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互动式教学;高中历史;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情境互动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教与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学习方式,能够调整以往课堂中的教育结构,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关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成效。所以,在当前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从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历史思维出发,结合趣味性的教育活动,实现课堂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创建,让学生透过互动的形式,逐步提升认知历史知识的实效。
一、创建和谐关系,带动师生互动
教师和学生都课堂中存在的两大主体元素,在以往的历史课堂中,认为教师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所设计的教育活动决定了课堂最终的教育效果,而伴随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在当前历史课程的教育中,我们能够意识到,学生基于自身的历史知识经验,对新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理解,才完成了对知识的建构,所以学生才是占据课堂中的主体,在课堂中占据中心位置。因此,一线历史教师应当致力于打造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采用问题的形式,塑造师生之间互动的渠道,让提问和回答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通路。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内容教授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促进师生互动。从教材中的内容安排来看,本节课中主要教学的知识点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以及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变化等,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向学生提出“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是怎样的呢?”“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都有什么?”等问题,塑造教师与学生之前的沟通渠道。之后,学生结合自身的历史知识经验,以及课本当中的内容安排,进行上述问题答案的探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获得学生自学上的反馈,以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弥补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质量。
不难看出,在向学生教授历史知识中,教师利用问题的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升学习历史知识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展开合作学习,促进生生交流
我们生活在一个集群性的环境中,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快速运转,因此,对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参与社会工具,融入社会生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对学生教授历史知识时,教师也应当注重打造合作学习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进行生生互动的平台,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不同认知历史知识的角度,以便在相互辩论、整理统一中,提升对历史内容的认知实效。
例如,在《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以美国为中心的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作用的影响,教师基于这一内容设定合作学习的任务,指出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的方向。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历史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安排,保持每个小组当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上述任务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基于团队之间的合作,逐步提升对上述内容的有效分析。
显而易见,在为学生教授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合作活动的创建,打造学生之间互动的模式,使得学生在合作平台中进行自主交流,从而在提升学生团队协作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与同伴进行互动的能力。
三、营造直观情境,实现情境互动
在对学生教授语言类学科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再现语言交互的情境,使得学生在参与情境构建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角色扮演活动从来不是语言类学科的专属,在向学生讲解历史知识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打造课堂中的直观情境,让学生在与情境进行互动中,体验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辛亥革命》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历史情景剧的创建,实现学生与情境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解本节课中的基础历史知识,并为学生渗透开展历史情景剧的背景,奠定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基础。随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和角色的分配,促使角色扮演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后,教师让学生诉说自己的感受,使得学生强化与情境进行互动的成果,实现《辛亥革命》这节课的有效施教。
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模式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使得学生在与教师、同伴和情境进行互动中,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深入分析,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实效。
参考文献:
[1]金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7(31):61.
[2]吉莉. 高三历史互动式课堂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论文作者:文术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互动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历史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情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