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主体意识的特征与超越_市场经济论文

当代中国人主体意识的特征与超越_市场经济论文

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特点与超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中国论文,民众论文,主体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5-0100-06

民众主体意识的高度自觉和全面进步,可以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引领方向,因而构成了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考察主体意识及其社会作用、形成条件,追寻东西方民众主体意识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梳理与审视当代中国民众的主体意识特征,以促使其实现适应时代发展的进一步超越,这对全球化背景下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而言,无疑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主体意识的形成条件与社会作用

主体意识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作用、价值、需要、追求、特点等方面的自我意识和综合认识。作为一种主体性认识和自觉意识,个人主体性意识的自觉及提升,关涉其是否具有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能力,以及能否发挥自身的独立性、主动性、自觉能动性和自由创造性,因而是其能否实现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对一个民族而言,民众主体意识的自觉和全面发展,也与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往往构成了民族发达兴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成为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具体而言,主体意识的自觉和提升之所以始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其一,它能够使人们理性地、自觉地意识到自身的使命以及社会进步的方向和目标,进而能够合理地指导人类的实践行为;其二,它能够规范、引领民众的道德行为,并对不良行为及时起到制约作用,换言之,能让人们自觉意识到什么事情可以干,什么事情不可以干,从而能时刻使主体的行为符合价值规范;其三,它在为实践提供导向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使得人们不停留于满足现状的状态,而是激励人们不断开辟新的未来。

因此,梳理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特点并使其实现进一步的超越,便成为一项不能回避的时代课题,这首先需要我们对主体意识形成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发现,主体意识根源于人所具有的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对象化、能动性、创造性、目的性、批判性以及超越性等方面的自觉本性。

其一,实践构成了主体意识形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这表明主体意识不是自发生成的,而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同条件下的人类实践,具有独特的实践形式,相应地也会形成不同的主体意识。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饮食、居住、衣被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这种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和首要前提。而众所周知,实践具有对象性、创造性、目的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特征:实践是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桥梁,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把主体的思想、观念转化为直接现实的外在对象,而精神活动仅仅是主观性的活动,它不可能改变客观现实;实践是一种能动性活动,它总是人类以一定的手段,有目的地改变外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在此过程中使人的目的和意志转化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实践本身是对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种种现象的批判和超越,进而使未来能更好地变为“为我”的存在。因而在实践过程中,处处体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否则会导致失败,从而从中升华出一种科学精神;而成功的实践离不开价值追求和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使人们认识到只有遵循价值尺度,升华出从人出发,关心、爱护人,对人负责的精神,才能开辟崭新的实践未来,进而体现出一种价值尺度,从而从中升华出一种人文精神。人的主体意识正是在人类的实践过程中才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其二,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社会发展状况,构成主体意识自身特点形成和演变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在总结和概括人类社会的实际历史进程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三大历史形态:“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4]。指出从人对人的依赖性转变到人的独立性,这仅仅是人的自由实现的第一步,还需要超越对物的依赖,实现真正的自由个性。“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5]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因而出于必需和外在目的的劳动,这个领域就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上述分析中实际上正确指出了人类主体意识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内涵。

由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具有独特的实践形式,而不同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环境,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类主体意识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点。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就时代特征去追索主体意识的特点及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代,主体意识的发展既体现了历时性特征,也始终遵循着一种批判和继承关系。比如就西方社会而言,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从人与物、人与神不分,到人类对世界的本源的探求,进而明确自我身份认同,带来了主体意识的初步确立和人类智慧的飞跃;而到了中世纪,宗教主宰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了人的宗教异化,这实际上是现实人格异化的反映,继而催生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人的尊严的倡导,以及理性的恢复和人的主体性的彰显。但在自然经济时代,人们的平等、自由、法制意识尚不完善,专制统治成为维系社会运行的主要制度,社会分化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两个阶级,所以自我牺牲、自我忍受便构成主体意识的基本特征;但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虽然人的个性以及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法制意识得以凸显,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导致了以金钱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确立,导致了利己主义盛行,以及自我发展过程中人受金钱奴役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合理化,人的主体意识才将实现进一步超越,才能扬弃利己主义,进而体现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就中国民众主体意识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的长期封建社会中,道德引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举考试成为个人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人们须按照社会伦理纲常来约束自己,名教思想、等级观念的深化使得民众的主体意识被严重遮蔽;中国的五四运动,掀起了批判孔家店的文化革命,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失的“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资源;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三座大山的被推翻,民众主体意识大涨,无私奉献、自我牺牲、集体主义成为当时主体意识的写照,但也一度出现了主体意识不完善、非理性、个人崇拜以及目无民主法制的现象。根据上述主体意识形成条件的分析,可以看到“文化大革命”及其根源,就在于民众的个人崇拜等不成熟的主体意识提供了“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土壤,而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导致的民主、自由、平等、理性主体意识的缺失,又成为党和毛泽东晚年错误在民众中的土壤。我国民众主体意识的自觉其实是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渐明晰的。因为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才起作用,人与人才能在经营地位中实现平等,企业的经营才能自主决策;经济实践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遵守法律法规,从而促使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形成;同时,民众的参政议政、网络监管等实践也使得民主意识取得巨大的进步。

