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学研究方法_后现代主义论文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学研究方法_后现代主义论文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学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后现代主义论文,社会学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今社会学界,许多研究者往往热衷于单视角和简单化的研究和分析;在方法论上不是过分强调结构、系统等客观性而忽视行动者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先在性,就是过分强调个人意识等主观性而忽视结构、系统的客观制约性;并且还存在理论研究这两极处于截然分离的状态,其结果是妨碍了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中相互交织的复杂联系的逻辑。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内在联系、多样性和有机性,倡导方法论上的多元论和从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社会分析和研究的理论观点,对克服当今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单视角和简单化的做法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多向度、多视角看问题和从关系角度思考的方法,有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基本理论倾向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一般是指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原仅指称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来指称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现在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从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主义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或否定近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取向、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为基本特征,以一种新的话语、新的形式解释世界为特点的文化思潮。它的主要观点就是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反对、否定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二元论、本质主义、理性主义、机械主义、父权制等。它认为我们不能再给世界一个统一的认识,世界是破碎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理性的或非理性的主体,有的只是个体。世界观上它是彻底的多元化、多样性。其次,它没有一个理论支点,后现代主义不是试图找到一个理论去解释世界,而是要具体的考据。明显表现出反本质、反规律、反普遍化、反总体化、反同一性、反确定性、反一切概念,肯定多元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差异性、非中心等特点。

近年来,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广泛传播的思潮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理论界就后现代主义的界定、存在形态、理论特征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由于后现代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分支众多的一种思潮,它与复杂性和多样性有着不解之缘。因而,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众说纷纭,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专讲“摧毁”和“否定”。它的目的就是消解我们的理论和摧毁现代文明套在我们身上的枷锁。在生活中,他们反对男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父权制,反对经济主义等现代文明的“毒瘤”;在理论上,他们贬低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企图消除人们对现代理论的依靠。另一种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不仅具有摧毁、解构和否定性的一面,而且蕴含着积极、肯定、建设性的内涵。后现代主义不同于否定主义。其否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辩证的否定”,他反对任何假定的“大前提”、“绝对的基础”、“唯一的中心”、“单一的视角”,目的是为了解放思想,拓宽视野,为人们争取自由。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建设性表现在:第一,倡导创造性。通过创造性活动,建构更合理的世界。第二,鼓励多元的思维方式。倡导从多个视角考虑问题,重构世界的多样性。第三,倡导对世界的关爱,强调个人与他人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关系。倡导对过去和未来的关心,重新建构起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和整个世界的形象。第四,走向生活。主张建立关于生活世界的生命哲学,真正关心人,教化人。

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分析、理解和把握后现代主义这一异常错综复杂的思想潮流,有些学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向度上把后现代主义分为三种形态。后现代主义的三个向度即否定性、建设性和庸俗性向度,这是一个一体三面的问题,从中也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的复杂程度。后现代主义集否定性、建设性、庸俗性于一身,尽管不好理解,但却是个事实,当后现代主义强调否定一切、摧毁一切的时候,同时也就暗含着保留、建设一切的意思。否定性后现代主义侧重于对旧事物的摧毁,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侧重于对事物的重新建构,而庸俗的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简单化、庸俗化,便于理解,但有葬送掉后现代主义的危险。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分别是:

1.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是福柯、德里达、利奥塔、费耶阿本德等。其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否定性,它反对任何假定的“前提”、“基础”、“中心”等,具体表现在对“唯一中心”、“绝对基础”、“纯粹理性”、“单一视角”、“一元方法论”及“连续性历史”的彻底否定。志在向人类所认为究竟至极的东西进行挑战,志在摧毁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侧重于对旧事物的摧毁,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因而也带有否定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色彩。

