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意蕴论文,当代论文,生态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生态文明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
自我国政府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学界围绕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持久的学术讨论。现有的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普遍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向的关键是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要实现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摈弃现代性的价值观,代之以一种新的价值观,即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制度、生产方式、经济增长模式的生态转向都决定于人们价值观的转向,生态文明的革命说到底是价值观念的革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这些研究成果正确地强调了从伦理学层面对生态文明进行价值批判性反思的重要性,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必然蕴含着价值观念生态转向的维度。然而,对生态文明的价值分析本身还有一个从观念出发还是从现实出发的问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① 按照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在观念与现实之间,现实是观念的根本和基础。观念来源于现实,观念的东西归根到底都是由人们的现实生活所决定的,它是现实的产物,也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②。观念来源于现实,对生态文明的考察就必须坚持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想象出发,从观念出发。如果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仅仅围绕着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念进行批判,而不去展开对工业文明的现实批判,不能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层面来批判工业文明,不能把生态文明的本质理解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超越,那么这种从观念到观念的逻辑推演而想象出的生态文明只能是一个观念层面的抽象存在,这种研究范式本身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悖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一切从现实出发,一切从历史出发,要以一种历史性的眼光,把一切放在特定的现实条件下来进行分析。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有学者深刻地提出了双重说,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双重视野:一是以适用于所有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构成了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二是以历史性为理论规定的历史唯物主义深层视野。也就是说,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必须把握两点:第一,从一般人类存在物质前提意义上的物质生产出发,从劳动出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视野。第二,要分析资本主义意义上的生产劳动,把劳动放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来进行分析和批判。“从劳动的一般人类学视野走向一定社会关系规定下的劳动,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③
从劳动出发研究生态文明,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问题上,马克思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④ 这里,马克思把劳动视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和基本条件,“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⑤。正是由于劳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因此,我们分析人类历史,首先要从劳动开始,劳动是研究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所遇到的第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的范畴,从劳动出发讨论生态环境问题,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和基本立场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劳动出发研究生态文明,还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劳动创造文明。劳动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从社会现实出发,亦即从物质生产劳动出发。在人类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劳动是最核心的概念和根本,无论是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还是我们努力要实现的生态文明,都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文明,包含着三层含义:第一,劳动创造了人。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⑥。第二,人在劳动中创造文明。文明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明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文明。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首先要与自然打交道,人类以怎样的态度和怎样的方式与自然打交道,这就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是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第一个基本关系。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第二个基本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劳动的过程既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也是人和人结成各种各样关系的过程,它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相交点和共同因子,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之间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第三,劳动是文明的基石。文明是由人创造的,而人又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创造了人,由劳动创造的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因此,劳动是人和人类文明的基石。劳动是文明的根基,一切文明必然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并通过劳动而得以生成。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表达同样要以劳动为根基,离开了劳动,生态文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研究人类文明的转向,必须把工业文明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批判性分析,这一分析首先从劳动开始。要注意把握两个层面:一是对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进行分析,二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劳动进行历史的分析。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劳动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何以会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劳动本身是反生态的吗?如果劳动本身是合生态的,那么是什么样的劳动导致了生态危机?如果劳动本身是反生态的,那么只要有人类劳动的存在,生态危机就是人类无法逃脱的宿命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对劳动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古往今来,劳动始终是哲学研究的中心议题,劳动理论汗牛充栋,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阿伦特、韦伯等很多大哲学家都创建了自己的劳动理论。其中,马克思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他所提出的劳动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文对劳动概念的分析首先从考察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开始。
二、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维度解读
要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必须深入解读马克思的著作,尤其是要深入理解马克思的两个重要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对劳动的论述。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异化理论延伸至劳动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由此,在手稿中存在着两个劳动概念:一是“实然”的劳动,即为马克思所批判的,在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劳动。二是“应然”的劳动,即与现实的异化劳动相对的“应该作为人的理想化类本质的劳动”⑦,“应然”劳动是对异化劳动的翻转,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复归。可以看出,1844年手稿中的劳动概念主要是从哲学意义上来讲的,是对“劳动究竟是什么”的一种哲学表达。之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发生了转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多地从经济学意义上来阐释劳动,他把劳动视为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说:“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⑧ 在这里,马克思把劳动理解为商品的创造者,在这一层面上,“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⑨。也就是说,从劳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这一意义上,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不能离开劳动;离开劳动,我们的衣食住行无法保障,人类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因此,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马克思在讨论劳动的二重性问题时提出的观点,是为了强调劳动的永恒存在性。如果脱离了特定的语境来解读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就会出现误读。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最为经典的表述应该是在《资本论》中讨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这一部分,马克思在撇开了特定的社会形式而考察劳动的一般性质时,提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⑩ 这一概念,深刻而准确地把握了劳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劳动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并且这种物质变换是受到人自身活动的调整和控制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作为物质变换的劳动实质上是指具体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实现的,人类从自然界提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通过物质生产活动获取的产品来养育人类,同时将人们在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向自然,最终能为自然界所接受。这种物质生产活动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这就需要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集中表达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因此,在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种种界定之中,最为马克思所重视的劳动概念是“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卢卡奇认为,正是马克思将劳动规定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给人和自然的关系引进了全新的理解”(11)。