追寻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历程,促进东西方先进文明的相互借鉴与影响,使主体意识达到全面自觉和提升,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吸收西方先进文明中的有益成分,使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达到进一步的超越和升华,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这更是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市场经济呼唤着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引领着具有时代特色的主体意识不断形成。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民众要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按规律办事,做到以人为本;完善民主法治建设就要求民众要有自由、民主、平等的主体意识;战胜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要求人们要有实践精神。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构成了中国民众主体意识发生重大进步的重要社会历史条件。

二、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基本特征

了解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基本特征是实现其进一步超越的重要前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左”的思想进行了彻底的反思批判,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进行了及时的“补课”,补上了市场经济这一课,认识到市场经济仅仅是一种经济运作手段和形式,它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结合,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而由于中国没有经历残酷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就已经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这样既避免了原始积累带给民众的剥削与压迫,更提升了民众主体意识。加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深入拓展,中国民众的主体意识逐步进入成熟和理性时期。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全球化时代催生的全球视野和人类意识、网络文明的发展导致的新的参政议政途径等等,实际上成为影响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重要因素。与此相对应,可以看到在当代中国,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崇尚理性的批判精神、追求卓越的超越精神以及自立自强的实践精神,则构成了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基本特征。

1.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如上所述,实践本身就具有两个尺度,在实践中按科学规律办事体现出一种科学精神,在实践中按价值规律办事生发出价值关怀维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众所周知,马克思哲学的智慧突出表现在,它反对抽象地谈论人和社会,强调对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的解放规律的探讨,要从现实的前提出发、从实际活动的个人出发,因而马克思恩格斯所谈到的人既不是抽象的人或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6],而是处在现实中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与唯心主义者把历史理解为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以及抽象的经验论者把历史理解为一些僵死事实的汇集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要揭示现实的人的能动的生活过程。因此马克思哲学认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7]可见,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品格,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拓展的过程,更是实事求是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并化为实践的过程,这突出表现在,我们始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对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科学的定位基础上,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蓝图,而不是从理想状态、诉诸某种意志的力量去进行现实社会的建设,因而才使得我们在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使中国民众的科学精神及其意识的不断提升趋向成熟。

2.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致力于人的现实解放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对人的自由及其实现的关注贯穿了马克思哲学探求的始终,无论是马克思青年时期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还是《博士论文》或《巴黎手稿》,无论是他思想成熟时期完成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还是《资本论》或《人类学笔记》,都无不饱含着对人类解放、自由和权利的执著追求,无不饱含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尤其是对无产阶级的深厚感情的表露,一句话,无不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8]。可见,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维度和基本品格。追溯马克思哲学的形成轨迹不难发现,马克思哲学虽然在哲学致思路上通过颠覆传统西方哲学完成了其哲学革命,但它却并未抛弃西方人文主义价值传统,但毋庸讳言,在人类思想史上把人的自由和解放作为自身主题的哲学家不乏其人,马克思哲学之所以真正超越了这些哲学流派,关键在于它以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来获取现实的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科学路径,进而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马克思哲学视阈中的以人为本,实际上着眼于人的主体地位的彰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它把具体的、现实中的并承载特定社会关系的个人而非简单抽象的“人民”作为理论对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现实社会矛盾之产生根源的把握,才能真正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通过推进社会关系合理化来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它摒弃了传统西方哲学以抽象理性或绝对精神界定人的本质而获得发展和解放路径的哲学运思方式,为人的解放找到了真正科学的实现路径,从而使其鲜明的政治原则和立场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并得到了他们真心实意的拥护和认同。而在30多年来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特别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本身就要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参政议政的主体意识深入人心,这一伟大实践的历程凸显了“以人为本”思想及其价值诉求在当代中国不断得以实现的历程。

3.崇尚理性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表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结合世界形势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了中国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拉开了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从把国家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从突破社会发展姓“社”姓“资”这一阻碍我们多年的理论误区,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从突破所有制问题上“公”“私”观念的僵化理解,到公有制实现形式获得重大突破,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和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体现出人们的理性与科学观念的深化,因为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获得成功;体现出以人为本、自由平等观念的深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应对世界的挑战;激发了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让人们更加充满爱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和价值诉求。特别是,理性意识的彰显实现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有力反拨,完成了对个人崇拜等非理性意识的超越,体现了对历史实践的深刻反思,显示了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不断成熟。尤其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致力于实践目标和价值指向的有机统一,体现出了崇尚理性的批判精神。而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实际上就是在不断批判僵化思维和僵化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诉诸理性的精神而逐渐取得辉煌成绩的。

4.追求卓越的超越精神。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成熟,始自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因为改革开放本身就要求创新,反对因循守旧,这一过程必然带来追求卓越的超越精神在民众中的深化和普及。我们知道,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就体现为对传统西方哲学以及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因为前者仅仅把人的解放的实现停留在理性和逻辑的完善上,后者却“见物不见人”。崇尚超越精神是马克思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真实写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表明,实现对僵化思维模式的超越,进而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思想动力,这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

