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幸福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王丽丽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摘 要] 大庆幸福城市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如城市转型的复杂性和幸福感升级的艰巨性对幸福感的冲击、资源型城市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对幸福感的“拉低”、评价体系的盲目性对幸福城市建设的低效引领等。大庆幸福城市建设要构建幸福指标体系,使幸福城市建设有章可循;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致力建设方便快捷的便利城市;向经济建设聚焦发力,致力建设经济多元的发达城市;紧盯民生工程,致力建设民生富裕的满意城市;优化人居环境,致力建设宜居宜业的舒心城市;丰富文化内涵,致力建设有内涵有特色的品质城市。
[关键词] 幸福城市;存在问题;建设路径
一、大庆幸福城市建设的问题
(一)城市转型的复杂性对幸福感的冲击
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而且需求的范围、内容、满足的程度都在“扩容”,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都在“水涨船高”。幸福学的期求水平理论指出,人的期望和需求总是在不断上升的,你达到了一个目标,就会想达到另一个目标,由此人们不断对新的环境、新的目标产生适应性,从而获得持续的幸福感。也就是说“现实的更上一层楼”才可满足人们需求的“提档升级”,也才能给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感。大庆民生大礼包越来越实惠,也越来越丰富,但随着大庆转型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如何在艰难与复杂的现实当中满足人们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成为幸福城市建设当中无法回避的难题。如今,大庆面临原油产量处在战略调减阶段、接续产业处在初级培育阶段、改革创新处在集中攻坚阶段,林林总总的困难与挑战直接关乎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确切地说关乎着人民的物质财富和收入水平。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人的主观幸福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正相关关系,我们现在也越来越感同身受“幸福悖论”:当经济状况较低的时候,经济水平与人的幸福感之间呈典型的正相关,幸福感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而增加;当经济状况较高的时候,经济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会不断减弱,甚至不产生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在拐点之前,二者存在呈正相关关系;在拐点之后,二者没有显著的关系。虽然大庆人的幸福感在提升,但幸福这个拐点还远没有到来,大庆总体上还处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的幸福感存在明显正相关的时期,因此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来提升人的幸福感。当下大庆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其困难程度和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庆人对大庆未来的信心,进而影响大庆人的幸福感。
(二)资源型城市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对幸福感的“拉低”
大庆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资源型城市无法回避的发展难题。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资源诅咒的困境,走出油尽城衰的发展陷阱,这是大庆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的现实问题。经过几十年矢志不渝的转型奋斗,大庆已经摆脱了一油擎天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实践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的“特质”没有变,对大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有各种各样的噪音、杂音,在大庆一些人的思想深处还存在着资源型城市华丽转型成败不可预知的隐忧。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各地人才新政纷纷亮相,使出浑身解数,八仙过海,争抢人才,我市一些高端人才、各行业的优秀人员在各种人才“福利”下纷纷选择了离开大庆。我市教育、医疗等行业人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呈上升态势。人才外流不仅影响着我市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并产生相关的连锁反应,引发大庆人心理上的不安与担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幸福感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层面,而社会幸福感则包括社会融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和社会和谐。社会实现指的是对社会的发展潜力充满信心,社会和谐包含对社会的积极关注,认为社会是可知的、公平的、可预料的,对所在的社会具有正能量的认识和评价。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天性”,在幸福城市建设上比非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更特别的困扰与问题,如何在幸福城市中通过更有力、有效的转型之举增强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正向评价,增加信心,减少担忧,给市民更真切的社会幸福感,从而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没有社会幸福感的踏实存在,幸福城市的建设就缺少了扎实的基础而成为空谈。
(三)评价体系的盲目性对幸福城市建设的低效引领
大庆幸福城市建设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从而使幸福城市建设因缺少科学的决策指引和长期规划的引领而走向低效和无序。幸福城市评价体系的建立需从满足大多数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视角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指标入手,找出在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层面上最重要的、最能影响市民幸福感的指标,按科学的方法进行权重分析而形成。幸福城市评价体系有利于为建设幸福城市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分析框架,便于把抽象的“幸福”目标量化为具体的指标,从而便于实践上的操作,也便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大庆幸福城市建设指标的界定还处于空白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以“民生指数”取代“幸福指数”、重客观供给轻主观感受的倾向。
二、大庆幸福城市建设的路径
(一)构建幸福指标体系,使幸福城市建设有章可循
大庆建设幸福城市,要遵循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相结合、针对性和建设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幸福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大庆幸福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倾听群众呼声,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指标体系构建的各环节当中。大庆幸福城市指标体系应由反映大庆幸福城市建设工作重点和主要内容的“客观指标”和直接反映老百姓幸福和满意度的“主观指标”两部分构成。客观指标应包括就业和收入、教育和文化、医疗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消费和住房、生态环境、市政设施、公平正义等方面。主观指标是指群众满意度,内容涉及收入状况满意度、工作状况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住房状况满意度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致力建设方便快捷的便利城市