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这一经典表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首先”二字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劳动中所碰到的第一类关系,同时表明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切关注。自然有外在自然和人自身的自然之分,劳动是人作用于外在自然并改变外在自然的过程,也是外在自然影响和改变人自身自然的过程,劳动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物质变换来实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物质变换为主要内容的,这里“物质变换”成为理解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核心。关于物质变换,美国学者福斯特、德国学者施密特、日本学者尾关周二等都非常关注这一范畴并给出了自己对“物质变换”的理解和阐释。福斯特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一书中对马克思的新陈代谢理论进行了探讨,他说:“马克思在两个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一是指自然和社会之间通过劳动而进行的实际的新陈代谢相互作用;二是在广义上使用这个词汇,用来描述一系列已经形成的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总是被异化地再生产出来的复杂的、动态的、相互依赖的需求和关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类自由问题——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被看做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相联系,而这种新陈代谢是通过人类具体的劳动组织形式而表现出来的。这样,新陈代谢概念既有特定的生态意义,也有广泛的社会意义。”(12) 施密特将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在本质方面的相互渗透和循环;尾关周二把“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命题,试图以劳动和交往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通过“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概念概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通过受制于自然的各种条件,以及人类给予这个过程的影响能力这两个方面概括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成为具有鲜明的生态学意义的范畴。(13) 也有学者指出,“物质变换”在生理学、生物学意义上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循环过程,在人类学、价值论意义上则是人向自然生成和自然向人生成的过程,并提出物质变换是生态伦理何以为善的根据,“凡是合乎物质变换的行为就为善,凡是不合乎物质变换的行为就为恶”(14) 的理论观点。
据此,可以看出,人们对“物质变换”的理解和阐释虽然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相同、相通的,那就是都认为“物质变换”这一范畴是具有生态学意义的范畴。笔者赞同他们的观点,认为物质变换是一个具有生态意义的范畴,而这里涉及对“生态”一词的理解。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在《一般生态学》一书中首次界定了“生态学”这一概念,他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关于活着的有机物与外部世界、即它们的栖息地、习性、能量和寄生者等之间关系的学科。”(15) 他把生态看作是一种关系,一种关于有机体和一切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而生态学就是关于有机体与一切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学问。今天,一般生态科学教材、工具书或社会科学文献都将生态科学概念简化为“生态科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生态的观点来看,生物和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层次和等级的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呈现出动态的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在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养育自身的同时,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以养育自然的过程,它表达了人类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养育的关系。因此,物质变换的思想与生态的基本内涵是内在契合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为主要内容,“物质变换”强调人和自然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与自然之间发生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和循环,通过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因此,物质变换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而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劳动概念本身也必然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具有生态性,这种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劳动是一种生态劳动。
三、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的当代价值
在全球性生态危机依然深重的今天,深入挖掘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理性审视,二是对生态文明的理论建构,三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意义。
自20世纪生态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对生态危机发生的诸多原因已经进行了深刻而持久的探讨,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如人口过剩说,科技滥用说、消费过度说、价值利己说、文化危机说、人性危机说等等。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视角来反思和追问生态危机的发生根源,试图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提供解决方案,应该说,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思考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笔者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内,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应当是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生态危机是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界的活动的结果,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正是由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界的劳动活动所引起的。众所周知,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对生态危机根源的追问离不开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从劳动出发研究生态文明,必然要求把劳动放在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分析来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根据前面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但现有的生态危机又是由劳动所引起的,这乍看似乎有些矛盾,实则不然。如果把蕴含生态性的劳动称为“生态劳动”,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劳动,是应然的劳动,那么引发生态危机的劳动就是在物质变换过程中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缝的劳动,是与人的本质和劳动的本质相异化的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在此,我们依然坚持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来对生态危机进行分析,因为“异化理论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哲学思考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拥有基础性的、核心的地位和作用”(16)。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发生了异化,主要表现为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与劳动过程本身相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和人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了自己对象,却反过来被这一对象化力量所支配和奴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还指认了异化劳动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本来是一体的:“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17) 这意味着,人与自然界是本质统一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是人的一部分。但是异化劳动却把人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导致的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18)。