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张振武小学 442200
开展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效率低,效果差。本文是我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这说明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就成了必需。但我们很多的科学课实验教学都存在为了实验而实验,实验的目的成了活跃课堂气氛,所以课堂乱哄哄,看似热闹实则效率低下。为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我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材料,充分利用校园的实验资源;补充延伸,拓展实验”等几方面作了探讨。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多元化地变通教学中的引导环节,如讲故事、变魔术、做游戏、猜谜语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选择合适方法,充分利用校园的实验资源
实验探究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选择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是最为重要的。
1.明确观察任务。在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嘴尝、借用工具观察等等。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当然,在每个实验中观察也有侧重,而且并不是每个实验都要、都可以用这些器官去观察的。
2.实验过程做到有条不紊。演示实验仪器要做到可见度大,实验现象清晰可辨。在日常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应严格按实验基本知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要做到有条不紊,还要做到每次都能较高质量地完成。如何使演示实验现象明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得见,教师需要事先动一番脑筋。校园里有一些植物和小动物,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小学科学课中需要的实验资源。如在《蜗牛》教学中,教师在一个班级里只是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关于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实物蜗牛,这样的讲解,学生只是了解了蜗牛的 部分知识;而在另一个班级中,教师上课时先问学生哪里可以找到蜗牛,然后组织学生捉蜗牛、养蜗牛,并且观察蜗牛身体的颜色、眼睛、触角、嘴巴等,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吃等,还有蜗牛是如何发现和找到食物的、在多种食物面前蜗牛会首选哪种等。在饲养、观察蜗牛的同时,学生不但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结构、吃食情况,而且观察到蜗牛的排泄和产卵。学生通过此类探究活动,获得了对小动物的直观体验和感性认识,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为以后的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予以适当延伸,拓展实验教学空间
1.向课后延伸。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果下课铃一响,一节课课堂探究活动也便终止,那么许多实验探究活动是不可能达到教学效果的。如四年级下册《种子萌发》只有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但是“种子的萌发”从浸种到生根、发芽、长叶,整个活动过程至少要十几天的时间。课堂教学和活动过程之间在时间上形成了一个突出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课内课外结合,把一部分的活动向课前课后拓展。
2.将生活变课堂。科学课的许多内容是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就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科学课的有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去,有些教学内容还要学生走出校园,到田野、公园、工厂去,以求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根据教学的相关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几个人一小组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课外探究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等手段,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探究未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红霞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向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学生论文; 蜗牛论文; 科学论文; 小学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