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房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及并发症的效果观察论文_张连茹

张连茹

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妇产科 300381

摘要:目的 分析初产妇在产后接受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以往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2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1例。对照组在产后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产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和产后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仅2例,少于对照组8例;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1%,高于对照组的80.4%。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在产后接受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产后泌乳能力,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使产妇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针对性乳房护理;泌乳;并发症

由于缺乏全面的母乳喂养经验,临床产科工作中所遇到的大多数初产妇,出现乳腺炎、乳房胀痛等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这就会对之后的母婴喂养、产后心理等多方面恢复造成十分严重的不利影响[1、2]。本文分析初产妇在产后接受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就研究的过程和内容做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2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1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孕周34-43周,平均40.1±0.6周;足月产39例,早产12例;剖宫产8例,自然分娩43例;孕次1-5次,平均1.3±0.6次;年龄19-32岁,平均24.7±1.5岁;观察组研究对象孕周34-42周,平均40.4±0.7周;足月产36例,早产15例;剖宫产11例,自然分娩40例;孕次1-7次,平均1.6±0.5次;年龄19-35岁,平均24.4±1.2岁。上述自然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科学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在产后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产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告知产妇及其家属在产后对乳房进行针对性护理的重要性,在最大程度上争取到其的配合。产妇在开始哺乳前接受乳房按摩,在按摩前用温热毛巾对乳房进行全面的热敷,对产妇泌乳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用无名指、中指、食指由乳房底部向乳晕部按照螺旋式的规律进行按摩,按摩的力度要保持始终,力度不能够过大。产妇在哺乳之后,自乳房的边缘位置向乳晕方向以较为缓慢的速度进行按压,重复进行10次左右。按压的时候需要保持节奏与力度同步,对乳晕部位进行牵拉,将多余的乳汁完全挤出。在按摩前做好哺乳知识宣教,使其对哺乳、母婴接触、乳房护理的认知程度得以提升。介绍乳房按摩对于促进泌乳的重要性,详细介绍按摩步骤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与产妇之间进行积极沟通,并对其情绪变化进行观察,有负性情绪出现的时候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指导产妇以正确的方法进行母乳喂养,每次喂养前确保新生儿嘴唇与乳头接触,对新生儿觅食反射可以产生一定的帮助,当新生儿的嘴张大的时候将其靠向母体,使其尽量将乳晕吸入嘴内,并注意对吸允情况进行观察,以嘴唇稍突出为宜。哺乳的时候尽量做到两侧乳房交替进行,防止对乳房美观造成影响,乳头短小或乳头凹陷者可尽量减少强行拉出,避免疼痛。

1.3 观察指标

(1)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和产后住院总时间、产后48小时泌乳量;(2)并发症情况;(3)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

1.4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产后治疗结束出院的当天,采用100分为满分的不记名打分问卷方式调查护理满意度。80分以上者为满意,不足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者为不满意[3]。

1.5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并以()表示,P<0.05认定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和产后住院总时间、产后48小时泌乳量

观察组研究对象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和产后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泌乳量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初乳量及开始泌乳的时间两项指标水平可能与广大产妇的喂奶方式具有一定的关系,做好产妇特别是初产妇的乳房护理,对早期泌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在产妇对新生儿进行哺乳前确保新生儿嘴唇与产妇的乳头之间进行充分接触,尽量使新生儿将乳晕完全的吸入到嘴内,同时进行积极的科学的乳房按摩,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乳汁发生淤积,从而确保乳腺管保持通畅状态,使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降低[5、6]。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进一步说明,初产妇在产后接受针对性乳房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产后泌乳能力,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使产妇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关爱民,朱志辉,谭务贞,等.全程责任制助产加导乐陪伴分娩对提升产科质量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8):1325-1327.

[2]章群,李芬.全程责任制助产士陪伴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74-2875.

[3]缪玉秀.责任制助产整体护理模式的围生期干预对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7):1771-1773.

[4]袁春.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1428-1429.

[5]袁飞飞,吴素慧,田凌君,等.孕期营养、体重管理的研究现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0):1478-1479.

[6]关爱民,朱志辉,谭务贞,等.全程责任制助产加导乐陪伴分娩对提升产科质量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8):1325-1327.

论文作者:张连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产后乳房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及并发症的效果观察论文_张连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