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硬膜外血肿;护理干预;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硬膜外血肿是指发生在颅骨内板以及硬脑膜之间的血肿,以幕上半球凸面尤为常见,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以上[1]。手术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患者术后康复却成为临床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硬膜外血肿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所以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成为改善其预后的重中之重。为分析硬膜外血肿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硬膜外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8岁~64岁,平均年龄(52.34±1.36)岁;病症类型:急性硬膜外血肿33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7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硬膜外血肿且无手术禁忌者;(2)硬膜外血肿患者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病情危重,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者;(2)脑死亡或植物生存着。
1.2 方法
所有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均接受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1)卧位指导。手术完毕安返病房后取去枕平卧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术后6h~8h将其床头抬高15°~30°,头颈部枕于冰枕或者是佩戴冰帽以降低脑部温度,减少脑细胞的耗氧量。(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未苏醒者每隔15min~30min巡视1次,清醒后可延长至每1h~2h巡视1次。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观察其神志变化情况,若存在瞳孔散大、血压升高、呼吸减慢等情形时及时上报给主治医师。(3)呼吸道护理。安返病房后早期予以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5L/min~2L/min,维持机体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仔细采集患者血气指标并根据患者实际利用吸痰管排痰,彻底去除呼吸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血气指标迅速下降或者是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及时上报并采取气管切开解除机体缺氧状态。痰液粘稠度高难以排出时利用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辅助排痰,每天2次~3次。切管切口处的敷料在被浸湿时及时更换。(4)引流管护理。日常巡视期间仔细观察引流管路运行情况,统计引流量大小并明确引流液颜色及性质,在发现管路堵塞时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引流袋平行于患者头部,视情况每日更换1次~2次。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胶带黏性以及管路是否脱落。(5)营养支持。营养状态较差者予以肠内营养支持,能够经口摄食后在停止肠内营养支持,深入半流质食物直至全食。日常饮食以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热量为主,适当增加新鲜果蔬摄入量。(6)皮肤护理。对于尚处于昏迷状态或活动不便的患者强化巡视,每隔2h协助其翻身并擦拭背部受压皮肤,保持床面干净、整洁。对于受压的骨突利用50%红花酒精适度用力按摩,提高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速度。(7)功能锻炼。存在偏瘫或活动障碍者肢体处于功能位,每日由护理人员采取手法按摩的方式活动其四肢,病情稳定后按照康复医师制定的康复计划执行康复锻炼,包括肢体被动和主动锻炼、床椅转移、站立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取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为观察指标。满意度采用满意、一般、不满意3级评定。并发症包括感染、脑疝。Fugl-Meyer评分利用Fugl-Meyer运动量表测定,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Barthel指数利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测定,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利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测定,总分45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利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测定,满分4分,分数越高肌张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硬膜外血肿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结束后40例硬膜外血肿患者满意度95.00%,其中满意38例、一般2例、不满意0例。并发症发生率7.50%,其中感染2例、脑疝1例。
2.2 硬膜外血肿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计量指标比较
40例硬膜外血肿患者护理干预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护理干预前上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 硬膜外血肿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计量指标比较(±s,分)
3 讨论
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2]。尽管硬膜外血肿术能够在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术后患者普遍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使其依然面临着较高的死亡风险,所以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
本次研究中40例硬膜外血肿患者经过护理干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护理干预前上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硬膜外血肿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3]。在护理结束后仅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7.50%,95.00%的患者对此次护理干预表示满意。
综上所述,给予给予卧位指导、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美娜.硬膜外血肿术后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249-250.
[2]严晓华.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9):135,137.
[3]高莹,许睿.硬膜外血肿术后的护理干预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241-242.
[4]王妿.硬膜外血肿术后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8):265,267.
[5]范金艳,刘丽雅,马洋.护理时效性在脊柱后路手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应用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292.
论文作者:舒玲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硬膜外论文; 术后论文; 评分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