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2月期间经前路胸膜外,腹膜后途径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加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7例,均获得随访,无一例复发,植骨全部融合,平均6个月。无结核扩散,无复发和后突畸形加重。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可比较彻底的清除病灶,有效椎管减压,部分矫正畸形,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是一种可行的、疗效良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脊柱结核;前路手术;病灶清除术;脊柱融合;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100-02
西藏为结核病高发区,其中脊柱结核占骨关节结核50%以上,昌都地区因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及饮食卫生习惯等因素,结核患者多就医晚,病程长。脊柱结核椎体破坏较重、易出现脊髓受压、脊柱后凸畸形等严重并发症,致残率高。单纯药物或局部病灶清除难以矫正后突畸形,解除压迫,恢复脊柱高度和正常序列。2008年6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加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2~54岁,病程16个月~7年。7例患者均有典型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全身症状。根据X光片及CT、诊断发病部位在T12L1者2例,L1者1例,L1~2者2例L2者2例。7例均有椎旁脓肿和腰大肌脓肿,不全瘫4例,全瘫0例。合并活动型肺结核2例。术前静滴异烟肼、口服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痨3周,血沉下降至小于40mm/h后手术。术后口服抗痨药物达12~18个月。
1.2?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下,采用脊柱胸腰段胸胸膜外、腹膜后入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手术入路侧选择依据 ①神经症状较重的一侧;②X线片CT片示椎体骨质破坏严重、死骨较多或脓肿较大的一侧;③肋骨小头破坏较重的一侧。我院7例均经左侧入路。找到椎旁脓肿,将脓液吸出,暴露病灶,结扎病椎及其相邻上下椎体前节段血管,吸净残余脓液。清除坏死骨、肉芽组织和病椎上、下椎间盘,行椎管减压。对有脊柱后凸畸形,病灶清除要达后纵韧带;对有脊髓压迫病例,清除病灶要达脊膜表面。对病灶彻底清除,切除病灶后达椎骨有新鲜出血,在固定椎拧入椎体后方螺栓,用撑开钳撑开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植入自体髂骨骨块,安放钢板,将螺母旋入螺栓上,用加压钳加压植骨块后,拧紧螺母固定。然后通过钢板拧入椎体前方螺丝钉固定。伤口内放链霉素1.0g、置负压引流管1根。手术后卧床3个月后再用支具外固定,直至植骨融合后才允许下床活动。
2.结果
手术时间4~6h,术中出血600~1200mL,1例患者发生胸膜损伤,修补后闭式引流。术后12~14d伤口拆线,伤口均愈合。7例患者经6个月~2年半随访,腰痛及下肢麻木症状均明显缓解。植骨块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6个月,后凸角矫正8°~17°。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核病灶无复发。
3.讨论
3.1?抗痨药物的重要性
结核病的根治最终要靠结核药物,手术干预只是辅助手段。如果早期及时诊断,且严格抗结核治疗,大多数病人可免于手术干预而治愈结核。对于需手术干预的病人,术前和术后严格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保障手术效果,减少术后的复发机会,治愈结核的重要手段。我院抗痨分为术前与术后用药;术前用药采用静滴异烟肼0.3g,每日1次,口服利福平0.45g,每日1次,吡嗪酰胺0.75每日1次,3周后复查血沉下降至小于40 mm/h手术。术前药物使用能有效地消灭及抑制结核杆菌的传播,同时治疗合并症,防止术中杆菌随血进一步播散机会。本组术后药物使用12~18个月,7例随访中无一例复发,因此,联合,足量,全程的抗结核药物是治愈结核的重要手段。
3.2?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的必要性
脊柱结核患者虽然经严格抗痨、局部制动和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有望治愈,但保守治疗过程十分漫长、痛苦,生活质量下降,易出现并发症。而且,即使长期卧床,也不能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发生。前入路手术术野清楚,减压充分,植骨方便;矫正畸形,恢复了脊柱正常负重的生物力学关系,植骨融合后,可矫正部分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的支撑作用及稳定性,预防畸形的发展;病灶清除,可最大程度缩减结核杆菌数量,使机体在和结核菌的对抗中处于有利位置,另外手术清除脓肿壁和硬化骨可改善局部血供,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浓度,结合局部置药,杀灭残留细菌,极大的缩短治愈时间。
3.3 内固定物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绝大多数脊柱结核患者的脊柱后柱无病灶破坏而完整。前路内固定后,从三柱理论上恢复了脊柱的稳定性。支撑力维持了脊柱矫形后的形态。对植骨块嵌压力的维持,又促进了植骨块的融合,减少了植骨块的塌陷、吸收、折断、假关节形成、后凸畸形加重、矫正角度丢失,植骨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等并发症的发生。
3.4?缺点
前方入路创伤大、出血多,易发生手术并发症,另对于多节段椎体结核单纯前路内固定不宜采用,应联合后路内固定。
通过本组病例我们体会,严格掌握适应证结合正规抗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胡有谷,党耕町,唐天驷.脊柱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40.
[2]朱通伯.骨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01.
[3]邱贵兴,荣国威.骨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48-153.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646;1264.
[5]周劲松,陈建庭,金大地,等.结核分枝杆菌对材料粘附能力的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11):670-673.
论文作者:多吉泽仁,殷成宇,余正强,彭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脊柱论文; 结核论文; 病灶论文; 畸形论文; 前路论文; 手术论文; 脓肿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