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问题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农民收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部农村的工作目标,集中体现于农民收入问题。因此,近年来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收入差距及农村分配制度等问题。本文拟对上述几个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并作简要评论。
(一)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1.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1)增加农民收入是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并逐步向更高水平前进的根本保障。(2)增加农民收入直接影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注:韩长赋:《谈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10期。)
2.农民收入的波动情况。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农民收入变化的研究期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间。具体的划分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按增收的速度,划分为三个阶段:(1)1979-1988年为快速增长阶段。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再加上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达到10%以上。(2)1989-1996年的波动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工农业产业调整,在价值规律影响下,农民收入增幅波动较大。(3)1997年以来,工农业产品供给相对充裕,国内大量农副产品开始转向买方市场,农民收入虽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长明显滞缓。(注:蔡俊:《启动农村市场的思考》,《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0期。)
第二,按收入的主导因素,划分为四阶段:(1)1979-1984年,主要是靠实行土地家庭承包,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此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最快的时期,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增长14.1%。(2)1984年农产品首次出现卖难后,主要是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民收入继续增加。1985-1988年,农民收入虽然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回落,但仍属于比较正常,实际年平均增长5%。这一时期,主要是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增加较多。(3)1989-1991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少,其中1990年是负增长。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2年以后,主要是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增加农业投入,使农民收入出现新的增长。1992-1996年,农民收入实际年平均增长5.3%,其中1996年增长9%,是90年代以来最高的。(4)1997年以后,农民收入出现了增长减缓的势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拉大。主要是因为过去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的因素中,有一些难以再发挥大的作用。如大多数农产品价格的效用已近发挥极限,增产不一定能增收,非农产业发展近于停滞,面临“二次创业”,再就是洪涝灾害和干旱使部分地区农民收入下降。(注:韩长赋:《谈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10期。)
第三,按增长的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划分为四个阶段:(1)1979-1984年,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的阶段,也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阶段。(2)1985-1988年,是农民收入继续缓慢增长的时期。(3)1989-1991年,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停滞徘徊的阶段。(4)1992年至今,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恢复增长的阶段。(注:王荣 张宏升:《我国农民收入提高途径的重新审视》,《农村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3.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和矛盾。(1)农业的弱质性决定农民增收的艰难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产品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农民的收入风险大;二是农产品特别是主要农产品(如粮食类等)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农民很难在价格波动中把握市场,得到好处;三是大部分农产品是生命体,不耐久贮,保管费用高。同时,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影响很大,干旱洪涝灾害较为频繁。(注:范毅:《试论农民增收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农业生产结构方面,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使农产品总量扩张不能为农民在农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农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入下降。此外,农业生产规模太小,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是不可能的;在非农产业方面,以外延扩张为主的增长模式使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吸纳新增就业能力减弱。非农产业中,较低层次的交通运输、建筑、饮食业等占了相当比例,较高层次的产业如农副产品加工、信息咨询、金融等几乎为空白。在低层次行业上的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造成经济效益低下。(注:杜鹰等:《如何破解农民增收的难题》,《瞭望新闻周刊》1999年第6期。)(3)农民负担较重,支农政策落实不到位。(4)农业投资不足,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技推广效率低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缺乏发展后劲。(5)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土地资源减少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加上农村人口增长较快,人多地少的矛盾直接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此外,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化也给农业生产带来越来越明显的负作用,给农民收入造成很大影响。(6)市场体系发育程度较低,直接造成农产品流通成本升高,农业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注:卫志民 崔红伟:《改革进程中的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4期。)(7)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由于缺乏真正能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机构而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导致了农民利益受到侵害,农民收入被侵蚀。(注:戴敏敏:《建立农民利益保障体系刻不容缓》,《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1期。)(8)农业的对外开放和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使农产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日益加深,国内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冲击与挑战。(注:管永祥 谢学东:《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4.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1)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包括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土地延包、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等,使之规范化并纳入法制轨道。