5.自立自强的实践精神。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就是中国人民追求自立自强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基础薄、底子差、无经验积累、无先例可借鉴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及其发展模式,种种成就的取得,实际上是在逐步告别计划模式的过程中取得的,特别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等靠要依赖思想的超越过程中,自立自强的实践精神得以逐渐深化。

三、对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超越

对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超越是时代的呼唤。因为其一,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要求人们树立平等、独立的意识;其二,这是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改革本身就是破旧的过程,必然要求人们树立创新的意识;其三,这是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改造世界的要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精神是人的本质的要求。总之,当代社会发展要求我们把改革创新确立为时代的核心价值,把时代精神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继而升华出新时代的中国民众主体意识,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向和精神动力。

就此而言,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经历了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近代中国又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现代化始终建立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基础之上,特别是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完善过程之中,因此当前中国民众主体意识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弘扬理性和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漫长。突出表现在近年来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基层农村相信神灵的现象还很普遍,把自身的未来交给神,实际上违背了能动和创造精神。同时主观臆断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长官意志也在公共政策领域不断凸显。第二,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过分关注发展的技术化层面,因而在取得经济生活改善的同时相应地却忽视了责任意识和价值观的塑造,人们在加深了对物质世界的依赖的同时导致了精神上的空虚,使得自身责任、价值观的缺失,以及爱心的缺乏与拜金主义盛行等现象屡见不鲜。第三,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现象仍大量存在,由于过分诉诸情感和意志的力量,使得人们不能处理好道德、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社会矛盾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得到缓解。第四,长期的封建社会传统,使得故步自封、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还大量存在,因而很难从容应对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竞争挑战。第五,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建设实行了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特别是经历了激情飞扬的革命理想主义时代之后,人们等、靠、要的思想和意识还根深蒂固,已经成为改革发展的重大阻力。

因而可以说,中国民众先进主体意识的养成仍面临相当大的传统阻力。而通过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文化批判倡导崭新文化,完成新时期价值观的提炼、概括和塑造等等,才能促进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超越,进而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就需要解决好如下几方面的重大课题。

1.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建国后两个30年的社会发展,在总结其中的经验、反思其中的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充分认识到,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中国进一步走向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既打破了“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思想,提高了社会发展的效率,又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进而保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既能鼓励整个社会的持续的创造性,进而为社会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又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它必将使自立、自强、民主、法制、公正、价值、自由的主体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民众的意识自觉,进而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就,再过30年势必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因而很有必要从中提炼出独立、平等、自强等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价值理念来对民众进行教育,从而培育中国民众先进的主体意识。

2.文化批判。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塑造符合时代要求并能促进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则是文化发展的使命和进步的表征。而文化批判则是文化进步的重要路径之一,回顾中国百余年来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时代精神的塑造始终伴随着文化的批判,正是五四运动对三纲五常等封建文化的批判,才使得以科学和民主为特征的进步价值观深入人心;正是新中国对资本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批判,才巩固了民族凝聚力并明确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正是改革开放对僵化的计划经济价值观的批判,才促进全国人民创造力的迸发。必须指出,文明主要指人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包括科技、政治制度等),作为一个中性概念,它不体现阶级性;而文化核心是价值观,表现为以文明为载体的人们的存在状态、思维方式以及实践模式,它却具有阶级性,特别是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有着明确的价值指向。毋庸讳言,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形成了民众的自闭守成意识,特别是在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中,“长期生活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们,在行动上倾向于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而在理论上则倾向于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9],而中国现代化的非内生性以及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又使中国民众受到了金钱崇拜和权力异化等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这些虽然是中国民众旧主体意识的表现,但其影响尚不能说已经完全绝迹。而文化是主体意识的重要表征,因此彻底超越带有封建色彩以及资本主义色彩的旧的文化,开创社会主义的崭新文化,这是培育新时期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关键。

3.新时期价值观的提炼、概括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民众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民众能否对这种主体意识有一深刻了解和明确认识,并养成这种主体意识的自觉,关系到民众能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因此完成新时期价值观的提炼、概括和塑造,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就此而言,继承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仁爱、勤劳等优秀价值因素,创造性地借鉴西方文化所倡导的独立、自由、公平等价值诉求,这无疑对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和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形成中国民众的先进的主体意识,进而促使中国民众强大的精神力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4.通过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国民族主体意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球化背景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特别需要我们养成人类意识、全球意识、生态意识的自觉。具体而言,其一,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科学与人文是人和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维度,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将使人和社会陷入片面发展;其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确立生态意识,这是关乎我们生存的重大问题;其三,和平是世界的主题,人类的共同发展不是通过战争与冲突实现的,它是通过协商、对话与理解来最终实现的,因而人类意识的自觉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前提。

标签:;  ;  ;  ;  ;  ;  ;  ;  ;  ;  

当代中国人主体意识的特征与超越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