2.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是罗蒂、霍伊、格里芬等。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建设性,强调内在联系、有机论、多元论和新的时间联系,推崇绿色运动,主张用绿色运动的精神来绿化我们的政治、我们的精神以及我们的文化。面对现代主义所带来的危机,既不是“袖手旁观”,更不是一味地否定,而是侧重于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重新建构世界的“蓝图”,重新建构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因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摆脱了否定主义的困境,带有更强的建设性、积极性和乐观性。

3.庸俗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是杰姆逊。其根本出发点是对前两种形态的简单化理解。主要具有四种特征:第一,坚持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二元对立,看不到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否定是建立在肯定和吸收现代主义的精华的基础之上的,是辩证的否定。第二,抽掉了或者说没把握到后现代主义的底蕴,仅抓住其某个或某些表面特征,以偏盖全,视其为本质。第三,视后现代主义的策略为目的。第四,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及其理论内容。

(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论倾向

根据后现代主义的不同形态,它们的理论观点也有所不同,总的说来,对社会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强调内在联系。后现代主义以强调内在联系的实在性为特征,认为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不应把人看作是一种完全独立的与他物无涉的实体存在,是无需凭借任何事物只需凭借自身的实体,而应看作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他永远是处在与他人、他物的关系之中,是关系网中的一个交汇点,是由内在关系构成的社会存在物。反对那种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为是外在的、偶然的、派生的关系的现代观点。

2.整体有机论。它超越了二元论和机械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世界是主动地包含于它的每一部分之中的。由于整体包含于每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是其它部分以某种形式包含于每一部分之中,世界中的各个部分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否定了认为部分只具有外在联系的机械论观点。后现代主义对整体的强调就是说我们与自然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后现代思想家们致力于分析和批判现代主义的与自然相联系的概念,指出其实质是对自然的统治,其根源是统治逻辑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而对坚持统治逻辑和二元对立的西方近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主义、机械论、还原论、人类中心主义等均持批判态度。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多样性和有差别,倡导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避免思维和视角的单一和僵化。

3.反基础主义。所谓基础主义就是泛指一切认为人类知识和文化都必须有某种可靠的理论基础的学说。这种基础由一些不证自明,具有终极真理意义的观念或概念构成。后现代主义的反基础主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反形而上学。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反对前现代是用“理性”取代了“信仰”,用“人”取代了“上帝”,模式的多项发生了变化,但模式本身没有改变。因此要发动一场彻底的革命,消除“中心”本身,而不是“中心者”,以取消一种统治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解构主义,摧毁现代主义中对基础和理论框架的信念,打破现代的等级体系。如德里达等致力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言语中心主义”的解构,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4.反对二元论。所谓主客二元论就是指把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以及人与世界截然对立起来的一种观点。后现代主义主张通过发动一场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变革来消除主客体的分离,改造由二元论带来的现实世界中价值与事实,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并取消二元模式中主体的中心地位。如后结构主义对中心论或逻辑中心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是否定实体的自在性和观念对客体反映的自明性,从根本上取消二元思维模式。又如新实用主义直接阐发了生活实践的非二元性,放弃内在与外在、心与物的二元论区分。