(注:赵悦斌:《认识新阶段 采取新措施 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村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2)依靠科技进步,围绕市场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3)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乡镇企业及其他非农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二次创业。(4)积极发展小城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5)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注:农业部农村经济中心:《收入增长·就业转移·城镇化推进》,《管理世界》1999年第1期。)(6)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培育农村市场,完善市场体系。(注:卫志民 崔红伟:《改革进程中的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4期。)(7)积极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注:管永祥 谢学东:《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8)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9)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中低产田,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注:韩长赋:《谈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10期。)(10)发挥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如逐步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农业提供良好的贸易环境等。(注:卫志民 崔红伟:《改革进程中的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4期。)(11)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树立良好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正确的生产与消费观念。(注:赵满华:《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12)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帮助落后地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注:范毅:《试论农民增收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13)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4)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微观组织的创新。(注:赵满华:《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15)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包括增加有效供给,推行规模经营,提高劳动力人均生产率等(注:陆奕彪:《农民收入增长点分析》,《岭南学刊:哲社版》1999年第3期。)(16)扩大农民剩余索取权,由弱国家强基层、弱农民的农村社会模式,逐步形成强国家、强基层、强农民的社会模式。(注:陈洁 罗丹:《剩余索取权:农民增收问题的起点》,《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4期。)
(二)农民负担问题
农民在收入水平相对偏低的情况下负担过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且一直没有从根本上缓解。过于沉重的负担不仅直接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限制了农村市场的开拓,也导致农民无力扩大农业生产投入,阻碍了农业发展。同时也是产生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群众集体上访、封建宗族势力抬头等农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根源。因此,农民负担过重,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注:杨军:《农民负担问题的深层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1.农民负担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农民负担是政府及其部门向农民征收的一切税费,包括税收(明税和暗税)、乡统筹村提留(三提五统)、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以及集资、摊派、罚款等。(2)农民负担仅指农民依照法律、法规所承担的三提五统。中央有关法规中对农民负担不得超过其上年人均纯收入5%的计提线,也仅指三提五统负担。(3)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向社会提供的一切经济和劳务支出,其内容不仅包括三提五统、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及其他社会负担,还包括税金、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既表现为农民向国家、集体、社会有关方面支付的直接负担,也包括通过各种不合理的价格因素,向农民转嫁的隐性负担。(注:谢家启 周洁红 柴彭颐:《农民负担问题的系统论思考》,《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3期。)此外,各地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中,对农民负担的说明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对农民负担涵义理解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导致了对农民负担轻重评判的偏差。(注:李茂岚 主编:《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
2.农民负担过重的成因。农民负担过重的成因较为复杂,主要有:(1)具体征收项目的设置不规范。(注:尹昌斌:《农民负担的实证分析及减负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6期。)(2)一些地方为突出政绩,农民收入的统计含有较大水分,加大了征收的基数。(注:李茂岚 主编:《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3)征收的水平与标准不科学。目前采取的是按人头均摊,造成苦乐不均,农户间收入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加剧了贫困农民的负担压力。(4)负担的提取多采用现金的形式,农民的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难以协调。(注:孙梅君:《农民负担的现状及其过重的根源》,《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4期。)(5)征收方式方面,在税费征管环节,财税部门和非财税部门共同参与,很难做到依法规范实施税费行政,目前的税费征管“跑、冒、滴、漏”现象严重。(6)税费的使用和管理缺乏监督约束。(注:李文平:《农民负担合理性探索》,《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6期。)(7)制度方面,包括现行的财税体制、行政体制、平均分摊的农村公共产品筹集制度、基层民主建设等存在较多问题,农民自我保护能力欠缺。(注:杨军:《农民负担问题的深层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8)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落后区域农民负担变重。(注:尹昌斌:《农民负担的实证分析及减负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6期。)(9)国家采取向工业偏斜的政策。(注:赵人伟 李实 卡尔·李思勤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3.减轻农民负担的对策。归纳起来主要有:(1)推进农村财税体制改革。(2)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步伐,规范政府行为。(3)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并且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统计监督。(4)研究制定农民负担总量控制标准并且实行区域分类政策。(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通过以工补农减轻农民负担。(6)因地制宜地恢复和壮大集体经济。(7)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负担承受能力。(8)逐步建立全方位的农民利益保障体系。(9)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利益分配关系。(10)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流费。(11)协调工农业关系,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注:见(24)至(30)。)
(三)收入差距问题
