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隔空有理
揠苗助长
□胡志强
微评
四月,“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日子,和人讨论起了 “揠苗助长”这个成语,讨论的对象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
知晓些农事的人会有一个常识,在冬季的时候农民会对冬小麦的麦苗进行一次貌似挺残酷地碾压,城里人很不解。其实,这是为了过冬后麦子根部更好地向下、向土壤的四周发展,未来长势更好,有更多的营养储备来抵御严寒。经过碾压的麦苗,不会在年前拔节,而且麦田经过碾压,土地开裂的纹路也会被封闭,这样有利于防止冷空气冻坏麦根。同理,植树的时候,在小树苗栽种进树坑后,要用点力气把刚刚栽好的树苗向上提几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树苗的根系不会被土压得太实,有利于日后生长发育。
我和三年级的小学生在 “压”与 “揠”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小学生古文学得很好。他拿出语文书,让我看课文 《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他先是说 “揠”的读音是 “yà”,但却忘了 “苗则槁矣”的结果。我忙给他解释:这个成语说的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说的是我们做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好的愿望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但随后我又说了植树的时候向上提树苗帮助小树生长的事,告诉他 “揠苗助长”也未见得在什么时候都是错的。由于年龄太小,他听懂了却依然满脸的不相信。
常识需要在生活中去体会,我不再多说什么,此时说得过多,就涉嫌像《孟子·公孙丑》里宋人 “揠苗助长”那样愚蠢,但我自己私下里却想了很多。毕竟,生活里我们不辨 “揠” “压”之别,胡乱行事的例子太多,造成逆事物客观规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长临高速为山西省目前正在建设的投资最大、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项目,是国家高速路网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的主要部分,是全省高速公路网“三纵十二横十二环”中的第十横。东接长邯高速公路,西接临吉高速公路,全长166公里,途经屯留、长子、安泽、古县、洪洞、尧都、襄汾7县区,总投资103亿元。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进入最后一层沥青混凝土铺筑环节,预计10月份全线贯通。省交通厅有关人士介绍,长临高速通车后将彻底打通临汾东部及山西东南部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记者 赵德伟 实习生 熊人杰)
其实,“揠苗助长”这个词最容易让我们想到的就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2019年寒假期间,有一所小学给孩子们留了一个寒假作业——参加 “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活动过后,不仅同行的孩子们就连随行的家长都被一个三年级的孩子那滔滔不绝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深深折服,全程就像孩子一样跟在这个小学生的身后偷偷地长了很多知识。我听到这件事,却有疑问:“这个孩子确实出类拔萃,表现也十分优秀,但这个孩子和同学们在一起玩得高兴吗?”据家长说,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也是回答老师提问最踊跃、回答问题最深刻的一个,“听人家说话,根本不像一个8岁的孩子”。
在读书时期,赖尔就已经在报刊上发表过短篇评论。关于“灵感是写作的基石”这一观点,赖尔有独到的见解。在她看来,写作是日常工作,可灵感却不是时时都有。赖尔在授课时,同样如此告诫自己的学生,“如果只靠灵感,你可能一辈子都完不成一本长篇小说。但如果你每天坚持写1000字,哪怕不完美,它也是你的作品”。
我担忧的是,这个8岁的孩子在18岁、28岁、38岁……的时候,还会这么出类拔萃、异常精彩吗?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如果10年里就要把人育出百岁的智识,对孩子们这样的教育真的合适吗?当智识跃升于社会实践之上,于社会无益——此,教育之“揠苗助长”也。
有人羡慕,但我担忧。
5.融入企业文化。在融合宝胜原有文化、航空工业文化、核安全和军工质量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编撰《胜之道》等一系列宝胜文化读本合集,以公司核心价值观体系凝聚团结广大员工。
@慧琳: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句简单的口号,却瞬间扎入了各家长的心头,融入到了血液中。看着别人的孩子,四岁便熟读唐诗三百首,既会背诗也会吟诗。看着别人的孩子六岁便端坐于钢琴前,手指飞扬在黑白键上流泻出曼妙的音符。看着别人的孩子七岁便斩下各大赛事的奖杯……于是开始焦躁。不可否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由衷的心声,但是每一件操之过急的事情往往都会适得其反。在教育中最大的天敌就是家长的揠苗助长。
@vincipeng1: 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是跟上社会的 “潮流”就可以的,还要看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年龄阶段去进行的。如今的社会上,成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了,消化不过来的,直接就凌驾到孩子的身上了。孩子现在累一点,将来真的就会有更好的前途吗?恐怕不见得。超前教育无异于揠苗助长,看似成绩领先,特长傍身,实则根基不稳,不能行稳致远。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而价值养成不够而误入歧途的例子也不少,不得不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