[3]王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9。
[4]邵瑞珍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79。
论文作者:李彩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教师论文; 生动论文; 情境论文; 孩子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