1.收入差距的种类。主要包括城乡差距、不同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包括省际及省内不同区域)、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等。大多数研究认为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在农民收入差距方面,从全国整体上看,因其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未达到0.4的警戒线,尚处于合理区间。(注:卫志民 崔红伟:《改革进程中的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4期。)也有学者指出,这一警戒线并不科学,实际上人口规模的大小、国土面积的大小、社会经济的均质性等都会影响基尼系数的高低。(注:赵人伟 李实 卡尔·李思勤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但研究的共同认识是地域间农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城乡居民间近年来先缩小后扩大,应采取相关对策。也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经济的“倒U理论”,着重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收入差距问题,认为差距的扩大与缩小有一定的变动规律,应对收入差距进行具体分析。(注:陈宗胜:《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1)经济增长或发展,使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从而使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相对优越地区的农民收入增加较快。(注:段庆林:《我国农村宏观分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2)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发生了许多无序问题。如寻租活动及内部人控制等对收入分配的效应,是最不容易调查清楚,也是引起社会上强烈反映的问题,而体制转轨中的各种垄断行为及腐败特别是权钱交易等也是分配不均的重要原因。(3)经济政策及其变化。在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化过程中,原有政策如农产品低价收购政策、农民税收政策、农民税外负担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政策等存在“政策惯性”。(注:赵人伟 李实 卡尔·李思勤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4)其他方面,如:1985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中原有的许多来不及解决的问题被忽视了;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仍未结束;政府对农业扶持和保护的力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比较低。(注:赵满华:《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3.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1)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转型期中的种种无序状态所带来的收入不平等问题。抓住发展环节,做大“蛋糕”,为公平分配和减轻贫困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注:赵人伟 李实 卡尔·李思勤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2)改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劳动力流动、教育、农副产品收购、农民负担等。(注:段庆林:《我国农村宏观分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3)在税收与福利等方面政府应发挥应有的作用。(4)区别对待地进行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如建立新型的农村产权制度,进行农业经营微观组织制度的创新等。(注:赵满华:《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四)农村分配制度问题
农民收入与农村分配制度的确立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收入分配的研究方面,对制度因素无论给予多高的重视应该说都是不过分的。(注:赵人伟 李实 卡尔·李思勤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划分为1979-1983年微观体制改革时期与1985年至今宏观体制改革时期两个阶段。相应地,农村分配制度的改革也经历从微观到宏观的变化。从微观角度而言,主要是承包制的建立,使生产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结构,使农民具备了积累自身资产的权利和能力,从而引发了农村生产要素所有权结构的变化,确立了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重塑了农村经济的动力系统,推动了农村以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微观分配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说成效是巨大的,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缺乏有效保护,降低了市场机制的激励功能,扭曲了农村的收入分配关系。从宏观角度而言,农产品流通体制、农村市场体系、农产品购销政策、农村财税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来说仍未成功。主要表现在剪刀差积累机制虽已严重弱化,但其外部性越来越大,如主要农产品及生产资料的双轨制;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轻税政策,并没有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进行彻底改革;农村税外规费制度作为制度创新仍然处于制度非均衡状态。是新旧体制的双轨并存加重了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民通过平等参与就业竞争获取收入的机会,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使城乡收入差距重新呈现扩大的趋势。因此,建立与农村微观经济相适应的宏观分配体制就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注:段庆林:《我国农村宏观分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
随着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在微观与宏观上,需要对农村分配制度进行创新。在微观上,主要是围绕农村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包括农地产权、农村劳动力产权及农村财产权等,树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围绕农村税费制度的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农业税收政策的调整、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对制约非农化因素、对旧有分配的关系的调整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以市场体系的培育、扶贫力度的加大等作为确保农村分配制度改革的保障条件。(注:项飞:《我国农村收入分配制度的绩效剖析及对策建议》,《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五)对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的简评
近期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来看呈不断发展之势,其总体特征可概括为:就增收研究增收较多,作为收入系统的生产、流通、分配(包括再分配)及消费等的综合研究较少;对策性研究较多,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较少;应时的研究、事后的研究比较多,前瞻性的研究、事前的研究比较少;适应政府权威部门需要的研究较多,满足涉农企业及一般农民需要的研究较少;作为数字化特征比较明显的收入问题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多为统计资料的引用,而且统计数字中的同一指标因来源不同而不同的现象时有出现;研究的时间多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间,对于建国后,特别是历史上农民收入的演变研究得比较少;研究的区域多集中在国内,与国外对比研究特别是与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及发展阶段的对比研究比较少,没有很好适应即将加入WTO的发展形势;就农业或农村产业来研究的多,跨行业、跨学科的研究较少;经济学与社会学各自为政的研究多,两者有机结合的研究较少。农民收入问题涉及到收入的形成、实现、分配等方面,涵盖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产业演进等诸多内容,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农业与非农业、经济与社会等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因此,今后农民收入问题深入研究的一条重要思路应当是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联系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综合考察生产与再生产系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综合应用,从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构筑起并不断丰富具有特色的理论与分析体系,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探索、分析与研究,以农民为本,将农民收入问题解决好,为实现农村的全面现代化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