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先前的数学教学方案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小学教师要重新设立创新的教学方式,针对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分析总结发现不足之处,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破除原有的不适合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相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33-01
新课程的标准要求教师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育中,一定要符合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将学生的接受力、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年龄等特点当作是教学的基础,为学生数学的教学打造出生动的、主动求学的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去学习,认知以及培养情感、世界观等。本文对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创新的教学体会。
一、充分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目的
对于学生而言,从“使用”的角度去分析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数学知识去了解世界。而对于教师而言,其职责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并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就要求教师在“使用”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去运用并理解数学的本质。所以,教师在课本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上要进行的全面地分析,从逻辑关系、情境、关系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实施的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
简单而言,教师在进行数学研究中,应该是熟悉并掌握六年级数学章节的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为学生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预设。比如,在理解一个概念的产生、应用、转化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认识有限的基础上开辟新的课堂教学。
二、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分析
当前,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应用几何、数论、代数以及数学组合等。小学六年级数学是数学内容复杂化的开始,六年级的数学不再像低年级的数学那样只是简单的内容,已经涉及几何图形的计算以及运用,并开始为初中的几何学习打基础。几何,可以教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些教师对此不重视,只关注传统的理论教学,不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积极研究小学数学设疑的方法
教好学生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并“学好”,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才可实现最终目标。本文在设疑的方法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从疑问当中设定一定的“障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怀疑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疑问”才能打开知识宝库,从而带动起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可以刺激学生思维发展,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把握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都集中在一个问题的问题点当中,适当创造出一些“障碍”,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更进一步了解。
(二)问题要“巧妙”,且要留“鲜”
对于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而言,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要留下悬念的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记忆。在一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在未来的教学上铺平道路。比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相同的三个小数位,然后提出如下的问题:“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那这些小数的和是多少? ”等到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将小学点去掉之后再问:“我们是否可以在这三个一样的整数中,任意地取一个数量再乘以3?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问道:“把这一个数点上小数点后又如何做?”随后,教师带出的这一堂课的主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的小数乘法”……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间,教师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原来小数的乘法是这样的,那么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的?”后面的小数可能会更长,但是这样也带来了悬念,即巩固了知识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阶段的学习铺好道路。
(三)问题需要多变,并且实施隐式纠错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是个性渐渐形成的一个阶段,学生对于新颖事物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上进行相应的创新,以此来保持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有效地将小学教育进行保鲜。学生在对新事物进行尝试的同时,教师应该时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并且隐性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及自信心。比如在学习“因素和倍数”的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你是否可以找到25的因数?
(2)最小的因数是哪一个?
(3)0是否是最小的因数?……
让问题慢慢地深入,而且这种曲折性的问题可以测试学生的运用以及反应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果有的学生认为“0最小因数”的时候,教师应分析其中的原因:因数以及倍数一般指的是非0的整数。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出下一个问题:“因数和倍数是否是整数?”将这个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实际操作证明,隐式的纠错是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按照数学课程的特点,对小学生学习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要更新现有的教学观念,多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张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5).
[2]刘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J]. 甘肃教育,2011(22).
论文作者:靳路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小数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小学六年级论文; 因数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