5.反总体性。所谓总体性就是将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归为同一性,吞噬个体性,只承认统一化、总体化、极权化的理论模式。后现代主义高扬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差异性、零散性、特殊性和多元性,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去超越统一现代理论。同时后现代主义抛弃了总体性的观念,使自己陷于某一社会的片断,强调社会领域分化的多元性而不是寻求社会的开端与终结,更不是寻求整个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和一致性。如勒维纳主张用他律哲学来反对总体性哲学。此外,根据不同存在形态,部分学者提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还具有反人道主义、反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关注语言、取消真理等特征;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主张有机整体论,具有反机械还原论等特征。不过,无论哪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对现代主义的否定和批判。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看到,后现代主义观点纷繁复杂,可以被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对于社会学,后现代理论家并没有直接从事社会理论本身的研究,而是折衷地把片段的社会学分析、对文学与文化的解读、对历史的理论描述以及哲学批判等揉和到一起。但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如注重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强调社会现实的多元性和内在联系,对于认识以往社会学研究中的某些局限,避免简单化的做法,为当代社会研究提供更具包容性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二、建立一种多向度、多视角、辩证批判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多向度的研究方法是对社会现实之不同层次与领域的相对自由性的分析,以及对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模式的分析。它是辩证的、非还原的,它将对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向度之间的关系作出概念分析,并拒绝将社会现象还原为任何一个向度。而一种辩证的方法将会描述那些把各种社会现象彼此联系起来并把它们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组织模式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或相互作用。辩证的分析把特定现象同一个社会的各种基本力量以及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联系起来,一方面揭示社会的结构和动因如何构成了各种特定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对这些特定现象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去了解广泛的社会力量。多向度的分析方法总是把社会看作是由多重向度组成的,并包含着实现社会变革的潜在可能性。它强调社会之每一向度的相对自主性,因而它允许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来探讨社会现实领域。所谓视角就是受主体立场和理论观点所影响的特定的视点,是观察、分析、研究社会现象、过程及其关系的特定的切入点。一个视角就是一种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特定立足点,一个聚焦点,一个观察点,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一种分析特定现象的有利位置。视角一词意味着每个人的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可能完全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它总是有所取舍,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观察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和兴趣等的影响。同时,它还意味着没有哪个人的视点能够充分地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更不用说去完全地说明一切社会现实的无穷的联系和方面了。因此,正如尼采、韦伯等人所言:一切关于现实的知识都来源于某个特定观察点,一切事实都是由人们建构起来的解释,一切单一视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

多向度、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就是结合各种理论观点,从各种不同的主体立场和各种各样的有利位置来观察社会现实,揭示那些迄今为止一直被遮蔽的关系。为了避免简单化的做法,为当代社会提供更具包容性的理论,应当从多种角度观察、研究社会现象,弄清它们是如何构成和如何影响的,准确把握其实质。多视角包括各学科视角,如社会学视角、经济学视角、政治学视角、哲学视角、历史学视角等等;各学科内部的不同理论视角,如社会学中的批判理论视角、功能主义视角、韦伯视角、后现代理论视角等;以及其他如宏观视角、微观视角,女性视角、男性视角等。这些视角中的每一种都强调了现代社会性质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强调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发展,经济学强调经济增长,马克思强调生产方式,韦伯强调科层制,功能主义则关注社会角色和社会实践。所有这些视角都有其自身典型的长处和局限,如马克思主义传统长于阶级分析而疏于性别分析,功能主义弱于分析阶级冲突却长于分析社会整合,像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也都有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缺陷。多视角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就是从多种多样的有利的位置来观察社会现实,有时从经济学视角,有时从社会学视角来说明特定现象;而有时则从国家视角或历史学视角或政治学视角以及它们的交叉点来说明之。有些时候韦伯的视角可能是提供阐明某一特定社会现象的最佳视角,而在别的一些时候,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或马克思主义、韦伯和女权主义视角的交叉也许能提供最富洞见的阐发。这里所说的阐发是指在进行具体分析或发展理论观点时对各种不同视角的调和。为了对社会现象提出综合性的观点,还要从各种不同的主体立场来观察事件、制度或实践。从各种不同的主体立场出发往往能够提供说明社会现象的有利视角和深刻洞见,而这些有利视角和洞见却常常被那些所谓的“唯一中心”、“绝对基础”、“中立”的思维模式或话语所遗漏。例如,女性主义理论所阐发的妇女的主体立场,就提供了经常被男性理论立场所遗漏的那些事件向度的洞见。采用种族视角和各种边缘立场也能提供被某些视角所遗漏的洞见。可见,各种不同的主体立场提供了关于社会和文化现象的不同视角,而多样立场化往往能提供较为全面透彻的分析。当然,我们并不是像尼采式的超级相对主义者那样用视角这个词来表明一切立场都仅仅是主观的,仅仅是个人用来观察问题的位置和方法而已。相反地,我们使用视角一词来表明在历史的某个既定时刻理论所能运用的一系列既存的观点。多视角的研究方法能够把诸如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后现代理论、女权主义理论以及其他重要的理论结合起来。多视角观察社会现实,要避免彻底的折衷主义和自由多元主义,必须对视角主义认识论和视角主义理论中存在的某些陷阱和危险保持警惕。避免那种认为“什么都行”的极端相对主义。有些视角的确要比其他视角更切实际且更重要,某些理论和方法的视角可能更适合于某种特定的情境和问题。折衷主义的多元论无法确认在特定的情况中哪些视角更为重要,也无法提出独特而有力的理论分析,以便提供新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看待问题的方法。多视角分析并不排斥就某些特定社会现象进行集中而有力的分析,也不排除形成某种特定的视角。