幸福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方可实现。政府在幸福城市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的服务与治理能力是幸福城市建设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使大庆人在“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中快捷地办事、高效地创业;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加快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减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有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持续提升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好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
2.1 PVT1在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肝癌组中PVT1相对表达量为(1.35±0.08),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的(1.02±0.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向经济建设聚焦发力,致力建设经济多元的发达城市
推动大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华丽转身和可持续发展,这是重建大庆人信心、化解对大庆未来前景担忧的最有力的利器。大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王道,大庆可持续发展的实力更是幸福城市建设之基。当下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幸福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内在耦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建设幸福城市最基础、最基本、最有力的就是以培育壮大接续产业作为核心要务,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幸福城市建设的经济基础。大庆要走出资源诅咒的困境,突破以往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以项目建设为牵动,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以专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核心增长板块;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成长裂变矩阵,奋力开拓经济结构更优的新路子,让人们在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中增强大庆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提升大庆人的城市自信和社会幸福感。
(四)紧盯民生工程,致力建设民生富裕的满意城市
考察组一行详细了解了十三师工会网上服务职工的现状和需求,先后前往黄田农场、火箭农场,实地考察了哈密喜折惠干鲜果销售有限公司、哈密果然良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电商平台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是幸福城市建设的“指南针”。大庆幸福城市建设要不断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尽力而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量力而行,保基本、兜底线、解急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加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综合施策抓好就业,不让“就业难”给人们“添愁”;推进教育公平,不让“上学难”给人们“添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让“看病难”给人们“添伤”;深入实践大庆“4543”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不让“矛盾解决难”给人们“添堵”;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切实保障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让“收入低”给人们“添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让“保障低”给人们“添慌”。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大庆人在更高水平、在更大范围上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中感受幸福、享受幸福。
10月10日,在一师一团十二连政务公开栏前,连队职工在抄写泵房管理服务等费用,连队“两委”介入其中,为职工群众解疑释惑。
(五)优化人居环境,致力建设宜居宜业的舒心城市
坚持标本兼治,修复城乡环境。秉承尊重规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价值取向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机制,用严格的制度和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生态经济,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维,打好“绿色”和“冰雪”这两块“金字招牌”,依托“旅游+”“生态+”等模式,充分挖掘草原、湿地、湖泊等特色资源,推动生态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避暑休闲、景观园艺、观光采摘、民俗体验等产业,努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实现大庆的“生态美、产业绿、百姓富”。倡导绿色低碳,转变生活方式。坚持贴近生活、示范引领和实践养成,扎实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和节约型机关创建,引导市民向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
(六)丰富文化内涵,致力建设有内涵有特色的品质城市
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物质上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存在。人的幸福不仅仅与物质有关,更离不开精神与文化。没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城市,根本就谈不上幸福城市。城市有了人文精神和文化的支撑,方能提高人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才会使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有底蕴,有期望地规划人生、奋斗人生。大庆建设幸福城市,比往任何时候更要重视城市文化建设,一要深入挖掘和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大庆这座城市立根铸魂、强基补钙,充分发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培育时代精神、引领时代风尚、激发时代力量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建设大庆人特有的精神家园,提升大庆城市发展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特色。二要营造浓郁文化环境,提升大庆城市文化治理的质量与水平。提高文化投入,创新文化服务载体,策划体现大庆特色的文化服务系列活动,加大文化关爱力度,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和全覆盖。探索采用政府财政采购、社会团体承办的运作模式,开展老少皆宜、各得其所的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众化、市场化,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持续提升城市软实力。三要夯实文化治理的社会基础,提升城市的文化治理水平。大庆有很多文化场馆,如大庆博物馆、歌剧院等,但这些文化场馆的利用率不高。政府应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文化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市民创造多种多样的、消费得起、群众喜欢的文化产品。
[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341(2019)06-0131-03
[收稿日期] 2019-10-16
[作者简介] 王丽丽(1974-)女,黑龙江大庆人,教授,主要从事大庆精神及社会学研究。
〔责任编辑:席书涛〕
标签:幸福城市论文; 存在问题论文; 建设路径论文;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