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法总是将预想事故当作一个整体,因此不能评估配网自动化技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程度。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变电站自动化,自动故障定位以及馈线自动化等技术对故障处理可靠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得知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分析计算方法,需要将预想事故拆解为多个故障处理环节,并且将各个环节纳入到可靠性评估流程中,在实施仿真分析时能够故障处理时所应用的时间替换故障影响时间。通过此种方法评估系统可靠性,仿真结果能够验证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影响合理性。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相应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力作为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人们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由于当前电力使用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提升配网自动化技术属于未来发展趋势。所以需要按照配电自动化技术分析供电可靠性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
1、配电网的现状分析
按照我国当前电网建设规模能够看出,在配电系统方面的建设投资比较有限,因此造成配电自动化基础设备性能低下,特别是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量不断加大,也促进了配电网建设发展的速度。从我国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现状能够看出,在配电网建设中通常都是采用辐射型单端供电形式,该种供电形式在运行期间若产生影响,将会发生断路事故,再加上配网电路出现故障之后,检修人员常常都会将整个回路切断,此种检修模式会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影响社会生产生活,还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配电供电可靠性较低,线路常常超负荷运行,以上问题都会导致线路出现故障。
2、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我国当前对于供电可靠性的研究比较少,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存在较大差距。在经济快速发展趋势下,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需要注重收集和研究供电可靠性方面的数据信息。根据当前发展形势看,对于配电网自动化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我国为了改变配电网网络结构不合理以及电气设备落后等情况,需要深入研究供电可靠性问题,不能直接学习和套用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我国必须按照国内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研究策略。尽管我国部分电网企业不断加大供电可靠性研究投资,然而对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社会来说,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呈现出动态发展趋势。
3、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
不管是在哪个地区或者时间段内,安全问题都需要提升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因此对于配电自动化来说需要确保其在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一,在建设配电自动化期间需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量,并且优先使用先进的,可靠性较高的运行技术设备;第二,多数供电设备都安装在室外地区,由于室外环境存在多变性特点,雨水以及大风等天气会导致运行设备遭受外力影响,采用配电自动化就能够有效改善此种情况,由于该系统所使用的网络科技技术,能够实现配网封闭化,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第三,对于配网自动化中的配件来说,在应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多方位监测和评估,防止由于配件质量问题所导致的运行影响问题,有效降低线路故障发生率。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按照我国电网线路发展现状能够看出,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能够降低故障发生率,避免设备运行期间出现较大事故。第四,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还包含故障定位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传感技能,将线路故障发生位置带入到系统中,若电力系统设备出现故障问题,会及时发出感应并定位,确保检修人员能够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处理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问题
我国在实施配电自动化运行,充分发挥出电网线路的作用。然而并不是认为在建立配网系统之后不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电路,而是需要将其投入到网络平台中进行监测和控制。然而随着电网负荷量不断加大,接线方式也趋于复杂,导致各类电气设备更新换代频繁,出现了大量的监控点,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系统运行维护难点。
4.1监测对象问题
在监测配网自动化系统期间,一般都是将变电站,电能表,线路开关和并联电容器等纳入到监测行列中,由于数据采集组织的难度比较大,因此也加大了数据处理量,使检修人员的工作压力持续增加。特别表现在终端设备方面,由于种类繁多,因此在发生故障事件之后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检测和维护。
4.2电气设备的存储环境问题
尽管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减少天气等外界因素对电气设备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差异性比较大,特别体现在环境方面,因此在安装期间需要综合分析地区环境条件。其次,由于二次设备容易遭受磁场和振动影响,通讯设备往往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才能够确保运行稳定性。
5、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确保供电可靠性
5.1注重管理配网自动化
由于我国配网自动化管理还处于低级水平,因此对配网自动化的发展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要求相关部门能够注重管理配网自动化,并且提出针对性地管理方案和措施。第一,建立健全配电自动化运行管理制度。在管理配网自动化时通常都会牵扯到安装设备以及采集信息,因此种类比较繁多,此时就需要建立健全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该项管理制度划分责任,对运行方式以及运行程序等进行控制和管理,充分调度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做好配网自动化协调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升配网自动化管理效果。第二,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为了实现长久稳定发展,首先需要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所以电力企业一般都会通过培训教育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通过各项培训活动不仅能够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对其各项操作行为进行控制干预;还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快速掌握各项先进技术,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避免由于人为误操作所导致的故障问题。
5.2优化配网结构
在我国现有的电网结构中,不同电网负荷所承担的职责也不同。然而,由于当前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电力需求量持续增长,原有的配电网线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所以需要积极改造或重置老旧线路。对电源布局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并且建设新的变电站,对变电站电量负荷实施分流。在此基础之上应当将分支开关设置在馈线回路上,确保分段合理性,减少线路用电的用户数量,避免在故障事件发生期间所造成的大面积停电。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对配电网实施自动化改造。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提升了供电可靠性的地位,其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与生活,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电力可靠性管理的重视程度。对于当前供电现状来说,需要从根本上提升配网自动化建设需求,合理应用多种先进科技,能够实现规划建设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对配网供电方案进行优化,最大限度提升供电可靠性。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检修,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熊敏.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261-262
[2]杨柳,刘超,丁应平,游振华.两种配网自动化模式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19(07):15-17.
[3]蒋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7):259-260+262.
[4]曹文平.基于缩短配网故障定位及抢修时间的技术手段探究[J].科技风,2018,23(18):154.
[5]张正亮.基于TD-LTE无线专网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OL].中国战略新兴产业:1-3[2018-10-19].
论文作者:姚少广,唐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可靠性论文; 配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故障论文; 线路论文; 我国论文; 电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