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分析论文_王志宁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分析论文_王志宁

王志宁

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83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分迅速,国家对道路工程比较重视。市政道路的作用越来越关键,保障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拓展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不仅关系着市政道路自身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会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若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处理软基问题,势必会造成市政道路的沉降或塌陷,影响着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也影响着道路交通的安全。因此,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需要结合软基的性质,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市政道路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对建设规模和干预形式进行分析,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地质因素的变化形式。如果软基处理不当,必然会影响道路施工质量,影响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基于市政道路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必须将其和城市生活结合在一起,对建设形式进行系统的规划,做好建设和维护工作,保证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我国市政道路软土地地基现状

为了促使市政道路软基处理能带来实际性效果和达到安全使用要求,应深入地研究路基软土的基本特性、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和地基加固新技术,研究有严重影响的特性指标,进而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地段软土的差异,综合分析软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软土地基沉降计算以及路基承载力,为其处理方法选择提供依据。对于目前我国来说,由于各地区不同的地貌成因、地质特征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质类型也是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地质中,市政道路软基处理设计和施工也会有所区别,市政道路地基稳定性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在市政工程的勘探阶段,根据软土工程性质区域性区分各地区软土层,对地区黏土、淤泥、淤泥质土等表面含水量大、强度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的抗剪强度低和承载力低的软弱土层,就要求进行软土地基加固处理。首先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分析,之后选择正确合适的处理措施设计,再采用相应的人工处理。软土地基它具有特殊的地区性质,特殊的地区地质因素影响着软基处理的设计,对于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案选择基本上目前只在停留在人为凭经验选取阶段,因为受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异影响,对软土地质辨别不够清楚,软基处理方法对实际地质处理效果预测不准确,这就为后期的道路安全运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原则

2.1技术可行性原则

在市政道路处理阶段,基于施工形式的复杂性,在控制过程中,需要对技术形式进行分析,选择经济适宜的手段来进行地基的加固,主要是使用合理的基处理来控制道路地基的沉降问题。此外路面承载力对在整体施工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在现有干预基础上,优化施工组织和控制形式,明确处理标准的整体性要求。

2.2落后的软基加固处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更新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方法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对于不同的道路软基类型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选择有效软基处理方法,为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提供更加高效的方案。当前我国市政道路的软基处理,较多的采用人工加固处理,人工加固处理的技术还不够先进,特别是复杂类型软弱土层地基处理,凭借传统的地基处理经验选取处理方案,将存在风险性。

2.3 系统考察原则

吕梁新城中部综合组团次干道工程纬十九路,在 K0 +000 ~ K0 +900 段穿过一片果木林和农田,道路在 K0 + 350 处与规划川心路平交,道路在 K0+600 ~ K0 +800 段从现状如意湖北侧边缘穿过。由于道路设计形式比较复杂,在施工前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明确划分标准和干扰形式,为了避免出现处理不当的情况,工作人员必须制定软基考察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对其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

3.1土层含水量高,采用排水固结法

软土地基中的渗透性比较弱,再加上地下水位高,就容易造成土层中含水量比较大。基于此,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科学的处理软土地基,就需要采用排水固结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排出土层中多余的水量,来提升土层的质感和硬度,避免软土地基发生沉降、塌陷或变形。在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工程情况,采用传统的袋装砂井处理方法以及塑料排水带处理方法。其实两种处理方法的原理及目的都是一样的,释放土层中多余的水分,促使土壤凝结,以提升土层的整体承载力,规避路基沉降或变形。前者需要在顶上铺上一层土工布加筋垫层,以实现有效地排水作业。但这种排水方法的处理效果,与袋装砂的密度有关。若密度不混匀或者在放置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就会影响排水质量。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人们更倾向于采用后一种排水方法。这种排水方法施工简单,效率更高。这种排水固结法所采用的材料,可以直接购买直接应用,这无疑提升了排水的速度,更有助于市政道路的施工进度。

3.2复合地基处理方式

软基的处理形式比较复杂,采用复合处理形式,主要是通过设定各种桩基础的形式,不断提升地基强度。常见的应用类型包括粉喷桩和碎石桩,需要根据具体施工形式的要求,选择应用类型。在粉喷桩施工阶段,要充分利用搅拌技术,根据桩体的要求,在附近处进行施工,包括打孔、喷桩及搅拌等。碎石桩则采用的是桩机振冲的形式,根据振冲器的振动频率,确定最佳控制标准。

3.3 深层搅拌桩处理法

这种处理的方法,是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将软土或砂等和固化剂强制拌和,地基周围的软土和搅拌桩主体产生共同融合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复合类型的地基,使软基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而且经过深沉搅拌成桩后的桩体也具有一定的强度,地基经过深沉搅拌桩处理后能够有效的实现减少地基沉降和提高其承载力。深层搅拌桩适用处理淤泥、砂土、淤泥质土、粉土等,主要分为湿法施工和干法施工,但受特殊地质、处理深度、成桩质量影响,因此施工中应做好质量控制,成桩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和单桩荷载检验以确保搅拌桩达到处理效果。

3.4加载预压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本身具有含水量大的特点,在后续施工过程中,要从当前施工形式入手,满足施工现状的要求。在结构处理和控制过程中,涉及到的干预形式比较多,必须不断提升路面的固结度,不断增加道路承载力。此外路面存在不均匀施工的情况,需要及时对排水控制结构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预压处理形式。工程处理形式本身比较复杂,要根据排水现状,采用塑料排水带、塑料板等一系列的方式来实现预压排水固结的手段。基于控制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只有提升整体承载力,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软土地基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地基沉降或者变形,同时也威胁着市政道路的安全及稳定性市政道路施工所面临的软基处理技术也在不断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当中得到发展,以往的很多工程在软基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也在软基处理当中取得显著成果,但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遇到的软基处理,还是应当根据实际工程地质情况,合理的选择和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工程质量控制,使投入使用市政道路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作用。

参考文献:

[1]任振阁.关于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5(3):195。

[2]张静.某工程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研究[J].湖南水电,2017(1):04~06。

[3]米娜.浅谈建筑施工中地基加固技术[J].民营科技,2015(2):214。

[4]周向阳,林清辉,陈宝弟.台州地区软土工程性质分析[J].山

西建筑,2016(31):69~7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15年版)[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6]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王志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分析论文_王志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