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青 刘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强化营养对老年危重病患者免疫调理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5日—2018年4月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危重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标准营养支持;B组40例,采用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C组40例,采用谷氨酰胺与生长激素强化营养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病情评分和血糖变化。结果:C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与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在老年危重病患者中采用谷氨酰胺与生长激素强化营养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病情,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谷氨酰胺;生长激素;强化营养;老年危重病;免疫调理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169-02
我院将120例老年危重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比较,分别采用标准营养支持、谷氨酰胺营养支持、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激素氧化营养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5日—2018年4月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危重病患者,所有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Ⅱ)评分均为16~28分;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的人白细胞DR抗原(CD14HLA-DR)表达不足30%。排除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40例,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8.64±5.32)岁;入住ICU病因:29例脓毒症、7例大手术后、4例创伤;基础热量(109.54±15.37)kj·kg-1·d-1;B组40例,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9.23±4.58)岁;入住ICU病因:30例脓毒症、4例大手术后、6例创伤;基础热量(112.24±14.36)kj·kg-1·d-1;C组40例,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9.62±3.47)岁;入住ICU病因:26例脓毒症、9例大手术后、5例创伤;基础热量(108.82±15.03)kj·kg-1·d-1,综合比较三组老年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采取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以及液体复苏之劳,通过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若有必要,则采取血液滤过与机械通气治疗。
A组患者通过标准的营养支持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谷氨酰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191),质量分数:10%,静脉输注,剂量:100mL/d,并辅以等热量与等氮量的营养支持;C组患者采用谷氨酰胺与生长激素强化营养治疗,谷氨酰胺用法用量与B组相同,肌肉注射生长激素(长春金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63031),剂量:10U/d。所有患者连续治疗2周[1]。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三组患者的病情评分(APACHEⅡ与MODS)与血糖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与血糖比较,见表1。
3.讨论
免疫营养指的是通过特殊的营养素调理患者的免疫状态,是临床治疗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方法。老年危重病患者本身免疫力较差,在经受大手术、创伤打击和严重感染后,很容易伴有免疫麻痹症状,进一步加重感染,造成MODS,甚至导致死亡[2]。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营养要素有谷氨酰胺与生长激素,单独用药治疗老年危重病患者,效果理想,但二者联合应用的报道相对较少[3]。
我院通过研究发现,在老年危重病患者中采用谷氨酰胺与生长激素强化营养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病情,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具有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康健,秦惠.谷氨酰胺对老年患者脑卒中后的营养代谢和肠道耐受性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5):78-79.
[2]韩维嘉,孙建琴,王一倩,等.含不同剂量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老年危重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5):303-305,311.
[3]韩维嘉,孙建琴,韩瑞平,等.含不同剂量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在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3):149-153.
论文作者:黄小青,刘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8
标签:营养论文; 危重论文; 生长激素论文; 酰胺论文; 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病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