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400039
摘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深受基坑支护设计质量的直接影响。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性,避免放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不安全因素,一定要提高基坑支护设计质量。本文首先论述了基坑支护设计的结构形式,然后阐述了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基坑土样调查分析不够全面、尚未合理选择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基坑支护设计实际承载力与理论计算值互不相符等,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基坑支护设计问题的处理方法,包括设计人员应转变自身的设计观念、选用新型基坑支护设计方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坑支护设计;结构形式;问题;处理方法
引言
针对建筑结构的施工安全性、稳定性等,深受基坑支护设计的直接影响。另外针对建筑的施工质量,基坑支护设计起着极大的提高作用。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建筑物的高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大大提高了施工技术的运用难度。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基坑支护设计是一大重要前期设计内容。目前,我国建筑领域中的一大热点问题,就是怎样将基坑支护设计工作做好。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过程中,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一定要对方案设计进行严格会审,同时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1.基坑支护设计的结构形式
1.1放坡开挖结构设计
针对放坡开挖的基坑设计,这种结构形式的主要优势为造价成本比较低,施工技术要求不多,不过这种结构形式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土方回填、土方开挖方面。一般来说,当周边无高大建筑物、空间比较宽阔时,选用放坡开挖结构设计方式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在进行放坡开挖结构设计时,一定要对开挖作业的基本功能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应和整体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对其能否慢设计要求进行深入分析。
1.2土钉支护设计
土钉支护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支护设计方案。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为对基坑支护作业需求宽阔场地的约束问题、基坑施工过程中位移扩大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应使用预应力锚件,同时选用超前支护方式。所以在进行土钉支护设计时,一定要对基坑支护的周边建筑环境进行全面考虑。
1.3水泥土重力式支护结构设计
因为水泥土重力式支护结构的自重比较大,所以在软土地基层基坑支护中适合选用这种支护结构,同时深度应控制在6m以下。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为有效节约造价成本,简化施工流程,常常会选用水泥拦拌法。
2.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基坑土样调查分析不够全面
在设计基坑支护方案之前,有关专业设计人员应进行基坑土层的采样,通过选用实验方式或者有效处理土样,以全面深入了解基坑土层的环境。不过在进行采样过程中,在进行基坑支护进程中,设计人员并未详细调查土样。另外,因为设计人员没有严格把握采样的精准度,在对基坑土层采样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相关操作,造成取样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2.2尚未合理选择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包括土体含水率、内摩擦角、粘聚力等物理学参数。为能精准确定基坑开挖设计尺寸,一定要在施工之前,准确计算出相关设计参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建筑结构安全度主要取决于基坑支付设计中的土压力,所以合理选择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这是极为重要的。
2.3基坑支护设计实际承载力与理论计算值互不相符
根据极限平衡理论,以科学计算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承载力。不过在基坑支护实际设计中,因为基坑结构部件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且极限平衡理论以静态为主,而基坑开挖过程是动态,进而出现基坑支护设计实际承载力与理论计算值互不相符现象。
3.基坑支护设计问题的处理方法
3.1设计人员应转变自身的设计观念
在基坑整体设计经验方面,设计人员积累了很多的设计技术。不过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多,设计人员只有转变自身的设计观念,在设计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对实地进行详细勘察,对土样采样环节的可靠性进行提高,对勘察结果与勘察范围进行严格把控,同时根据基坑支护相关数据与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保证设计满足规范要求,提高工作质量。
3.2选用新型基坑支护设计方法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要构建新型的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模式,将计算数据作为设计的参考。所以设计人员应对有关建筑数据进行收集与了解,对施工设计周边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以提高基坑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
3.3对基坑支护结构开展试验研究
在基坑支护设计理论研究方面,应将科学数据作为主要依据,以针对问题制定出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进行科学分析,提供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理论。根据整体设计参数要求,应对相关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确定,同时对有关基坑支护设计及其理念的研究进行积极开展。通过进行相关实验,以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有效验证,同时根据建中的实际进展情况,及时收集和整理全部实验数据。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中,基坑支护设计过程是一大重要内容。针对基坑护参数设计,应将规范作为主要依据,同时参照实际勘察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总结,设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提高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胡芝福.广州市基坑支护设计管理创新实践[J].城市住宅.2018(12)
[2] 罗家富.影响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主要因素——以A工程为例[J].西部资源.2019(03)
[3] 彭顺发.基坑支护设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J].四川建材.2019(06)
[4]孙桂明,于洪安.烟台开发区某基坑支护设计施工要点分析[J].中华建设.2019(04)
[5]谭启润,杨建华,贾海云,乐涛,陈玮.施工过程中对某基坑支护设计的优化调整[J].建筑技术开发.2018(01)
[6]金光男.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
[7] 冒建国.深基坑支护设计及监理控制[J].四川水泥.2016(12)
[8]肖亚鸣.基于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和对策探讨[J].低碳世界.2016(31)
论文作者:黄亚君,卢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基坑论文; 结构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参数论文; 过程中论文; 承载力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