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大力支持,全国各地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土地整治建设工作。其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使用率,而且能够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效益,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要着重研究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作用,并且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解决项目区内的灌溉问题,排水问题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土地;农田;水利工程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土地整治的核心项目,农田水利工程是直接为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服务的,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土地综合整治指的是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开展综合性治理,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农田水利,有利于健全农田灌溉系统,切实提高农业产量,为农民创收、新农村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作用
1.1改善土壤性状
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农业用地是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对土地进行整理,有效的增加能农业用地的数量、提高农业用地的质量是目前土地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土壤性状。土壤中只有存在适量且充足的水分,才能具有较好的热环境与空气环境,才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不但能够快速分解有机质,还能够释放养分供农作物吸收,并且微生物可以将腐殖质进行积累,加快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有效改善土壤保水保肥及供水供肥的能力。
1.2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不管旱地还是水田,通过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有效灌溉可以实现较大的增产目标以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对于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低洼的地区而言,土壤长期处于积水难排的情况,土壤中缺乏氧气,温度较低,微生物活动较为困难,肥料不易被其分解,水分、氧气、温度都出现失衡,严重阻碍了作物的成长以及产量的提高。对于盐碱地而言,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层与土壤下层存在的可溶盐渗析至地表,由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使得过量盐分留在土壤表层,令土壤盐碱化。
2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措施
2.1做好农田水利工程整体规划
要想加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对其进行条理清晰的总体规划,可以说,合理有效的整体规划是完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具体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中,规划管理人员应充分明确建设方向,并系统的把握水利建设工程的重点环节,随后再通过仔细梳理,对其中一些次重点建设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另外,规划管理人员在具体规划水利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区域环境,从而确定哪些重点工程是急需调整改进的。通常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参考的标准主要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以及《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规范》等等,其中,农田水利灌溉设计的保证效率就是根据灌溉区的规模、农田水利灌溉的方式以及灌溉区域水土资源的具体情况等等,并且需要结合相应技术的规范要求进行取值。
2.2灌排渠道系统建设
布置灌排渠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对灌排渠系统进行完善,建设灌排渠系统的时候,需要坚持节省资源的原则,为了解决损耗资源的问题,一般会采取自流灌排的方式来完成渠道设计任务,如果灌溉的渠道的长度过长,就会使灌排渠系统出现漏水以及渗水的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对原有的渠道设计长度进行缩减,由于农田水利设计规范之中提出了对于设计保证率的要求,因此为了节省农田水利建设资源,设计人员可以对渠道的数量进行减少,虽然可以使用少量的渠道来完成渠道建设任务,但不能对原有的农田生产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还需要降低对于农田周边的交通系统的影响。
输配水渠道系统。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农田的大小、田地的布置都需要结合天地的具体情况,在农田水利输配水渠道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农田的大小、农田耕种条件以及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配置。农田水利输配水渠道系统中经常会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四级。在这四级渠道上需要根据农田水利的具体情况修建渠道建筑物,其中主要包括水闸、节制闸、跌水、陡坡、倒虹吸等渠道建筑物等。各样的建筑物在进行设计时候都需要进行必要对水力以及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计算,结构断面比较下的时候可以适当对渠道系统进行简化。输配水渠道系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既需要考虑到对已经存在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复与再利用,同时也需要根据现有的项目对主干排灌溉渠道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渠道防渗工程设计。良好的防渗漏工程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渠道中出现水利渗透的情况,这样对水利的节省、保护水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还需要根据农田水利灌溉的自然条件以及水里的规模等因素,并且结合《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来有效地对防渗漏施工材料运用以及防渗工程进行合理的布置。通常情况下,防渗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需要因地制宜、有效地满足工程经济的可行性与符合生态保护的相对原则进行分析。根据很多地区渠道防渗工程建设以及使用的经验得知,浙江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中渠道干渠、支渠、斗渠可以使用混凝土预制决策进行衬砌,其中的优点就是结构相对简单,并且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防渗漏工程的效果比较良好。
2.3排水工程规划及水土保持
排水工程规划。农田水利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涝、防渍、防止土壤出现盐碱化、改良盐碱土以及农田耕作创造条件等。因为农田水利的地形、降水情况、灌溉方式、河流湖泊的渗透情况、农田土质的情况等原因需要对农田水利渍涝进行合理的排水,在进行地下水排水、排盐碱等。排水工程中主要有排水沟渠、排水的泵站、排水阀门与其他的交叉建筑物的存在等等。需要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之分。在进行排水工程规划的时候,需要根据当地的条件以及将来的耕作制度合理的确定农田水利的排水方式,并且结合渠道进行合理的对水沟网进行布置。
水土保持。在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的时候,暴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进行考虑,(1)消除暴雨对土地产生破坏力,(2)扩大农田水利资源的供给能力。在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加强对排出水量的考虑,及时的排除农田中存在的多余水量,又需要防止土壤养分的流失,可以有效的保证土地的利用效率,防止土地出现盐碱化的情况。可以考虑在项目区域种植农作物有效地保证农田的含水量,保持水土,防止出现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
3结语
综上所述,大力开展农村的土地整治工作,可显著提升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则关系到区域土地的综合布局。因此,应当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增加资金和工程技术的投入,合理规划与设计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从而推动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建设,确保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嘉.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探究[J].智能城市.2017(09)
[2]涂丹.关于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问题[J].农家参谋.2017(10)
[3]王树林.在土地整理施工过程中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论文作者:李林,王建光,马玉才,孙雷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农田论文; 土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渠道论文; 土壤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