异化劳动是一种强制劳动,劳动本身的异化使得人类只有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时,才觉得自由、幸福和快乐,而在劳动时却觉得受强制、不幸和痛苦。为了满足自己动物式的欲望,人类展开了对自然的残酷盘剥和疯狂掠夺,环境破坏日趋严重,最终,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19)。劳动本来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缝,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所言,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城乡之间的对立,农村的农业人口不断下降到最低限量,而大城市的工业人口不断增长,“由此产生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联系中造成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20)。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发生了断裂,意味着人类从自然界提取物质来养育自己的同时也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自身无法被大自然所分解和还原,在被投放到大自然之后,不仅不能养育自然,反而成为大自然的毒瘤,成为污染大气、水、土壤,破坏大自然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一旦出现裂缝,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循环就会发生障碍,自然环境必然受到破坏。因此,要消除生态危机,必须扬弃异化劳动,弥补物质变换出现的裂缝,恢复劳动的生态本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人类从自然界提取的物质、信息和能量在经过劳动而产生的废弃物能够反馈自然,为自然所分解、所吸收,从而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养育的过程,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养育,即人类利用自然养育自身,同时利用自身养育自然,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养育,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的生生不息。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文明建构的关键是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缝合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裂缝,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物质变换为基础来建构生态文明,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成基础和实现路径的重新建构。当然,这里的劳动是在“物质变换”的意义上来使用的。第一,对生态文明概念的重新建构。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价值表达,是人类以合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的文明,是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还是为了自然环境的美丽,抑或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都要有一个本质性内容,那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生态文明的界定中,应该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本质内涵。只有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置于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地位,人类才能做到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生态文明的目的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实现。第二,对生态文明生成基础的理论建构。生态文明固然有观念层面的变革,但观念层面的变革基础在物质层面,在劳动,在物质变换。文明的生成基础是劳动,生态文明的生成基础是生态劳动。以劳动为文明的基础,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劳动和文明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探讨劳动的方式、目的、意义或价值、结果或效应对文明的创造作用,以及文明对劳动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劳动创造文明,当劳动被异化,创造的文明就是异化的文明。异化劳动导致生态危机,因此扬弃异化劳动,实现劳动的解放,尤其是劳动的生态解放,是消除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的根本。生态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劳动,通过对生态劳动的内涵、目的、要素的分析,提出并论证生态劳动创造生态文明的思想,进而论证建立在生态劳动基础上的文明是生态文明。第三,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在于消除异化劳动,转向生态劳动,实现物质变换。生态劳动是具有生态合理性的劳动,是能够促进自然界的稳定、和谐与美丽的劳动。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我们不仅从生态学意义来遵循物质变换的生态规律,还要从伦理学意义上将其提升为一种规范,即合乎物质变换的就是善,不合乎物质变换的就是恶。生态劳动是合乎物质变换的劳动,是应然的劳动,生态文明是合乎物质变换的文明,是应然的文明。这里,需要在今后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使劳动具有生态价值合理性和生态正当性、如何在实践中对人们的劳动进行变革而使异化劳动转向生态劳动以及如何以生态劳动来创造生态文明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深入挖掘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这一过程确认了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人类有从自然界提取物质资料以养育自身的权利;另一方面,人类也有将自己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为自然环境所还原和吸收,从而养育自然的义务。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正义。然而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等,粗放式、高能耗、重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人与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天平出现了严重的倾斜,人对自然享有的权利过多而承担的义务太少。人类从自然界攫取了很多,也排放了很多,自然资源日渐枯竭,而我们所排放的垃圾又很多不能为自然界所还原和吸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出现了断裂。垃圾成灾现象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发生断裂的最直接后果。现在处理垃圾是个世界性难题,有人预言,人类最终将生存在垃圾堆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弥补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裂缝,妥善处理好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问题,使得人类所排放的废弃物最终能被自然所还原和吸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尽量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产品,这类产品在养育人类自身的同时,产生的垃圾无害或危害极小,能够被自然所还原和吸收。第二,妥善处理好废弃物。人类处理废弃物,必须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要在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等方面敦促人们履行养育自然的义务,实现物质变换。处理废弃物,又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经过人类的加工能够被自然所还原和吸收的废弃物的处理,这需要积极发展绿色科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二是对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和不能被自然环境分解的人类排放的废弃物的处理,这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在人类社会内部建立起循环机制,努力实现物品在人类社会内部的物质变换,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综上所述,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向度内,从“物质变换”的维度来解读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深入挖掘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生态意蕴,以异化劳动作为生态危机的根源,以生态劳动作为生态文明的根基,以实现物质变换作为生态文明的关键,这对于我们今天寻求生态危机的救治方案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2页。
② 同上书,第73页。
③ 仰海峰:《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10第1期。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8—79页。
⑤ 同上书,第77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373—374页。
⑦ 张一兵:《马克思与劳动意识形态》,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⑧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卷第56页。
⑨ 同上。
⑩ 同上书,第207—208页。
(11) [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8页。
(12)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176页。
(13) [日]尾关周二:《重建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尝试——交往理论和环境思想的视角》,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6期。
(14) 曹孟勤:《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与生态伦理重构》,载《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6期。
(15) Stauffer,R.Haecker,Darwin,and Ecology,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57(32):138—144.
(16) 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参见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载《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1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18) 同上书,第55页。
(19) 同上书,第58页。
(20)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8—919页。
标签:异化劳动论文; 生态危机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工业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