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论文_张新蕾

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论文_张新蕾

(黑龙江省逊克县委党校,黑龙江省 逊克县 164499)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互相交织、互相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文化建设;新时代;重要性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前进方向,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价值体系和科学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宝贵的文化资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软实力。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含义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应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新时代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文化价值观代表了中国人民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反映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内容

(一)加强“硬件”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一要继续推进理论宣传阵地建设,同时大力推进各项重大人才工程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二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来做好工作,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主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理想信念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思想道德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必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三)“四个自信”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独创的一条人间正道,是历史作出的结论、人民作出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艰苦卓绝的实践基础上,创新发展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建立人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自信,使整个中华民族抬头挺胸屹立于世界,凝魂聚力,创造新辉煌。

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唯物历史观的重要表现。文化发展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对社会制度建构的指导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化。

2、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从党的建设来看,建设新时代文化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条件之一,它要求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之指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保证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保证党在思想理论上永葆生机活力,永远站在时代社会的前列。

(二)实践意义

1、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2、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培育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3、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要以国际视角和全局视野看待文化建设,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中华文化的全球交流和展现,共塑包容并茂的世界文化格局,助推全球范围内的民心相通,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使中华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祁述.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四个突出特点[J].行政管理改革,2017,(17)

[2]朱鸿亮 鲁宽民.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的鲜明特色[J].光明日报,2017(11)

[3]杨永恒.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使命和任务[J].行政管理改革2018,(1)

论文作者:张新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论文_张新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