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中的互文性探析
高长岭
(河南日报,河南 郑州 450008)
摘 要: 新闻传播变得越来越迅捷,传播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主体变得更加多远。在文化中情况下,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互文性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文中,比较了中西互文概念,并就针对新闻传播中的互文性进行特征以及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互文性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互文性;新闻传播;传播效果
一、引言
互文性概念进入中国多年来,在文学评论、语言学等领域普遍受到重视,但在新闻传播领域还远未引起重视。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新闻传播变得更加快捷,新闻接受更趋于碎片化,受众与传播者的互动更为方便和频繁,传播活动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态势。新闻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碎片化,决定了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互文性特征更为明显。因此,对新闻传播进行互文性分析,即从互文性角度分析新闻作品,探讨新闻文本的互文手法,研究新闻评论中的互文关系,可以有效引导新闻传播活动,改善新闻传播文本质量,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二、中西互文概念的比较
互文原本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文章“参互成文,合而见义”,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则是西方文艺理论家20世纪提出的新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进入中国后被翻译为“文本间性” “互文本性”,或者简称为互文性。
有人指出,互文是“互文见义”的简称,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它是指上文省却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省却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使语言凝练简洁,语意含蓄丰富。较早注意到“互文”现象的是郑玄。
互文是常见的修辞方式。有句内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 “主人下马客在船”;有上下句互文,“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有多句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学者刘斐、朱可把传世文献中的互文分为三大类十小类,其中的“语义互补互文”源出于清代章学诚提出的“合纪传之互文”,“纪传之文,互为详略”。
由于新闻作品反映内容的时新性,决定着新闻作品长度一般较短,反映的事件情节一般较为单一,而此事件涉及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则非常复杂。对于这些内容和背景,在一篇幅较短的新闻作品中不可能详细交代清楚,只能由读者自行“脑补”。
这种把一个文本的理解置于众多文本之中的理念,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互文性”概念十分相似。
4) 对港口的贡献.深圳港协助水上“巴士”经营方对水上“巴士”进行统一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深圳港外贸集装箱业务的发展,但受班期、运价等因素的影响,其港口影响力不如南沙港及上海港水上“巴士”.
程锡麟根据欧美学者的互文性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实际情况,把互文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大致归纳为5种情况:引用语,典故和原型,拼贴,嘲讽的模仿,“无法追溯来源的代码”。
②供水次序由近到远;高水高用,低水低用;上游来水不足时,秋播冬灌、春灌、育秧尽量利用当地水,当地水不足时利用江河湖库等外来水补充。
可见,中西方的互文或者互文性概念,既有很大区别,也有相通之处。
①将“率先把河西走廊建成节水型社会示范带”列入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分市州、县区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明确节水型社会建设阶段性目标,推动有利于节水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完善,持续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三、新闻传播的互文性特征和表现
再次,在同一媒体中,每期的文本与其他各期的文本也存在着互文本关系,比如某一个省级党报,会在一年之中分别报道全省各县、市、区的工作成就和先进经验,在对全省各地的报道中,形成了互文本,从而形成对全省努力发展的综合印象。
新闻传播文本的及时性和碎片化特征,决定着新闻传播文本具有鲜明的互文性特征。本文所指的新闻传播文本,狭义上指的是新闻作品本身,广义上指新闻作品主文本以及辅助主文本传播的副文本,包括消息、通信、编者按、开栏的话、短评、记者手记、专栏题目、插图、图表、空镜头、画外音、旁白、同期声等。
据笔者的阅读经验,在古代书籍中,“互文”是一种常见的注疏手法。在古人注释江淹的《去故乡赋》“怅浮云而离居”时说:“《古诗》曰: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楚辞》曰:折蔬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对“浮云”和“离居”并没有展开解释,而仅仅是列举出古代典籍中包含此词组的诗句,引导读者对本诗句进行理解。这样用罗列其他文本,以解读该文本的例子,在古代书籍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式中:αe,i代表出口的 CET 份额参数,αde,i代表国内商品的份额参数,同理,αe,i+αde,i=1;Ei,t代表各部门对国际市场的供给(出口供给);Di,t代表各部门对国内市场的供给;Xi,t代表商品总供给;PE i,t代表各部门产品出口国内价格;PD i,t代表各部门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σm,i=1/(ρe,i-1)代表各部门出口商品和国内销售商品的CET转换弹性。
