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目前供配电设计电力监控系统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文章分析了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特性及作用要求,并提出了作用实践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供配电设计;电力监控系统;作用
引言
供配电系统设计,是满足当前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电力系统运行使用高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内部运行的电力监控系统则是实现其作用稳定性特性目标的关键。在实际设计应用过程中,研究人员对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效果重视不够,这就使得供配电设计使用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相关建设者应在明确电力监控系统作用特性、作用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其作用实践方法。这是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内容,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
1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重要性
在我国民用建筑中,很多控制系统都要在电力系统的支持下运作,例如中央空调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等。为了满足需求,电力工程师们在电力系统的设计中付出了很多心血。但从我国目前电网系统中可了解到,供配电设计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力监控,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模拟电压表或电流表对回路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数据记录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手录——这不仅增加了电网运行成本,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无法对电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因此,对供配电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建立高效、智能的监控平台,对整个电网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作用特性和要求
2.1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作用特性
相关研究表明,电力监控系统的稳定特性,是服务于供配电设计的重要依据。为此,供配电设计人员应在明确电力监控系统作用优势的基础上,提升整个电力系统建设使用的安全稳定性。据统计,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稳定、灵活、先进以及保密。在稳定特性方面,电力监控系统以其嵌入式的作用状态实现了监控信息数据的稳定传递,这就使供配电设计的信息压缩、信息模拟以及自动化屏蔽外界感染等功能得以实现。在灵活特性方面,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运行使用的,即通过各类功能性软件,实现了系统自动更新软件的智能化目标。在当前市场发展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环境下,电力监控系统应用灵活性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特性。电力监控系统的MPEG-4是其技术应用先进特性的重要体现,其作为高级算法能够通过压缩供配电数据为供配电设计的画面质量提供助力。具体来说,当供配电系统进入监控状态时,不仅能够显示出优质的图像画面,还能反馈到相关显示设备上。此外,基于MPEG-4本身具备资源占有量较小特性,这就意味着其可以为信息运行提供相对宽阔的作用范围。由此可见,电力监控系统的先进性是实现供配电设计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密特性方面,电力监控系统能够以单独的IP为系统运行提供单一的地质,以避免信息数据出现外泄问题。上述特性,均为监控系统作用于供配电设计的重点要素,研究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
2.2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作用要求
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主中压进线回路和低压进线回路与重要出线回路。在主中压进线回路方面,电力监控系统要保证遥测、电能质量监测、遥控以及遵守通信规约的目标实现。对于遥测的作用目标,系统设计人员要控制电压、无功功率、电流以及无功电能和电流的测量精确性。电能质量监测则要加大电压骤升、骤降以及单次谐波分析与捕捉科研力度。为实现供配电系统远程控制目标的设计,监控系统应用人员要控制好遥控作业的质量。对于电力监控系统的通信规约设计目标,研究人员应设计标准通信接口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通用设置。低压进线回路与重要出线回路的监控设计与主中压进线回路遥测精度控制要求0.2%不同,其测量精度要达到0.5%,才能实现电压、有功功率、有功电能以及功率因数等的作用目标。遥控,则要对开关的远程分/进行合控制;遥信,则要控制好开关分合状态或故障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电能质量监测控制,供配电系统设计人员要将整个系统的单次谐波分析控制在63次以下,并对电压的突变影响进行监视,以实现运行稳定性告警输出控制。而标准通信接口与主中压进线回路相同,要根据通用通信规约进行设置。
3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作用实践
3.1系统拓扑结构
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有两层,即主控层和现场层。主控层,在一般情况下设置在值班室或中控室,要想保证其作用合理性,还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以及UPS不间断电源等设备。在计算机设备上安装Acrel-3000电力监控软件过程中,系统拓扑结构设计人员要注重其人机界面及管理功能的实现,这是达成供配电设计实时监控目标的关键。而现场层的作用目标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参数进行采集和测量,以提供给供配电设计中的电力监控系统。此传输过程,应用的设备有:66系列电流互感器、AHK-0、正泰智能断路器以及ACR220EK网络电力仪表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设备需设置在系统运行现场的电缆分接箱内。这样一来,供配电监控系统拓扑结构设备就无需主控计算机来保证正常运作功能,而能够在独立完成各自作用价值的前提下,将现场总线检测到的各项数据信号传输给中间层,以完成现场层的数据处理操作。由此,供配电设计中的电力监控系统就能高效而稳定的作用于电力系统运行建设。
3.2网络方案设计
为提高网路组成方案的传输效率以及降低网络运行的成本,研究人员应采用如下三方面手段,来实现现场智能监控设备采集信息数据的有效传输。首先,在设计网络方案的大系统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针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的现场智能化信息数据材料不集中且监控设备较多不易控制的问题,将现场总线与现场智能监控设备进行连接。这样一来,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就能沿着各条总线分别接入网关,以完成设计操作。其次,对于小系统的网络方案设计,相关人员应基于其运行较为集中的特点,将其包含的智能监控设备连接于一条总线上。再通过连接口的转换设备与监控系统的主机进行直接连接,以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换。最后,在设计具有多个子变电站的大系统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根据其电力监控系统设备较为复杂的特点,以实现其运行稳定性为目标。具体就是在每个子变电站上设置一台电力监控主机,以保证其作用于供配电系统应用各类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与此同时,电力监控主机,还应对现场智能监控设备进行网络运行管理维护和站内数据信息的运算处理,以完成监控信息给远程监控控制中心主机的发送。
3.3监视和记录功能
电力监控系统的监视功能包括对电能质量和电网安全的监视。电能质量主要包括电力设备故障、动态扰动、静态偏差以及人为误操作等;电网安全则包括电力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电流、电压模拟量和自控装置运行状态的不间断监视,以便于在供配电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预警,为技术人员检修工作提供便利。记录功能包括时间顺序记录和故障记录。时间顺序记录模式可对供配电各程序的数据输入、输出状态进行有效记录。当远程集控主站或后台监控系统信号断路时,时间顺序记录模式也能保证数据不遗失。故障记录则是指在设备故障动作前后,对与故障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记录,例如电流和电压值,有效提升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不必像以往那样逐个查找故障点时间和缘由。此外,根据记录数据还能为应对措施的拟定提供参考。
结语
供配电设计人员将电力监控系统稳定性作为设计目标,网络方案设计、系统拓扑结构设计技术的应用实践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对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作用的深入认识,研究人员找出了将现场总线与现场智能监控设备进行连接等方式,提高了监控数据信息传输操作的效率与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陈凯.供配电设计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4,(2):65-66,79.
[2]陈继勋.HL-8000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J].电气开关,2016,(1):81-82,85.
[3]李超.浅析电力监控系统在企业供配电设计中的作用[J].科技风,2016,(7):185.
论文作者:尹郁菲,张丽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监控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供配电论文; 作用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回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