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时代精神,开新哲学景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精神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开新论文,景观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0)12-0002-04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精心组织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30至31日在京召开。来自国内外70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参加了这次哲学盛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到会祝贺并做了题为《发展哲学事业,迎接伟大时代》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哲学史上一次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头脑’”、“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的基本经验,展望了它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思想的深刻性、逻辑的严密性、体系的开放性和充满革命精神的风格,具有其他学说所不能比拟的广阔包容性和不断发展的生命潜力。它把合理的解释世界和自觉的改造世界统一起来,不仅使哲学具有科学的形态,也使哲学具有了革命的品格。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品格,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成为改变世界历史面貌的哲学,而且具有了永不衰竭的生命力。20世纪以来,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运,一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时代的呼唤,实践的需要,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新发展,都向我们提出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求,赋予了新时代哲学事业一项新的崇高使命。我们中国和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哲学家们,首先要认识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项崇高的历史使命。要摒弃一切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要摒弃一切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要解放思想,要大胆探索,要赋予它时代的特点。其次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要在实践、时代和科学中寻找源泉和动力。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和方法从总体上把握世纪之交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要研究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与马克思的预见有何种联系,科学说明“全球化”的根据、实质和意义究竟是什么;要立足于人类文化生态多样性的保护,正确处理世界文化普遍化与单一化的关系;要研究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如何冲击那些陈旧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并如何催生着新的更加开放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要研究面对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如何重新理解和阐述马克思关于人和人的本质的学说;要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未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总之,马克思主义如何得到新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关系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因此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讨论。
与会代表们则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1世纪”这个共同关心的重大主题,对当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社会主义及其未来命运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多方面做了深入的探讨,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总体来看,这次会议主要表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它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国际化的哲学对话。来自世界10个国家和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共同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总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成就和经验教训,共商未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计。无论是主题发言或是自由提问都是在共同的哲学信念(弘扬马克思主义)和共同的话语规则(世界哲学的发展趋向)中进行的,这样就不仅体现了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繁荣,而且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光明前景。其次,它是一次从微观探讨问题的思想性碰撞,而不是一次从宏观畅想未来的沙龙式聚会。无论是国内学者所侧重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还是国外学者所关注的全球化、现代性、后现代性、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问题,学者们在论述观点时,都有具体的、实证的分析和论证,而不是情绪性的“火花”的释放。这样,正如李德顺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所概括的:“这些探讨即使不能说是十分全面的,至少应该说是视野开阔的;各种意见的相互交流即使不能说是完全充分的,至少也可以说是相当深入和富有启发性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会议始终贯穿了反思和创新的特点,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尽管没有形成确定的结论,但却可以说是给今后进一步思考和探讨设置了宽松的空间。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焦点:
第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可以预见的历史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和它的哲学是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此,学者们从两个方面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一方面是实践的生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很多学者通过分析指出,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无论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问题,还是伴随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其他重大问题,等等,都证明马克思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并没有消失,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历史所采用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并没有过时。因此可以相信,人类今后的发展,还需要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启示,还需要发扬它的批判精神所特有的智慧和勇气。另一方面是思想的生命力。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潜力来看,很多学者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并不是一个由既定不变的现成概念、结论和公式所构成的狭隘、封闭、僵化体系,而是一个与时代共同前进,富有自我更新生长活力的、开放的思想洪流。世界上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除了人们有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外,这些也同人们所观察和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有关。针对不同的“所指”,当然会有不同的描述和判断,但最终能够说明或回答这个问题的,却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实践和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理论生命力的主要表现,并不仅仅在于坚定的信念和雄辩,而在于通过自己强有力的成果和实践去“显示”。历史将会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学者的论文表现出来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观点和方法,本身就是对这一精神活力的证明。
第二,面对自诞生以来存在的东、西方和各国以不同方式阐述和应用的马克思主义体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革命思潮,究竟哪一种、或什么样的理论形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面貌和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还是“社会批判理论”、“科学主义”、“人道主义”、“否定的辩证法”、“异化—复归”理论……等等?对于这个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问题,近几年,尤其是在超越了苏联30年代形成的“斯大林哲学教科书体系”以后,理论界各有所见,各有所得。在这次会议上,学者们对此问题形成了在共识基础上又各有侧重的特点。这个共识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究竟如何对待“形态多样化”的事实,往往也成为显示或检验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一个标志。不论具体的形态如何多样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根本的立场、基础性的方法、那些核心的理念和观点,应该是逻辑一贯的,并且是现实有效的。在这一共识的前提下,有的学者力图“回到马克思”的原本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形态,有的学者则注重通过实践去检验,以求在现实中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权威。而大部分学者则倾向于,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和结构时,不是也不应该重新建造一个封闭的单一的体系。因为这样的单一化理念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一形态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本身。马克思本人一再强调,不要把概念变成抽象的教条和公式,而要在“概念的逻辑和历史的形成中去把握概念”。概念的“逻辑的和历史的形成过程”,必然同一定具体的历史的条件相联系,因此“多样化”总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而“单一化”却往往是个别的。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所理解和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也具有多样性。它们是从不同方面或结合各国各地区实际进行的探讨,彼此之间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这将更有助于我们从深入、完整的意义上把握共同的精神实质,形成积极的、建设性的结论。应该说,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活力的表现,是它能够普遍地适应生活实践的表现。
第三,如果确信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在21世纪获得新的重大发展,那么,什么将是今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生长点?不少学者对其中的具体问题和特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论证。一部分学者主张从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发掘当下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涵的原理、范畴和问题,并作为哲学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如对当代社会发展所显示的新特点、新规律做出及时的概括和总结,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发展当代辩证法的客观性,发掘它的社会意义;建立一种以强调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另有一部分学者主张展现以往被遮蔽和扭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具有生命力的因素,作为哲学发展的生长点,如“人文关怀”维度、生存论维度、“人性‘革命’”、交往实践观。还有部分学者主张从总结和概括当代社会转型和发展所显示的新特点、新规律入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的拓展,如从分析、探讨和概括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观念变革入手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值得关注的是,还有许多学者主张以对全球化问题的探讨为契机,探讨当代具有世界意义的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认为对全球化问题的定位应站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不能用一种单线的决定论来研究经济全球化与一般全球化,特别是文化、政治甚至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要注意当前世界发展的特点,正确认识科学性因素与民族性、个体性因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学对全人类来说是一元的,而民族性、个体性连接着价值因素,它的本性必然是多元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规则、规范的全球普遍化,在这里,斗争的焦点是“规则权”、“话语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理论认为,普遍的价值是多样化的互补、和谐,是生态式的、“百花园式”的,而不是单一的。如何走向这样的统一、和谐?这个问题应当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生长点。总之,这些观点即使不能说是全面的,但仅仅这些设想的提出,就已使我们感受到哲学繁荣和发展的气息。
第四,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前提下,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与会学者们所关注的话题之一。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索社会主义事业道路的尝试。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经突破了以往哲学教科书的模式和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学者们普遍认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在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特征。尽管在他的论著中并没有专业的哲学词汇,但从他对问题的阐述中,从他坚持的方法中,从他所做出的结论中,无不展现出他的哲学智慧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领会和发挥。
有的学者以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为例证说明这一点,认为邓小平将价值观引入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它所具有的哲学理论意义在于:从真理观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可以发现它的思想观念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最初是以单纯的价值构想为特征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通过揭示其社会基础和历史必然性,使其从空想变成为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一百多年的实践中,社会主义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目前正在走向一种价值与真理自觉全面统一的现实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时代精神论文; 全球化论文; 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