不少学者认为,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术语。程锡麟说,对互文性的界定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定义以热奈为代表。
最后,在受众阅读新闻传播文本的时候,会根据新闻传播文本的内容,联想到自己之前阅读过的文本,甚至是自己和朋友经历过的事情,与新闻传播文本形成互文本。比如,不少网民会看完新闻传播正文之后,还要翻阅后面的“跟帖”,这样网民的“跟帖”与新闻传播文本,也构成了互文本关系,甚至与原有传播文本形成新的传播文本。
其次,在一个新闻专栏内,把相关的文本集中在一起进行传播,比如在报纸上,把编者按、主稿、配图、评论,形成版面主题,各个文本之间就形成互文本关系;或者在连续刊发的一个系列报道中,比如“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专栏,每篇报道之间也具有互文性。
首先,在一个确定的文本中有着丰富的互文性特征。比如,采用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直接把受众引向其他文本;引用典故和原型,让受众想起典故的出处,明白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还有大量无法追溯来源的代码。
故意杀人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存在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因为艾滋病的严重性,在认定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方面时,很难排除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致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如果将故意传播艾滋病认定为故意杀人罪,那么传播者在主观上应该具备杀人的故意,因此将没有杀人故意的情况排除在外。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互联网、微博、微信、客户端频繁更新迭代,让新闻传播的渠道更为多样化,也让新闻传播的主体更为多元;对于受众来说,新闻文本带来的信息更为碎片化,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受众对于新闻传播者的互动性增强,对新闻文本的解读更加多样,传播活动更趋于复杂化。
新闻传播活动具有突出的互文性特征。按照文艺理论家对文学作品的互文性分析,新闻传播文本中的互文性特征表现得十分明确而丰富。
四、互文性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
新闻传播文本的互文性特征,存在于文本的策划、制作、传播和接受的各个环节,这就不但要求传播者必须深刻理解新闻传播的规律,提高传播效果,也要求受众在接受新闻作品时,有着丰富的相关联的文本阅读经验,才能更为准确、全面阐释或理解传播者的意图。
新闻传播者要充分利用互文性特征,阐释传播者的思想和立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任务、新说法,党媒往往在新闻传播中讲述与之形成互文关系的新闻故事,深化受众对党的十九大的认识。有的媒体,则利用新闻热点,传播与之相关的新闻文本,与原文本形成互文关系,在“蹭热点”的过程中,加深对热点新闻的理解。但有些自媒体写手,在蹭热点中乘机推销自己的产品,实现其商业意图。
新闻传播者要避免互文性的“重复”,让报道出彩出新。新闻作品要求故事新颖,吸引受众阅读,而“模仿”和“重复”是互文性的重要特征,克里斯蒂娃曾说:“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如何把握新闻作品的新颖性和互文特征中“重复”之间的尺度,是摆在新闻传播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新闻传播者应该紧扣传播主题,避免引用大量空话、套话、废话,寻找发现新故事,主题可以重复,而故事不能反复引述,让新闻作品“陌生化”,引起受众的关注。比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要坚持不断,但反映这一主题的故事则需要不断创新出彩。
新闻传播者要加强对传播文本的把关,强化新闻传播效果管控,避免受众从文本之中生发其他传播效果。近些年由于通信技术迅速发展,新闻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不断加强,读者可以及时发表对新闻传播文本的评论,新闻传播效果得到了有效检验,但传播效果也同时受到了严峻考验,不少充满正能量的新闻传播文本,引发起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引发舆论次生灾害。新闻传播文本欠缺把关意识,为舆情埋下“地雷”。比如,某省直机关在宣传机关党委的成就中,积极为机关适龄入学儿童解决了上学难题,这就极容易触发大家对“入学难”的关注,引起舆情激烈反弹。
(a)I borrowed the book from the library.I can keep the book for a week.
五、结束语
总之,我们需要对新闻传播中的互文性进行高度重视,只有在思想重视了,才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之中合理的利用互文性带来的影响。在文中对比分析了中西互文的概念,这为进一步探讨新闻传播中的互文性提供了基础。接着对新闻传播的互文性特征和表现展开了分析,这有助于加深对互文性的认识。最后则是注重分析了互文性对新闻传播效果。通过这些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新闻传播中的互文性的认识,继而加强对新闻传播文本的拔管,强化对新闻传播效果管控。
参考文献:
[1]乔东义.孔颖达的互文修辞观发微[J].修辞学习,2007(01):51-54.
[2]刘斐,朱可.互文考论[J].当代修辞学,2011(03):19-29.
[3]胡之骥注,李长路,赵威点校.江文通集汇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72-78.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0-0078-02
作者简介: 高长岭,男,汉族,河南社旗人,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互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