一个人的背景、理论观点、政治取向和研究目的等明显地决定哪些视角最适合于既定的社会现实。在观察社会现实过程中,究竟选择何种视角、选取几种视角以及如何整合和协调各种理论视角,取决于观察研究者本身的特点和具体的研究对象的情况。所遵循的原则是,能够提出新颖的能说明问题的观点,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关注,揭示那些迄今为止一直被遮蔽的关系,提供新的看待问题的方法,对社会现实能够有一个综合客观的把握。如马克思的分析指出了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与经济阶段的关系;福柯的视角使我们注意到了在特定学科、制度、话语以及实践中权利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多视角分析不应不加区别地把各种理论视角囫囵吞枣地“综合”到一起,而必须去判断,对于特定现象来说,在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中,判断哪些理论视角是有用的,哪些理论视角是无用的。多视角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不仅需要选择和协调各种理论视角,而且还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因素,认清社会的统治与解放力量。此外,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弄清实现社会进步性转变的力量和可能性。还要求必须注意到不同文化、种族、性别、阶级群体以及这些群体内部的不同成员在视角上的差异性,拒斥那种将自己群体对某个研究问题的观点或特有的偏见强加给其他人的文化帝国主义,尊重那些不能被同化到某种同质化的普遍理论中去的差异性。并将社会看作是一个系统组织,看作是一种拥有特定社会关系、制度和组织的生产模式。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它,把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结合起来,才能够避免单视角和简单化的做法,真正做到多视角观察和研究社会现实,从而产生出各种各样的行之有效的理论观点。

三、从关系的角度思考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现实是丰富的、复杂的和变化的,只有从关系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才能把握研究对象,并抗拒那种用实体主义的方式来思考社会问题的基本倾向。后现代理论学家们倡导方法论上的多元论和从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社会现实的分析和研究。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迪厄就主张关系的首要地位,认为方法论上的一元论更适合于表达事物而不是关系,呈现状态而不是过程。据此他拒斥方法论上的一元论,提出了场域的概念。根据场域的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思考。所谓场域就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是各种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其作用方式很像磁场,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同是场域也是一个冲突和竞争的空间。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场域也具有不同的类型,如权力场域、学术场域、艺术场域、宗教场域、科学场域等等,在每一场域中,都有其独特的垄断资本和权威。如文化场域里是文化权威,在科学场域是科学权威,在宗教场域是司铎权威,如此等等。场域中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是研究对象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各种客观关系,用场域的概念来研究社会问题,就是要充分考虑所研究的对象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各种客观关系,以便全面客观地把握研究对象,避免孤立地看待问题。在现实社会世界中,存在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但它不是指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或个人之间交互主体性的纽带。比如群体概念,我们时常只是根据其成员关系的暂时性或持久性、正式性或非正式性,以一种十分表面的方式来界定它;甚至连关系本身,在日常观念中也被理解为互动,即在实际活动中彼此激发的、交互主体性的相互关联。而从场域的角度进行思考,就是要求彻底转变这一整套日常观念。场域中的关系是指各种像马克思所说的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却时时左右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就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即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场域,如经济场域、学术场域等。它们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

布迪厄认为,社会学并没有必要在一些极端间进行选择,因为社会现实既包括行动也包括结构,以及由二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历史,而这些社会现实的材料存在于关系之中。当今还存在理论与经验截然分离的状态,后现代社会学家所倡导的方法论上的多元论,就是使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彼此以最彻底的方式相互渗透。每一项研究工作都同时既是经验性的,它面对的是由可观察的现象组成的世界;又是理论性的,它必须通过理论构思出有关现象所具有的根本关系结构的假设,而这些关系结构正是这些观察所欲加以把握的对象。这种理论假设必须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经验研究和实践的检验,不断修改和校正,以使其如实反映客观关系。在社会学研究的建构过程中,还应注意即使最具经验性的技术选择也不能脱离理论性的选择;而理论的选择和提出假设也离不开经验性的研究。即使最微不足道的经验操作也会涉及有意无意的理论抉择,与此同时,最抽象的概念困惑如果不通过系统地联系经验现实,也不可能得以充分地澄清。经验研究及其技术选择只有作为一种确定的对象建构过程中的一部分,诸如抽样方法、资料搜集和分析的技术才能成为必不可少的操作。也就是说,只有将所有经验材料都看作从一套理论预设推演出来的假设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们才能作为一种证据来发挥作用。当科学研究只围绕一种资料搜集和分析的技术来发展自身时,理论与经验研究相分离的问题就暴露无遗了。例如今日的某些常人方法学家除了谈话分析以外,对其它方法概不承认,而这里的谈话分析也被化约成只剩下对文本的评注,而完全忽视了那些可以被称为“当地生活”的有关行动者所处的直接语境的材料,更不用说那些能使他们将这一情景放在社会结构中考察的材料了。这些材料往往被当成是具体现象本身,其实它们都是一种艰难的抽象过程的产物,然而在我们现在所考察的这种情况中,却未将这种抽象过程看作是抽象的。因此,可以发现唯物独尊的偏执狂,或沉溺于对数一线形模型分析,或执迷于话语分析、参与观察、开放式或深度访谈及人类文化学的描述,刻板地固守着某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因而,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必须谨防这种各学派各执迷于一种方法而又相互贬斥的情况发生。在研究对象已确定,材料搜集的实践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必须与所要处理的问题相适合,并且必须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地对它进行检验。只要它们与研究的问题相关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利用,就兼容并包,为我所用。并且,像方法一样,被恰当理解的理论不应该与哺育理论的经验研究以及为理论持续指导和塑造的经验研究相互割裂,必须使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建构中,也并不是通过某种开创性的理论行为就能一劳永逸地予以解决的问题。决定建构对象工作的观察和分析的方案,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从关系的角度来思考,也就是根据场域的概念来思考,才能准确把握研究对象,抗拒那种用实体主义的方式来思考社会问题的基本倾向。从场域的角度进行分析涉及三个必不可少的并内在联系的环节。首先必须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其次必须勾划出行动者或机构所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因为在这个场域中,占据这些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为了控制这一场域特有的合法形式的权威,相互竞争,从而形成了种种关系;第三必须分析行动者千差万别的性情倾向系统,行动者是通过将一定类型的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予以内在化的方式获得这些性情倾向的。另外,在方法论上,各种位置的场域与各种立场的场域,或者说基于各种客观位置的主观态度的场域密不可分,不论是客观位置的场域还是主观立场的场域,都应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从场域的观念来分析,其价值主要在于促进和发扬了一种建构的方式,使研究者不得不在每次研究时重新设想一番。它迫使我们提出一系列问题:所考察的世界界限在哪儿?它是如何与其他场域发生联系的?与哪些场域发生了联系?在何种程度上发生联系?等等。它提供了一套系统连贯且一再出现的问题,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既避免陷入实证主义的理论真空,又避免坠入唯理论主义话语的经验真空,把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准确把握研究对象,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标签:;  ;  ;  ;  ;  ;  ;  ;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学研究方法_后现代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